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早存20世纪初,无人飞行器(英文名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就已问世。它可分为无人机、导弹和靶标三大类。最初无人飞行器称为遥控飞行器(RPV),大多用做靶机,在早先的简氏世界飞机年鉴中将它归为遥控飞行器与靶标族类,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靶机仍占无人飞行器市场份额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载人飞船由三部分组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除了这三个舱以外还多了个登月舱。未来的火星载人飞船由七大件组成,因此它不能简单地称为飞船,而应该称为飞船系统。火星载人飞船的七大件是:飞向火星射人级、双圆锥空气壳层、飞船居住舱、火星表面着陆器、火星上升飞行器、返回地球飞行器和飞行系统的电力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携带大口径相机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左图)是美国宇航局于2005年8月12日发射的一颗火星人造卫星,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绕转轨道,经过5个月的大气刹车及轨道调整,最终轨道高度为250~316公里,周期为112分钟。其主要工作是对火星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为未来的火星地面任务寻找合适的登陆地点,以及为  相似文献   

4.
冻结的一瞬时光 5月19日,美航宇局的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得到了这张令人倾倒的照片.拍摄到太阳在火星的古谢夫撞击坑边缘落下的余晖。这张全景照相机的马赛克图片是在火星车的第489个火星日傍晚6:07拍摄的勇气号被设定为在日落前向火星奥德赛轨道飞行器发送当日数据.并在此之后的短暂时间仍然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科学家们制订了研究太阳系奥秘的宏大计划。这中间包括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研究。这一研究工作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将解答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地球自然界的基本结构,逐步解释为什么生命仅在地球上出现和蓬勃发展。 1988年7月苏联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先后间隔几天发射两个宇宙飞行器。这两个飞行器先进入人造卫星轨道,尔后飞向火星。飞行将持续200个昼夜。它们飞抵火星时,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将为1.8亿公里。飞行  相似文献   

6.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2,(5):63-63
19.31火星轨道器以前也曾捕捉到过尘暴在这颗红色行星上肆虐的画面,但是2012年3月14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到的火星尘暴竟然高达19.31千米。这场尘暴在火星表面留下一条长长的阴影,尽管高度非常可观,但是整条尘柱的宽度只有64米。这使得它在高空风的吹拂下,看起来就像一条白蛇。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 ,或许在2020年会有一艘由多国宇航员组成的机组驾驶的宇宙飞船 ,将开始它的第一次星际旅行,它的目标就是火星。或许这一设想还无法提交给国际科学委员会 ,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这颗“红色星球”。目前探测火星的工作即将开始 ,而且将持续到2015年左右。在载人火星飞行的方案实施以前 ,将会发射一系列不载人的自动火星探测器 ,那就是福博斯太空飞行器。我们会在火星上找到什么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认为在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科幻小说的作者们就火星人和他们构成的社会写下了许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甚至一些科学家们都…  相似文献   

8.
戴超 《国际太空》1998,(4):10-11
国外火星探测的进展和现状戴超(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1前言□□在火星探测领域,航天科学家们已经付出了几十年努力,并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性的进展,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登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将来...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大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任务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进行精细巡视勘查。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过程复杂,却又精彩纷呈。可是,在不同的阶段到底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8月12日,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7时43分(北京时间19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相似文献   

12.
谢懿 《太空探索》2010,(4):60-61
火星探测的重点转移到了三个环绕火星的探测器身上:美国航宇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火星奥德赛"以及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快车".  相似文献   

13.
齐郁 《飞碟探索》2012,(12):47-47
火星表面飘落着“雪花”,而构成雪花的冰晶是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这是太阳系内独一无二的气候现象。 科学家从美圉航天航空局的火星侦察轨道飞行器观测资料中看到了最清楚的证据,证明火星正在降下由固态二氧化碳(千冰)所形成的雪花,甚至还可在火星表面形成干冰积霄。尽管探测时间跨越2006年和2007年的火星冬季,分别从云层上方和侧方采集并向地球发回数据,  相似文献   

14.
尽管苏联在高技术领域落后,但在火星探测领域的许多方面却领先于欧美。苏联1988年将首次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现又开始考虑研制新的与它结构相同的探测器,以探测行星、小行星及金星等。预计此探测器将成为标准组件(观测装置)能更换的新型飞行器。1988年将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现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正进行模型和工艺星的地面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5.
火星地表环境可视化仿真对于火星探测方案的演示以及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火星地表数字环境建模的需求,根据真实火星场景数据,基于虚幻引擎4(UE4)数字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了火星地表环境的三维视景模型.设计的仿真模型不仅包含沙坡、沙坑、山丘等多种地形,还加入了光照、沙尘等条件,使得模型更为贴近真实火星环境,满足视觉效果以及真实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火星地表环境可视化仿真对于火星探测方案的演示以及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火星地表数字环境建模的需求,根据真实火星场景数据,基于虚幻引擎4(UE4)数字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了火星地表环境的三维视景模型.设计的仿真模型不仅包含沙坡、沙坑、山丘等多种地形,还加入了光照、沙尘等条件,使得模型更为贴近真实火星环境,满足视觉效果以及真实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前哨 《太空探索》2004,(3):36-38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宝石.但是最稀有和最昂贵的是从火星飞来的宝石,这种宝石的学名叫“火星陨石”。有人说.它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要想得到它.就看你的运气.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9.
文木 《太空探索》2004,(3):39-40
火星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着迷和向往的星球。它那红红的颜色,令人炫目。它地表上纵横的沟壑,好像人工开凿的运河。它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不管是在过去,抑或在将来都是如此。因此,它成为人类探险和移民的首选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2,(2):62-63
这张由美国航宇局“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最新照片中,从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下的沟纹状地貌,称为“霍姆斯特克”。它是一片迥异于周边地形的薄岩脉,和地球上的岩脉非常相像,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这是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霍姆斯特克岩脉也富含钙与硫,就像地球上的矿泉岩石一样,为火星有水存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