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部份:三元亚音速机翼举力面理论的电模拟 在第一部分中,已经阐述了应用电场模拟法解决二元机翼(翼型)的绕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两种平面形状的平板机翼和一种平面形状的有相对扭转的机翼的实验研究,进一步阐述电场模拟法在解决三元亚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方面的应用。同时为了估价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还引证了按举力面理论数值计算的结果与之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举例说明杜诺文主编的“高速飞机部件空气动力学”一书中所列出的锥型流解的表(参看书(2)第156页到165页)在解超音速薄翼问题中的应用。应用分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于最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查表。 第二部分: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用锥型流基本解的简单叠加来处理。这里举出了操纵面、有折线前缘的机翼以及前掠机翼的例子。 第三部分: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利用锥型流基本解的积分叠加法来处理。这里举出了三角形机翼的滾转问题。对于超音速前缘情况,给出了精解;对于亚音速前缘情况,给出了近似解。最后举出了矩形机翼俯仰阻尼的问题。给出了纵向阻尼导数的精确式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了锥型洗理论的一股方法,导出了有很小上反角的三角形机翼,在超音速及零攻角侧滑时,上反角所引起的浪转力矩,偏航力矩及侧力的计算公式: 本文假设上反角ψ与侧滑角β均很小。所以边界条件可以大大简化,然后利用锥型流理论来计算载荷分布,从而得到气动力导数。 本文还将这些气动力导数绘成图线,以供气动力原始数据计算时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供了用超音速源汇法计算任意三维机翼超音速厚度压强分布的算法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解超音速机翼反对称问题的点源分布法概念,在机翼平面上分布非定常超音速点源,并用特征线网格法进行离散数值解。本文在一般特征线网格法基础上发展了对具有侧滑角的任意平面形状非定常超音速机翼的数值解。按本文给出的具有侧滑角的非定常运动机翼的振型可计算出机翼作沉浮、俯仰、滚转诣振时的升力、力矩系数以及动导数(包括交叉导数)等。作为本文结果的特殊情况,即侧滑角等于零的正置机翼,按本文用非定常理论数值解对典型机翼计算出的动导数与传统的按准定常理论计算动导数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比较和签定。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萤光微丝来观察物体表面流谱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低速风洞中实时观察流谱,或用照相方法记录流谱,并且也适用于跨、超音速风洞中观察或记录流谱。实验证明,由于萤光微丝的尺度极小(直径仅为10~20微米左右),风洞试验模型粘贴萤光微丝后,对测力试验的结果影响不大,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故建议在风洞试验模型加工完毕时,即粘贴萤光微丝,以便随时观察流谱,并进行测力试验。 我们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六种平面形状机翼的萤光微丝法流谱观察,并就其中几种平面形状机翼与资料中的油流流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高分辨率MUSCL格式为核心的三维CFD解法,与自动化网格生成技术等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各类亚、超音速气动优化问题的气动造型数值优化系统。分析表明,遗传算法对采用三维高分辨率CFD解法的优化来说工作量太大;通过多激波系超音速进气道优化设计和跨音速翼型阻力最小化的比较显示,基于目标函数梯度的F1etcher-Reeves法的优化速度比不使用梯度信息的Powell法快了近一倍。研究表明.梯度法是相对更适合气动优化系统的非线性优化方法。本文使用梯度法成功地对三维跨音速机翼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升阻比明显高于原始超临界机翼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后掠机翼用保角转绘加剪切变换生成C-H型网格,并在这类网格拓扑上,用Jameson的三维欧拉方程有限体积法,四步Runge-Kutta时间推进格式,研制出可供分析三维后掠机翼亚、跨、超声速绕流的计算程序。本方法的特色是改进了机翼表面网格点的分布,使机翼后缘与网格线一致。在数值计算中,通过附面层位移厚度计算,引入了附面层粘性修正,改善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颤振运动方程,应用v~g参数法和非定常气动力的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了CK1机翼翼尖带外挂物红外器时的颤振,分析了翼尖外挂物对机翼颤振的影响,确定翼尖外挂有利的配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CK1机翼的颤振对梢部的重量分布是敏感的,红外器的弦向位置及翼尖配重布置得当,则可提高颤振速度,否则也可降低颤振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在设计超音速飞机时,对机翼平面形状的选择,单从空气动力观点来说,阻升比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丈就是从最小阻升比的观点来说明如何选择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平面形状及最有利的攻角以及在给定的机翼平面形状情况下如何选择机翼的几何参数。所有这些都可以从本文第五节所绘制的图线求得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偶极子法和单马蹄涡法,较详细地介绍了Garner-acum法,并用此法对五种机翼平面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对于后掠机翼的洞壁升力干扰修正耒说,这几种方法中宜于选择Garner-acum法,因它既考虑到实际载荷分布情况,又考虑了诱导上洗角展向分布和弦向分布的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于初步设计使用、具有良好精度的亚、超音速细长翼身组合体大迎角气动特性的综合性计算方法。