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资讯     
正精密所"数控光学加工机床及其部件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近期,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组织召开了"数据光学加工机床及其部件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对精密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鉴定会认为,该项目研究了超高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削装备设计制造和加工工艺技术,突破了大型光学数控加工机床设计、制造及运行环境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正>智能金属切削机床不仅具有常规的数控加工功能,而且能够借助先进的检测装置和方法,通过信息集成与知识融合,实现对加工系统的自主监测与控制,从而获得最优的加工性能与最佳的加工质效。金属切削机床的智能化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需求,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用户使用过程中,EMC已成为电气系统设计时必须重视的问题。规范数控设备电气控制中EMC控制体系的设计,坚持EMC电磁兼容性设计,提高贯彻EMC标准的意识性,把它变成一个可控的设计技术,这样不仅降低了设备运行的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数控设备的整体控制精度和加工制造质量。EMC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数控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对其他电子控制领域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可重配机床 (RMT)如前所述 ,RMS由RMT和RCS两大部分组成。RMT是一种新型、基于机床模块库中的机床模块的集成来实现机床设计的方法。每一种机床模块能够提供一种基本运动 ,这是一种将机床设计转换成通过对机床模块合理选择的数学处理方法 ,可产生出新类型的机床。机床模块化设计技术已存在好多年了 ,但从构造制造系统的观点看 ,则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已被许多设备制造商在现行机床(特别是在数控加工中心、车削中心和FTL设备 )设计中采用。一种面向模块对象 (如主轴、进给驱动装置、结构件部件 )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斯来福临集团的磨削设备和磨削方案 受到很多用户的关注斯来福临集团由多个知名厂家组成,拥有多种名牌产品,不但有很多能适合批量生产的数控磨床、数控专用磨床,而且还有许多优质的数控复合磨床、高效专用数控磨床、精密数控磨床。使用斯来福临精密磨床,零件在一次装卡下可以完成内圆、端面和外圆加工,效率高、精度好。在加工技术方面,斯来福临的技术研究人员已对高速加工的机理、机床机构、机床刚性及精度的影响等方面有系列的研究。多轴加工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磨床上,并且  相似文献   

