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中存在的频率偏移会对信号的处理分析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模拟磁记录器的多个磁道同时记录的能力,将实际信号和特定的参考信号同时进行记录,磁带信号重放和数字化过程中,利用这个参考信号来控制A/D采集时钟的速度,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磁带重放系统带来的频率偏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中存在的频偏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传输型卫星用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的主要性能和设计特.点,重点阐述研制过程中解决的技术关键——新型高密度数字记录磁头和检纠错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在制做录象磁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磁路上简单地分析对录象磁头的要求。由于录象磁头是记录和重放合用的,所以在选译磁头的各项参数时,需要折衷考虑。简单地介绍了加工工艺过程,加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后介绍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旋转头磁记录器的数据存贮容量比纵向磁记录器的大得多,且具备一系列优点。文中简介19mm 旋转头磁记录器。它能满足数据存贮容量的要求,又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文中讨论其接口。主要的数据 I/O 接口是8位宽的单通串行口,此外,还有2个附加口,分别提供高速率的串行码和16位宽字。当多数据源被记录/重放时,为了和记录器连接,必须设置接口/多路调制器/解调器。文中介绍了三个配置实例,并简介各方案的特点。结果表明,旋转头磁记录器和多路调制器/解调器结合起来,为遥测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存贮容量。  相似文献   

5.
多道数字磁记录器,在若干磁道上同时记录编码数据,所用的磁道数等于编码位数。例如八位编码的数字数据,需同时占用八路磁道。由于种种原因,同时记录在八路磁道上的码子,重放时不会在同一时刻出现。这种现象称之为“路间脉冲时间位移,”简称“时间位移”〔有时也称作“路间时间位移误差”(ITDE)〕。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我国未来大容量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记录的需求。要求磁记录器具有大容量、高码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文中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磁记录器的差错控制方法 ,在系统传输率达到2 6 0 Mb/s的码率下加入差错控制电路后 ,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纠错能力。提供了原理、实现方法以及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7.
航天部七○四所研制成功YJ2-4型微机控制便携式磁记录器于10月29日通过技术评审。 YJ2-4型便携式磁记录器是我国首次采用微机控制的计测磁记录器,它主要特点是:微机控制、可编程梭动与选道记录、自备校准测量系统,元需外部设备即可进行自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记录和重放系统是航管二次雷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时记录航管二次雷达的数据,忠实地记录管制人员的各种操作,而且配合全面的话音录音和重放功能,可以对记录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平时也可用来对管制人员进行实况培  相似文献   

9.
四、磁记录器(一)我们在遥测年会展览会上见到Schiumberger 公司的子公司 Sangamo 公司;Heneywell 公司;Bow 工业公司的展品,并参观访问了 Ampex 公司。Sangame 公司展出了 SabreX 型实验室用磁记录器;SabreⅩⅡ型空用汽车用磁记录器;Sabre80型磁记录器。Honeywell 公司介  相似文献   

10.
用金属材料制造的磁头,随着记录密度增加,工作频率提高,在设计和加工时,应以降低铁芯的涡流损耗为主要因素,因此应选择电阻率较高,动态导磁率高的铁芯材料,合理选择芯片厚度,并保证芯片间绝缘良好。当使用芯片厚度小于0.05mm时:传统的铁芯片冲压加工工艺就不适用,代之用光刻或线切割工艺,经过实践,本文对光刻和线切割工艺作了比较。隙缝损失是设计者应考虑的另一重指标,文中综合磁带质量以及电路补正特性的要求选择重放头前隙尺寸以及其他参数。磁头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其性能指标。文中讨论了线切割电流,化学腐蚀与铁芯损耗的关系。端面研磨及装配质量对隙缝损失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研制了一种高密度记录磁带机、使用国产磁头和磁带,记录密度达210~(bif)/mm。可在多种带速下重发,误码率达1×10~(-5),如果磁头,磁带采取某些措施,误码率可达1×10~(-6)。分析磁通变换传递信息的能力可知,NRZ—Ⅰ编码具有最高的编码效率,因而适用于实现高密度数字记录。其缺点是:NRZI 码不能自带钟信号,而要求在相邻磁道记录时钟,这样,由于运带部分头带接触和电子线路的缺陷引起的时间位移误差,将成为限制记录密度提高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空间站时代的数据存储要求入手,介绍80年代旋转头磁记录的新成就,磁光记录在空间的应用,和传统纵向记录寻求新突破的踪迹。纵观星上磁记录器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讨论旋转头与固定头之争。最后,展望数据存储技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运用数字电路设计时基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这种时基系统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中给模拟记录设备(光线示波器、磁记录器等)提供时间基准和历程信号。本文介绍的时基系统具有输出路数多、驱动能力强、时间精度及可靠性高、分析判读方便等优点。文中着重阐述设计原理和方法,对关键电路给出设计原理电路图。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是为资源等对地观测卫星专门研制的新型记录器。它记录两路NRZ- L信号 ,记录码速率可达 51.12 5Mb/ s,容量不小于 92 Gbit。该类型记录器技术指标、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已经达到了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就该记录器的译码电路实现原理、实现方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美国EXABYTE公司的8mm机芯研制成功用于遥测系统中的YJ2—168mm旋转头数字磁记录器。重点介绍了对遥测数据进行无损压缩的实验,充分利用记录码速率的无冗余码记录技术,SCSI总线接口控制技术,符合IRIG106-93遥测标准的ADARIO记录格式。  相似文献   

16.
本部分以磁记录器发展方向为主,以各公司产品为主导,介绍了欧洲及美国各有关公司对于在卫星上过若干年究竟是以磁记录器为主,还是以固态存储器为主的发展情况。此外,还介绍了欧洲其它有关技术的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17.
索尼中央研究所为了把垂直磁记录技术推向实用化,研制成灵敏度高、分辨率优良的新型单极滋头(WXP磁头),并且试制了最适用于该磁头的双层记录磁介质。与此同时,利用这种新技术,试制了垂直磁记录用的3.5英寸软磁盘。结果,线记录密度达到65.5千位/英寸、传输速率达到5兆位/秒(与5.25英寸硬磁盘的相同)、存贮容量达到4兆字节/单面。在软磁盘领域中,上述指标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和大容量信息记录磁介质——计算机用5.25英寸硬磁盘相比,它的存贮容量增加了好几倍,而传输速率相同,可以说已具有画时代的高性能。由于这一成果,垂直磁记录对  相似文献   

18.
Ⅰ、引言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一种数字磁记录记录过程理论,该理论能帮助我们较深入理解数字磁记录过程,并能得出一些定性结论,对研制数字磁带记录器有一定的帮助。记录过程是把电脉冲信号由磁头变换成磁带表面的磁化状态的过程。因此,研究记录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的转速控制系统是检前磁记录器主轮伺服系统。该系统与我所以往研制的磁记录器主轮伺服系统有三点主要区别。①采用了低惯直流印刷电机。②采用光栅测速盘。③使用4π型数字式鉴频一鉴相器。本文结合锁相环路伺服系统工作原理,从三面三个特点出发,着重介绍了电机和光栅测速盘的选译,以及4π型数字式鉴频一鉴相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数字磁记录器的差错控制方案以及RS码在旋转头数字磁记录器中的应用。简介RS码译码器的实现原理和方法。本文所介绍的原理与方法对BCH码译码也适用的。文中给出了用EPLD实现的RS码译码器的结构.经实验测试,该译码器的速度可以达到47Mb/s,并成功地用于旋转头数字磁记录器(模样机)中。文章最后提出了RS码编译码器设计中有关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