对大迎角情况下的涡升力,采用吸力比拟原理计算;位流升力的计算,采用基本解的数值计算方法。关于机翼翼剖面头部圆度和涡破碎对涡升力的影响,进行经验性修正。翼身干扰的贡献,通过翼身干扰系数进行计算。并按文[4]原理,将亚音速计算方法推广到亚音速前缘的超音速情况。对几种机翼与翼身组合体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方法简便、计算快速和符合设计精度要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吸力比拟原理,结合基本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用来计算航天飞机机翼从小迎角到大迎角(a=0°~30°)的亚音速纵向气动特性;而对零升阻力和机身气动特性,则用工程估算方法计算。由于目前的航天飞机,一般为下单翼的复杂外形翼-身组合体,根据文[9]的原理,可忽略翼-身干扰对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 本文导得可以计及涡效应的任意平面形状边条机翼的亚音速气动特性的计算公式,亦可计算尖梢机翼的展向升力分布。公式中所需的位流系数可采用涡格面元法进行数值计算来获得,压缩性效应则通过位流系数来计及。 本文计算了多种机翼和航天飞机的气动特性。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具有方法简便、计算快速和计算结果具有设计精度的优点,是计算航天飞机亚音速气动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供航天飞机初步设计使用,亦可作为航天飞机气动优化设计系统中的子系统。经过适当推导,本方法可推广应用于亚音速前缘的超音速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网格法计算出的压强分布,利用由远场法给出的机翼升致波阻和旋涡阻力公式,计算出在超、亚音速情况具有任意平面形状(在超音速情况可具有任意亚音速前缘形状)机翼的阻力,克服了用网格法计算具有亚音速前缘绕流时的困难,扩大了网格法在机翼气动力计算上的应用范围。按本文方法计算出的典型算例与解析结果比较得到了非常满意的一致。本文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机翼离散数值解。  相似文献   

15.
倾转旋翼机机翼向下载荷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悬停和前飞时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建立了机翼向下载荷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旋翼在机翼处产生的诱导速度以及对机翼干扰的旋翼尾迹边界基于Weissinger-L升力面理论和自由尾迹方法计算,以考虑倾转旋翼桨叶的大负扭转和尖削带来的较大三维影响,机翼表面流则区分为弦向流及展向流,以分别计算向下载荷.以缩比的V-22模型旋翼为算例,计算了悬停时旋翼下方的下洗速度分布和机翼的向下载荷,与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应用该计算模型,研究了襟翼偏角、旋翼倾转角、前飞速度、旋翼/机翼间距等参数对机翼向下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翼的襟翼偏斜角对有效减小机翼向下载荷有重要作用,随旋翼从悬停向前飞倾转,机翼向下载荷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某层流机翼的设计,在荷兰DNW-HST风洞开展了高速风洞试验,采用TSP方法对机翼表面边界层转捩位置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TSP方法用于探测自然层流机翼表面转捩位置非常有效,显示结果中层流和湍流区域明显,转捩边界清晰易辨。同时发现,试验对机翼表面光洁度要求很高,试验结果对机翼表面污染非常敏感,高雷诺数下,受机翼前缘污染影响,试验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基于NASTRAN软件,研究了在机翼打样设计阶段考虑颤振约束条件进行结构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气动载荷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计算,颤振分析采用v-g法,优化中以最小质量为设计目标,设计变量为蒙皮铺层参数.对某复合材料后掠翼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满足静强度和刚度要求,颤振性能大幅度提高,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1才 1几︸!了、者专题综述有限元素法在解空气动力学非线性方程中的应用 及其前景关于紊流附面层差分解若干问题横侧向动态飞行品质概述现代直升机的先进技术直升机全机振动分析与控制杨昨生 曹起鹅(1) 谭振华(1)王适存、张晓谷、郭士龙(3) 张令弥(3) 理论与试脸研究侧滑绕流的小扰动渐近展开的内外解衔接法亚音速侧滑薄翼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跨音速流动中翼型抖振边界的确定用网格法计算任意平面形状超、亚音速机翼阻力有限基本解法中所用到的不可压涡计算亚音速定常流中偏转付翼时机翼—机身 组合体气动特性的涡格镜象法亚音速风洞三…  相似文献   

19.
空气动力学线性方程的离散化数值解法,例如有限基本解法、核函数配置法等己广泛地应用于亚超音速各种线性化空气动力学问题中,至至于更广泛一类的空气动力学非线性方程,例如可压流的欧拉方程组、全速位方程、粘流的纳斯方程组、附面层方程等等,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差分的离散化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适用性比较广,但由于流场参数主要是通过网格节点处的相应参数插值而得,同时有限差分法所划分的网格的形状比较规则,任意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根据平面径向幅射流与均匀平行流的相互转换,提出一种二元超音速喷管的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非常迅速而准确地进行二元超音速喷管的设计,在本文中还以设计马氏数M_D=4.01的喷管为例,详细地阐明了超音速喷管的设计步骤。在文章的后面,附有设计时所必需的各种计算数值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