6.
MBD模型作为制造过程中唯一依据逐步成为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并已应用到CAD/CAM中。但MBD技术尚未在CAPP中展开应用,导致MBD数据集在CAD/CAPP/CAM的集成设计制造过程中无法连续传递。针对航空数控加工需求,建立了基于图层的数控加工MBD工艺模型,提出了基于MBD的数控工艺设计流程,并设计开发了基于MBD的数控加工CAPP系统,实现了UG平台上集成设计制造的MBD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机研制以及国际合作、转包生产任务的扩大,航空企业数控机床总量已明显增加,要求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数量增多。为了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制造企业在引进数控设备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数控加工仿真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能仅仅考虑刀具轨迹的正确性,同时必须考虑加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机床、工件、NC程序、工装。为此,对仿真系统的模型进行必要扩大和完善,引入虚拟机床模型、工装模型,提高加工过程仿真的真实性,以利于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柔性制造和适应性控制的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和延寿大修机产品的加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应性控制要素包括余量、误差、精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力等,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工件空间几何位置适应性控制、零件装夹定位适应性控制、加工切削载荷适应性控制和机床生产运行适应性控制4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产品适应性加工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做了综合阐述,并探讨了适应性数控加工的应用及控制要素。最后指出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是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有效方法,智能控制的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齐重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DH4300/250-25×18000-1型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是为哈尔滨电机厂提供的三峡工程的配套设备,加工直径4.3m,加工长度18m,最大承重250t,机床可实现工件自动测量,机内对刀。在加工三峡机组水轮机转子时,一次装夹重达200t的工件,完成对工件的全部加工,该机床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重型卧式车床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齐重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鞍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安装并交付用户DMVTM1600X55/250L-NC数控重型龙门移动立式车铣床。该产品是采用了龙门移动技术和大型立式车床工作台C轴技术的全功能车铣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最大车削直径16.2m,最大加工高度5.5m,最大承重250t,具有车、铣、钻、镗、磨等复合功能,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此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M: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总体情况和主要产品。GIaudeBALLIF:瑞士宝美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总部位于瑞士西南部伯尔尼和日内瓦之间的萨尔斯镇,现有员工130人。长期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小型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专注于为小型精密复杂零件的加工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包括加工中心系列、车削中心系列、数控多工位组合机床系列、单主轴和多主轴精密数控铣床系列、数控钻床系列和为客户度身定做的特殊设备。公司在英国、中国上海和印度设有分支机构,并在法国拥有一家分公司,专业生产配套各类机床使用的切削液的恒温、过滤和高压装置及各种泵。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飞机的高性能、高质量、短周期和低成本研制要求,对制造技术尤其是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采用虚拟主轴的并联机床刚度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故在数控加工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际加工情况提出了一种虚拟NC车削加工的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原理。在Visual C++平台上利用OpenGL技术建立虚拟加工机床数字化模型,用C++语言实现物理仿真相关的各个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虚拟环境下数控车削加工的几何仿真及物理仿真,实现产品的虚拟车削制造。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重型机床设计、制造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有的产品已接近和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现在,重型机床的需求形势和市场容量为我国重型机床企业组织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上升空间.我们必须继续奋斗,努力实现"十一五"数控重型机床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台S240型仿形数控龙门铣床,经过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近两年的消化吸收与技术攻关,于1991年7月研制成功。精度检验、性能测试和样件试切结果表明,其技术指标均符合法国同类机床标准,并达到美国宇航NAS979数控机床标准。第一台机床的研制成功,使该所取得了制造、装配、总调试的经验,为小批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S240型仿形数控龙门铣床,2400×4000×1200,规格适中;5轴控制,3轴联动;配备FIDIA数控系统,具有仿形数字化和数控功能;主轴头、A轴、C轴均360°旋转,可实现5面加工;有24把刀具的刀库,使机床实际上成为龙门式加工中心;装有测头,可实现工件自动测量。S240型机床适用于汽车模具加工和通用机械加工,用途广泛。该机床将为汽车制造厂加速汽车改型换代以及飞机模具工装制造提供先进的数控设备。  相似文献   

15.
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是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的重要设备之一,对航空航天、军工、精密机械、汽车、微电子等行业的精密零件和精密工模具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数控火焰切割机加工的工艺特点,开发了基于工业PC机和PMAC运动控制器的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系统,给出了硬件、软件的设计框图。该数控系统已应用于旧数控火焰切割机的改造中。  相似文献   

17.
瑞士GF阿奇夏米尔集团是全球著名的工模具制造领域系统化供应商,产品涵盖了从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EDM)、数控线切割加工机床(WEDM)、高速加工中心(HSM)到相应的机床附件和自动化设备,其产品以高精度、高稳定性著称于世。2007年7月,瑞士GF阿奇夏米尔集团合并其原有的阿奇、夏米尔与米克朗品牌,形成了新品牌"GF阿奇夏米尔"。集团合并之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数控线切割机床自一九七○年生产以来,发展很快,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工业部门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在制作模具和加工精密零件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数控线切割机床的迅速发展,应用范围的扩大,加工零件几何形状的复杂程度和加工难度的增加,程编工作已成为用好这类机床及其充分发挥其效能的重大问题之一。程序编写不出来,或者时间跟不上,就会使机床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致出现停机和无法加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薄壁叶片加工变形误差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目前已普遍采用叶片无余量数控加工,制造周期短,加工一致性好,精度高。叶片无余量数控加工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加工变形,而加工变形是影响薄壁零件数控加工效率、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激光核聚变、大型非球面和共形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 ;将超精密切削、磨削、计算机数控抛光和连续抛光技术结合起来 ,成功地应用于激光核聚变光学零件的超精密、批量制造 ;分析了研制大型非球面光学零件超精密加工装置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