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中主要概述了美国载人飞船回收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保证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的方法,采用的回收控制技术,地面再入返回段的测控支持,载人飞船的回收作业,载人飞船的应急返回和回收救援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述了航天器着陆缓冲气囊的吸能工作机理,介绍了它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数十年来缓冲气囊在航天器上的主要应用情况,归纳了着陆缓冲气囊的三种类型,包括排气式、密闭式和组合式,其中排气式气囊由被动排气发展为主动精确可控排气,并介绍了缓冲气囊的几种拓展应用方向.针对航天器缓冲气囊技术的发展,文章对可靠充气技术、高性能气囊材料...  相似文献   

3.
文中主要概述了美国载人飞船回收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保证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的方法、采用的回收控制技术、地面对再入返回段的测控支持、载人飞船的回收作业、载人飞船的应急返回和回收救援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动排气气囊能够保证航天器着陆的稳定性,为了能够精准的控制多气囊差异式排气,文章介绍了一种能够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软件系统,其运行于XQR2V1000-4BG575R FPGA上,能够实现对AD采样芯片TLC2543进行驱动和控制、多通道过载数据采集,基于串行滤波器的数据处理、分布式过载判断控制气囊排气等功能。该系统基于FPGA高速多任务并行处理与调度、实时处理多通道数据采集运算,解决了快速响应着陆缓冲控制问题,使着陆缓冲系统能够精确按照舱体实时过载进行差异式主动排气控制,以保证系统工作可靠性和航天器着陆稳定性。该设计通过了系统和专项试验验证,表明了基于主动排气气囊的着陆缓冲控制系统FPGA设计能够保证航天器以规定速度和过载安全着陆地面。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在载人飞船返回轨道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平  胡小平 《宇航学报》2001,22(3):99-104
载人飞船返回再入轨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出标准返回轨道和再入制导规律。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适合于工程设计的要求。文章探讨采用遗传算法实现飞船返回轨道的一体化设计,并给出飞船返回轨道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6.
智能气囊的冲击主动控制原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嗣诚  陈斐 《宇航学报》2004,25(6):600-603
智能气囊是一种应用智能材料结构设计的智能缓冲构件。智能气囊能在缓冲过程中主动控制冲击过载,可使缓冲过程的冲击过载更为平缓,提高缓冲保护的有效性。本文首次对智能气囊的结构组成、缓冲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对智能气囊的冲击主动控制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其中驱动机构采用层叠电致伸缩驱动器设计,因电致伸缩材料具有执行力大、响应快、线性范围宽的特点。文中利用层叠电致伸缩驱动器设计了智能气囊排气装置,测试了其动态响应特性与缓冲驱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排气装置具有良好的驱动性能,可以满足智能气囊的排气控制要求。控制采用了一维的模糊控制方法,提高了控制的速度。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智能气囊缓冲器的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8.
国外载人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国际上掀起了一个空间探索活动的新高潮,而作为载人空间探索活动重要支撑的回收和着陆技术也相应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综述了关、欧、俄在载人飞船、登月舱、火星着陆器等载人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1):11-12
本刊讯北京时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4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了飞船返回实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总装备部政委迟万春等,也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听取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向他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神舟号”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过程中,在可靠性分析方面所作的部分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降落伞可靠性评估方法和验证方法、火工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及验证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当载人飞船着陆过程中存在水平着陆冲击时,目前的铰接型座椅系统不能有效地缓冲头盆向过载。针对这种单向座椅缓冲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具有水平弹性支撑的座椅缓冲方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多向冲击着陆工况下进行了数值仿真,讨论了弹性支撑刚度和阻尼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铰接支撑模型,具有水平弹性支撑的座椅能够降低多向冲击作用下的头盆向加速度响应峰值,且不会增大胸背向加速度响应峰值。  相似文献   

12.
载人登月返回再入有关问题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登月返回再入涉及到三体问题,且与近地轨道返回再入相比速度更大.因此再入方式的选择和再入弹道的设计涉及到飞行器的方案和再入返回的安全.通过对不同返回再入方式的对比分析,认为跳跃式再入是优选方案.再入点选择、再入过载、升阻比、再入航程、再入轨道倾角都是返回再入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需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深化论证,文章提...  相似文献   

13.
庞丽萍  王浚 《宇航学报》2006,27(4):787-789,805
在分析中长期载人航天器舱室内的微量气态污染来源,以及比较国内外微量污染净化系统方案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将来发展的空间实验室微量污染净化系统,它由活性炭吸附床、高温催化反应装置、常温催化反应装置、风机、阀门及控制装置等组成。文中重点介绍了高温催化氧化装置实验样机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该净化样机进行了各种工作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器控制精度高、装置工作性能稳定、净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联盟TM交会对接的地面远程导引段制导方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俄罗斯联盟TM 号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交会对接中的远距离接近段所报导的一些数据对其制导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固定时间燃料最省的四次冲量方法所获得的冲量大小、方向及冲量施加的时间与报导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15.
引入空气龄指标作为载人航天器舱内空气质量新的评价标准。通过空气龄分布研究,能够找出舱内新鲜空气供给较差的位置。建立了载人航天器乘员舱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UDS方程求解了舱内空气龄分布。采用示踪气体下降法对仿真结果中空气龄数值较高的位置进行了空气龄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未来我国空间站乘员舱通风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卢威  钟奇  黄家荣  范含林 《宇航学报》2012,33(2):145-152
密封舱漏热是载人飞船热控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影响飞船热平衡和舱内温度的一项重要参数。建立了求解密封舱漏热的热物理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密封舱漏热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密封舱漏热与舱内空气温度近似呈线性关系;(2) 返回舱漏热高于轨道舱,主要原因是导热热阻的基数偏小;(3) 漏热随外热流增大而减小,返回舱漏热波动较大,调节其热控涂层的α_S和ε_h值将导致返回舱漏热和漏热波动出现相反变化,为同时减小漏热和漏热波动,推荐采用较低α_S和ε_h 值的热控涂层;(4) 返回舱漏热受舱内壁对流换热系数影响较大,特别在2W/(m^2·K)附近。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国外航天器供配电管理技术由传统遥控管理发展到智能管理的4个典型阶段,介绍了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在空间站、科学观测及深空探测领域航天器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国内航天器采用熔断器作为故障隔离主要手段、依托遥测遥控进行供配电管理的体制,归纳了国内航天器供配电体制的优缺点,并总结出国内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智能配电管理技术、故障隔离技术和能源计划动态调度管理技术,可为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用三轴气浮台进行混沌控制与反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令云  周凤岐 《宇航学报》2007,28(1):99-102
以航天器姿态运动为工程背景,以三轴气浮台为物理实验平台,研究了混沌控制与反控制问题;提出了用外控制力矩进行混沌化,然后再将混沌控制信号施加于动量轮来进行混沌控制实验的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解耦反馈,构造了一种易于物理实现的具有更强代表性的连续非线性系统,从中发现了一大类新的形态各异的混沌吸引子。  相似文献   

19.
《Acta Astronautica》2014,93(2):487-494
To investigat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for manned spacecraft, both the current regional and the future-planned global constellations of BDS are introduced and simulated. The orbital parame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nd China׳s Tiangong-1 spacelab are used to create the simulation scenario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DS constellations. The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 and the position dilution (PDOP) of precision at the spacecraft-based receiver are evaluated.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quantitative results on the coverage ability and time percentages of both the current BDS regional and future global constellations for manned-space orbits which can be a guideline to the applications and mission design of BDS receivers on manned spacecra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