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二维切割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如何选取合适的激光二维切割加工工艺参数,如:激光器工作气体、激光器功率大小、光斑模式情况、辅助气体、激光焦点离工件的距离、加工板材性质及厚度、二维CAD/CAM控制系统等,以便达到最佳的切割质量及最少的气体消耗。  相似文献   

2.
激光切割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产品的切削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是不同材料在切割过程中显示出了不同的物理特性,铝合金材料作为高反射金属,切削过程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热影响,从而影响铝合金材料的性能。为了减少激光切割对铝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让激光切割技术在铝合金钣金成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了将激光切割工艺参数标准化的方法,即采用正交试验法设定不同的激光切割工艺参数组合,对不同种类的铝合金材料进行切割,并进行动静力学、耐腐蚀性、金相性能试验等,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铝合金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固化激光切割工艺参数组合,从而使参数组合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激光切割技术在典型石英结构——加速度计摆片加工成形中的应用,探讨了激光与石英材料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激光切割成形以及消应力试验。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激光切割工艺参数和后处理对石英摆片成形质量的影响,对精密石英结构的制造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支纱纺机上的关键零件--圆筒形尘笼上的密集群孔激光加工,对比了脉冲冲击打孔和旋切打孔的特点,从工艺方式、工艺参数确定、装夹方式选择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确定了该零件的激光加工工艺路线,得到了加工的最佳频率、脉宽、能量、切割速度、辅助气体气压和零件装夹方式,最终解决了加工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激光在钣金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激光切割、激光冲击成形和激光弯曲成形等三种新型钣金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钢板、不锈钢板、镀锌板、铜等金属材料在经过冲压剪切、激光切割或冲剪复合加工以及等离子、火焰等切割手段进行切割后,会产生尖利的切割刃口、毛刺和熔渣以及附着在刃口区域的氧化物。这些毛刺、刃口或氧化物会造成人体伤害并影响下道加工工序以致引发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数控冲剪后的工件,会在一侧留下锋利的刃口或微量毛边;激光切割后,不锈钢工件切割面留下锋利的切割刃口和微量但极易造成人体划伤的毛边,如果激光头调整不好则出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维钣金件激光切割对于虚拟仿真的需求以及目前激光切割过程仿真系统的不足,以龙门式五轴机床、立式六轴机器人和倒置式六轴机器人切割平台为样本,研究并开发多平台三维钣金激光切割过程仿真系统,包括虚拟加工场景三维可视化、基于刀位点数据的机床运动学计算和激光切割工艺体现及加工代码输出。配置节点顺序,实现虚拟加工场景搭建;基于Nurbs曲面拟合非垂直侧壁切缝形貌,实现切割扫掠体对刀位点数据的映射;基于刀位点数据对激光头位姿矩阵进行求解,并建立D–H运动坐标系,实现机床运动学计算和机床运动仿真;建立切割工艺问题处理流程,实现切割工艺体现,包括切割工艺缺陷的体现、干涉碰撞的检测与处理、切割环间过渡轨迹的显示。最终输出对应平台可靠的加工代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日本激光加工设备和工艺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激光技术在焊接、切割、打孔、喷涂、表面处理等工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不锈钢标牌腐蚀液的最佳工艺条件、配方,确定不锈钢标牌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激光旋转切割加工小孔的原理,方法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并与激光冲击打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激光切割是一种既可用于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切割,也可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切割方法。在采用二维半设备进行空间三维零件的切割时,由于不能完全进行法向切割,只能斜切,切割精度得不到保证。工作中可采用平面工位划线,转动工位对线法向切割的方法,来满足空间三维零件切割的形位精度要求。但在实际应用时,发现对线切割时轮廓精度波动性很大,影响合格率。项目组采用六西格玛改进方法对其影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激光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70年代大功率激光器件诞生以来,已形成了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表面处理、激光合金化、激光熔覆、激光快速原型制造、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激光刻槽、激光标记、激光掺杂等十几种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3.
激光冲击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模拟激光冲击残余应力场的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预测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厚、薄靶材经激光冲击后表面以及内部的残余应力场分布.模拟过程中,考虑材料高应变率(106s-1)下的力学性能和激光诱导冲击波的精确加载,分析激光功率密度、激光光斑尺寸、激光脉宽、激光冲击次数、激光单面与双面冲击等激光冲击参数以及初始残余应力等因素对不锈钢靶材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X射线衍射法测量值吻合较好.在有初始残余拉应力(250MPa)存在的情况下,激光冲击仍能使304奥氏体不锈钢靶材形成残余压应力层,说明激光冲击工艺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构件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型316L不锈钢工艺参数选择问题,采用单因素条件变量分析法,在激光选区熔化过程中,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316L不锈钢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致密度、硬度和尺寸偏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降低或者扫描速度提高时,内部能量密度减小,粉末熔化量减少,试样表面球化效应增强,孔隙缺陷增多,试样致密度减小、硬度降低;当激光功率提高或者扫描速度降低时,内部能量密度增大,粉末被过度烧蚀,产生较大的尺寸偏差,所形成熔道易塌陷,导致层间结合较差,试样性能降低。当激光功率为300 W、扫描速度为1000 mm/s时,能量密度适中,形成了较好的冶金结合,抗拉强度可达753 MPa,上表面硬度HRB能达到97.22。该项研究为316L不锈钢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FMS单元中的激光切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切割本身具有优越的加工柔性,因此许多切削加工和钣金加工的柔性制造系统都采用激光切割技术。本文综合分析了激光切割中的柔性体现,然后介绍了激光切割CAD/CAM系统的实现过程、提高切割边缘质量的途径以及采用激光切割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材料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小直径不锈钢导管钎焊接头的射线检测工艺方法,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方式,并对小直径不锈钢导管钎焊接头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验证射线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激光加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现代飞机抢修中对钛合金切割、钛合金焊接、复合材料切割的广泛需要。只要调整激光的功率密度和光斑移动速度就可以实现多种加工目的,是传统加工工艺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成为弥补传统抢修技术缺陷的首选先进抢修技术,也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抢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LSP)对钢制叶片渗铝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铝后进行激光冲击强化会对渗铝层造成破环,而在渗铝之前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则能提高渗层质量.从残余应力和显微组织变化两方面分析了渗铝高温作用对不锈钢材料激光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激光冲击强化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在510℃渗铝温度环境下保温150min仍有-295MPa稳定存在,晶粒细化组织也没有明显长大,激光冲击不锈钢材料的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振动疲劳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LSP+渗铝”组合工艺对不锈钢材料的强化效果,在660MPa应力水平下,采用该组合工艺试片的疲劳寿命为3.98×106,为原渗铝试片疲劳寿命的14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铝合金激光切割工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进而对航空铝合金激光切割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获取了工艺参数与质量特性的数据样本;再利用Python语言建立一个包含双隐藏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进行学习,通过该模型探究了工艺参数同质量特性之间的影响关联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各质量特性预测的平均误差都能控制在10%以内。通过该模型优化获得试验件的尺寸偏差、粗糙度和热影响区宽度的实际测量值和预测值误差分别为8.5%、6.4%和8.2%。  相似文献   

20.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研制的高压水射流切割系统的重要部件——超高压增压器,于今年6月下旬通过技术鉴定。与会专家对该增压器进行了性能测试,考察了切割钛合金、不锈钢和复合材料的切割质量和有关参数,一致认为,国产增压器的性能相当于国际80年代中期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会专家还认为,航空工艺研究所研制的这种超高压增压器体积小、噪音低、密封寿命长、运转平稳、性能可靠,而造价只有美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