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当前制造企业数控设备与企业信息系统直连薄弱、数控系统种类较多且互不兼容、远程预警式故障诊断缺乏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数控系统主要通信接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机床联网方案,解决设备层级、车间层级与企业层级的联网问题。设计的基于ESP8266的物联网低成本数控机床通信网关为实现远程DNC加工和远程、预警式故障诊断提供了硬件平台。该技术方案适合FANUC、三菱、西门子的系列化数控系统,是面向智能制造的一种低成本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具体数控机床介绍参考点回归原理及过程,并对机床回参考点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及总结。  相似文献   

3.
由于MMDS系统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提高了频道利用率,扩大了频道容量,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图像质量高、投资费用少、建设工程短、易实现加密、加扰和有线电视联网等优点,是CATV联网覆盖非常有效的方式.为此,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卫星有线电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数字MMDS传输系统设计要点作一些介绍,供无线电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运用控制理论、机械阻抗技术、测试技术,对C618机床改装为电仿形加工机床作了刀架系统的激振试验,结果证明理论计算、试验测出的三阶等效质量与刀架称重三者基本一致。文中还提出了机床刀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四阶、六阶参数的理论公式,并用计算机辅助识别了刀架系统数学模型参数,从而求出刀架系统传递函数,以便主动控制。本文提出的理论公式、试验方法以及经过考题通过的计算机程序也适用于其他车床类型的刀架系统。  相似文献   

5.
交叉杆型Stewart并联机床的加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自行开发的交叉杆型S tew art并联机床的加工特性和稳定性,已开展了多种复杂结构件的加工试验研究。基于UG NX 3.0编制了加工试验中需要的加工程序。加工程序采用V ericu t 5.3仿真软件检验通过后,在并联机床上实现了外形复杂造型各异的零件加工。与传统数控机床相比,零件表面粗糙度R a可提高一个数量级,达到l.6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并联机床应用于生产加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复合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和开放性是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主流。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并联机床加工曲面零件的优势与目前并联机床未得到广泛应用之间的矛盾,开发了并联机床的制造服务系统。该系统将并联机床原有制造系统中的后置处理功能封装成Web services,包括编译、工作空间计算、干涉校验和运动学变换,应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使并联机床的制造服务与异地制造企业协同工作,并给出了此架构下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实例说明,应用Web services和面向服务架构的制造服务系统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相比,具有易集成性、松耦合性及易操作性,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OPC技术和Windows DNA-M结构的制造信息监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制造信息监视系统中底层通信接口的不一致性,并基于Web应用的组件化需求,提出了基于OPC技术和Windows DNA—M结构的制造信息监视技术。首先论述了Windows DNA—M的体系结构和特性,探讨了OPC和XML在系统集成框架中的应用.枸建了基于OPc和xML技术的Windows DNA—M结构,详细描述了自行开发的基于OPC技术和Windows DNA—M体系的多层分布式制造信息监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该技术在某制造企业DNC系统设备状态信息监视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基于OPC技术和Windows DNA—M结构的制造信息监视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通过调节数控机床伺服参数,控制极限切削宽度来抑制切削颤振的新方法。文中建立了包括机械系统、伺服系统及切削颤振环节的数控机床切削系统模型。该模型全面反映了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切削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实验描绘了极限切削宽度与伺服系统参数的关系曲线,为数控强力切削过程中抑制颤振提供了可靠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数控机床伺服参数与极限切削宽度具有映射关系,文中所述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曲线合成插补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反向回退功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论述了具有丝半径补偿功能的曲线合成插补理论。该理论直接利用轮廓曲线和丝圆的信息,不需计算等距曲线.间接实现任意直线和二次曲线的等距曲线的插补,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计算等距曲线产生的计算误差,简化了数控机床控制程序设计,提高了机床的控制精度。并研究了基于曲线合成插补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反向回退指令的形成、控制程序设计,并在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控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利用COM技术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将该系统应用于微小零件加工机床,成功地实现了微小零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控制数控机床主轴的GTA-PWM直流调速装置,该装置以两处集成路芯片及一个GTR模块为核心,可实现手动调节或与数控系统相配合,控制机床的切削速度文中说明了用集成电路SG3524实现速度调节及过流保护功能的方法。给出了M57215BL驱动GTR模块的实验波形及调速响应曲线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绿色夹具--基于气动肌腱与机械增力机构的夹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人们对夹具技术绿色化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对绿色切削以及绿色机床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流体传动夹具工作介质的绿色化为出发点,结合采用新型的气动执行元件进行整合创新。提出将气动肌腱与机械增力机构进行组合,以代替容易产生污染的液压传动夹具。并通过具体创新案例,对基于气动肌腱和机械增力机构的绿色化夹具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SOFTWARE SYSTEM F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系统的软件系统,即从得到零件的CAD模型到最终控制SLS机床自动生成原型所需的软件工作,包括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电气负载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飞机配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高飞机的供电质量、飞机完成任务的概率以及飞机自身的安全性,减少体积重量及全周期费用,使我国飞机配电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就某型双发动机战斗机对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一种电气负载管理优先级设置方法,建立了电气负载的控制方程和电气负载的电源请求方程。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数控加工仿真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是提高数控机床使用效率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生产的周期和效益。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在数控机床上进行试初,既费时又费力。而利用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刀心轨迹,进行加工仿真,来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既方便又快捷。本文介绍了平面类零件数控加工仿真程序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Agent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Agent与多Agent系统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Agent技术已经被认为是进行分布式工业系统建模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设计与实施分布式智能制造环境的最自然的手段,是构建下一代制造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是多Agent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制造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在对Agent与多Agent系统技术研究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Agent技术在制造企业集成,供应链管理、制造规划、调度和制造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对Agent制造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器人运动学原理,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以一台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21项误差的数控机床误差模型.同时以CAD/CAM技术为平台建立加工中心误差工艺数据库,再通过工艺决策及程序实现对加工中心误差的识别及自动调整等,从而控制加工工件误差、提高产品质量.所建立的误差模型及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多轴数控机床及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9.
数智化技术是大型风洞设备设计、建设与运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对国内外大型风洞设计建设中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型风洞设备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数字化多学科协同设计、数据分析管理、数据交互与融合、智能制造与装配、健康管理、智能机器人等数智化技术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数智化风洞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低温微磨料气射流加工用简易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低温微磨料气射流加工微流道专用机床.该机床主要由微磨料气射流发生部分、冷却部分、加工部分、磨料回收部分及其控制系统部分组成.首先对机床进行整体设计,保证其具有合理的布局和稳定的结构;其次针对机床的核心部件冷却器进行总体设计、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并开展测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