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空探索》2010,(8):F0002-F0002,1
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  相似文献   

2.
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发现微波背景辐射,是射电望远镜早期探测的重大成果,它与发现脉冲星一样,非常具有戏剧性。乔治·伽莫夫在1948年预言,早期的宇宙必须是非常密集的、白热的,会产生黑体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这种辐射的温度已降至5K,即绝对零度以上5度。20世纪60年代初,两位美国  相似文献   

3.
宇宙是始于一次“大爆炸”吗 ?若如此,这一爆炸是什么样子 ?它是均匀地膨胀还是脉动性地进行 ?星系是如何聚集成形的 ?这些都是天文界有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出一颗天文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 (COBE)”,对太空进行观测,寻找并记录原始大爆炸所留下的 遗迹。   COBE绘出宇宙的微波背景和红外背景。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原始大爆炸的残迹,它来自空间的各个方向,几乎是均匀的,其能量相当于 2 7K的温度。 COBE以空前的精度和灵敏性来测量这一辐射。它还寻找天文学家所预言的,但一直…  相似文献   

4.
<正>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  相似文献   

5.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7.
张明昌 《太空探索》2001,(12):35-35
现在人们已普遍接受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尽管很多人一时还难以想象,但一般都知道,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乃是100~17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的结果。 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无意中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因为他们用射电望远镜(一种只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观测时,发现在波长为7.35  相似文献   

8.
对天文界来说,20世纪60年代可说是宇宙学和天文学的大收获时期,不仅观察到了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创生大爆炸的余晖),而且最重要的是,经科学家的长期努力,终于使大爆炸理论从众多宇宙论中脱颖而出。按照这一理论,140亿年前,空间中的一个极小的点突然大爆发,温度达到无限大,能量和物质井喷而出,空间开始膨胀,之后逐渐冷却到今天的3K,而其可观察的空间跨度约为140亿光年。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宇宙学的巨大奥秘之一就是我们的宇宙为何能有如此的热均匀——巨大的宇宙充斥着大爆炸的热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冷却到了绝对零度以上几摄氏度,但仍然可以在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的微波辐射上观察到。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这个宇宙背景的温度基本相同,差别微乎其微。但是根据宇宙学的"冷暗物质"模型,早期宇宙的更热和更冷区域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其温度  相似文献   

10.
宇宙学家在长期探索宇宙创生时的情景,而今他们已从探索走向探测,这是一个大的跃进。白20世纪60年代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后,理论家就预言,它是宇宙历史资料的宝库。如今,人们就在向CMB找真相。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探险家以外一直受到冷落的南极洲,现在变得热闹起来。6年前,美国人在南极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南极望远镜(SFF),其天线盘直径长达10米。  相似文献   

11.
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高精度气象预报对空间微波辐射测量基准的迫切需求,由于传递链路复杂导致国际微波辐射基准尚未建立,为进一步提升遥感卫星观测精度和稳定性,建立空间辐射基准溯源评价体系,前瞻性地提出高精度可溯源的空间微波辐射基准传递顶层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明确需要突破的微波辐射基准载荷关键技术,空间微波辐射基准传递与溯源理论、方法和模型,全链路微波辐射基准溯源传递一体化验证技术,微波系统全链路物理级基准传递和误差仿真评估技术等,为空间微波辐射测量提供统一参考基准,实现高精度、高稳定、可溯源的空间微波探测能力,提升中国空间微波辐射测量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测地球整体的辐射温度变化,即在空间把地球作为一个辐射点源对待,同时又将地球分成几百个局部,视为一个面源,进行实时的比较;又分别对太阳和宇宙背景的辐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来了解地球表面和地气的热温度状况和太阳对地球、对宇宙背景能量传输的情况。从而研究地球上大规模灾害性事件(包括火山的爆发、地震、大气环流、气候变异等…)在整个地球上所能反映的热温度效应。探测地球在宇宙空间非平衡热状况下(太阳温度6000K;地球温度300K;空间背景3K)的耗散结构,研究在这种状况下物理力学的一些自会聚和自组织现象(即地球上灾害性事件形成过程),形成一门非平衡宇宙热力学,并使之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文章着重介绍为此目的实施的探测方法和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频控产品有限公司(FCP)签署了一项为NASA的“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卫星提供光学遮光器的合同,合同价值213,570美元。预计这颗卫星将于1987年发射。COBE卫星将对“大脉冲”(Big Bang)远古爆炸(即大爆炸宇宙论)进行研究,据信:这种大爆炸使得宇宙得以膨胀。另外,卫星将测量空间的红外色散和微波辐射,其中包括探寻爆炸痕迹。FCP公司的遮光器将作为星上的红外色散背景实验的光学通道,手段是调整红外光线并使其对准各自的传感设备。工作温度为2K。这项合同是由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签定的。FCP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5,(1):47
欧空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试运转阶段已经于2004年10月完成。随后的工作将是对无线电通讯系统的检测.目前探测器已经关闭了一些无关的设备.专为监测微波背景辐射的标准辐射环境监剥仪(SREM)已经开动.  相似文献   

15.
宇宙磁单极子的椭圆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磁单极子在宇宙空间作椭圆轨道运动的辐射问题,得到了这种辐射的谱功率公式,该公式对探测和鉴别宇宙磁单极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国际科学合作组,近日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eBOSS国际合作组星系成团性工作组联合组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说,这是首次利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进行的重子声波振荡测量,并在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之后,获得了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独立证据,也再次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2015年至今,eBOSS国际合作组顺利完成了类星体巡天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现测研究遥远射电源的种种特性.射电天文望远镜追求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波段和可跟踪观测等性能,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密,耗资越来越大。但一些重大的天文发现并不全来自那些大型射电望远镜。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脉冲星的发现者都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器舱内辐射剂量及其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国内外95例空间飞行氟化锂热释光剂量计测量的舱内宇宙辐射剂量及轨道参数,建立了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器舱内剂量预先评估的数学模型。模型表明,影响舱内剂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轨道高度,呈二次曲线形式;其次是太阳活动因素。轨道倾角对舱内剂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依据模型作出了辐射安全飞行的时限曲线并就辐射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晓东 《飞碟探索》2010,(12):26-26
2.类星体 类星体,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太空行走风险(上) 80.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 (1)太空环境因素方面的风险: ①宇宙辐射 在近地空间的宇宙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主要有三个来源: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和太阳粒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