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力波铆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力波铆接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新型号研制对应力波铆接技术要求的迫切性,指出了我国应力波铆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应力波铆接技术的思想,最后指出了研制新型工程化波铆接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设备制造工程中的环境应力筛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技术的发展,环境应力筛选的两种试验方法。提出了环境应力筛选中有关振动、温度等环境应力条件的选择方法,并用工程实例说明了环境应力筛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双侧滚压工艺是航空结构件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的校正方式,然而由于滚压校正过程中工件原有应力场与滚压应力场的耦合作用等材料内部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机制不明确,限制了滚压校正工艺稳定性的提升。为此建立了无初始应力、仅毛坯应力、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耦合3种初始应力状态下的7050-T7451铝合金T型件双侧滚压有限元模型,获得了工件的滚压变形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3种初始应力状态下滚压导致的工件最大弯曲变形量分别为2.56×10-1、2.76×10-1、2.49×10-1 mm。毛坯应力对滚压变形的影响程度约为7.8%,在此基础上加工应力的影响约为9.8%,且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的作用方向相反。滚压区域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滚压方向和垂直滚压方向,在工件表面均为压应力,在次表面达最大值。初始应力会导致工件沿滚压方向全厚度范围内的应力值增大;而在垂直滚压方向,初始应力主要造成表面应力的改变。对滚压过程中的应变-应力场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毛坯应力与加工应力对滚压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滚压校正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斜支板涡轮后机匣试车后出现的裂纹故障,利用中子衍射技术对后机匣进行了内部残余应力测试分 析。建立了后机匣K4169合金中子应力快速测量方法,实现了应力测量精度≤20 MPa,最短单点测量时间≤5 min,1维空间分辨率≤1 mm。建立了K4169合金部件表层应力梯度的中子测量与解析方法,并限定入射束尺寸。利用近表面处衍射强度与质心的关系对衍射信息进行矫正,实现了具有0.1 mm 1维空间分辨率的应力表征能力。开展了后机匣周向和轴向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后机匣基体存在粗大晶粒组织,后机匣外壳存在平均300 MPa的周向压应力,后机匣斜支板存在400~500 MPa的拉应力。裂纹故障与粗晶/细晶组织之间残余应力分布差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固体推进剂应力和应变与使用寿命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昊  彭松  庞爱民 《推进技术》2006,27(4):372-375
以Eying动力学公式为基础,结合推进剂应力-应变关系公式,将应力应变因素引入动力学公式,推导出了应力和应变与动力学公式的关系,并利用定载荷试验和定应变试验验证了上述关系。研究表明在推进剂的老化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的作用等效于降低了推进剂老化的表观活化能,从而加速推进剂的老化。应力对活化能作用系数γ的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和应变对加速推进剂老化、缩短推进剂寿命的作用是显著的。利用推导出的应力和应变与动力学公式的关系,可以使推进剂寿命预测的结果更接近于发动机中推进剂的实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反映流动曲率影响的非线性湍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雷诺应力模式出发,在雷诺应力模式向代数应力模式简化过程中,保留工率项对雷诺应力输运的影响,得到了曲率修正的代数应力模式和非线性κ-ε模式。并且该模式对一典型曲率流动--U型管道内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率修正的代数应力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凸曲率地雷诺剪切应力的阻滞作用和凹曲率对剪切应力的增强作用,捕捉到了曲率流动的主要特征,是对雷诺应力模式的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简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机场道面加铺沥青砼层中实际应力分布情况,以断裂力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平面奇异等参有限元法,编制了二维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及加铺层应力计算程序,该程度包括了图形的处理功能,可以绘制出整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图,并详细计算了机荷载作用下裂缝尖附近沥青砼加铺层中应力,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环控导管使用时管嘴断裂,通过失效分析,查明了是由于导管的焊接质量差,在焊接残余拉应力、装配应力及使用时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焊趾处形成了疲劳源和疲劳裂纹,产生了疲劳断裂,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苛机场现场实测的温度场、温度应变场资料分析入手,计算了水泥混凝土道面内的温度翘曲应力,并将结果与威斯特卡德、有限元温度翘曲应力结果相对照,提出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温度翘曲应力的计算公式,为水泥混凝土道面温度翘曲应力的计算提供了科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压力容器边缘应力的有限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压力容器的边缘应力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筒体和封头的边缘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边缘应力的分析,简单易行、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封装应力是影响MEMS惯性器件输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封装应力是由于封装过程中封装对象间材料热特性不匹配所引起的。封装应力除了受封装对象本身的材料性能影响外,还与芯片及基底间的过渡层形式有关。不同的过渡层形式不仅会影响封装应力的峰值,还会对应力的分布情况产生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形式的过渡层对三层结构MEMS惯性器件芯片封装应力的影响,首先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简要地分析了不同材料参数对封装应力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常见封装形式以及不同封装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粘接材料、封装形式和封装结构都会引起封装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典型部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介绍了材料残余应力常用的测试分析方法和中子衍射测试分析方 法,并对各方法的分辨率和穿透深度进行了对比,详细阐述了中子衍射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机匣、叶片、涡轮盘等部件的残余应力测 试分析及材料微观变形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与其他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相比,中子衍射测试分析方法具有穿透能力强、分辨率高等 优点,能够准确、无损地测试和分析材料的内部残余应力,可用于测量材料或工程部件的3 维残余应力,为评估航空发动机部件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间层厚度对陶瓷扩散焊接头应力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平面应变、平面应力两种应力状态下含中间层的陶瓷接头界面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接头界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沿板定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中间层材料厚度小时,两种应力状态下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在接头界面上滑板定的分布基本均匀。中间层材料厚度增大,平面应变状态下试件中部的正应力增大并出现峰值;平面应力状态下在试件自由瑞边缘正应力增大并出现峰值。两种应力状态下界面上的剪应力由板中央到板边缘逐渐增大,界面上边缘处最大剪应力的值也随中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保证接头接合良好的前提下,应采用小厚度的中间层。  相似文献   

14.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胶粘剂弹性模量对含间隙的铝合金单搭接接头的影响。通过分析胶层和被粘物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间隙连接对接头端部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间隙附近的应力峰值影响较大;随着胶粘剂弹性模量的增大,间隙附近的应力峰值反而减小;对于高弹性模量胶粘剂接头,间隙对接头的应力峰值无明显影响,在不降低接头名义强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接头的实际强度;而对于低弹性模量胶粘剂接头,间隙使得接头的应力峰值明显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接头的名义强度和实际强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试验数据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舵机舱环境应力筛选和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方法,给出了舵机舱的原理框图和可靠性指标,并对试验方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和失效判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在MD90飞机尾段装配过程中的新工艺——销棒压印工艺和要求,以及在有无衬套挤压情况下的使用寿命,论述了通过冷加工方法,在不改变结构件尺寸和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在高应力区对孔壁进行挤胀销棒应力压印,使孔周围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应力,并在反复拉伸载荷作用下降低孔边应力峰值,从而提高结构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7.
王锋 《飞机工程》2007,(1):54-57
以干涉孔三维裂纹为讨论对象,应用ANSYS大型工程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孔边干涉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将干涉预拉伸应力考虑为内部载荷,分别对不同裂纹长度下的含裂纹体进行干涉计算,在不同的干涉状态下直接求解应力强度因子,以此等效地模拟裂纹扩展过程中干涉预拉伸应力释放时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通过计算分析,给出了考虑干涉预拉伸应力释放情况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长度及模型厚度的改变趋势和规律,并与不考虑干涉预应力释放的情况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体—壳过渡元中产生“虚假应力”现象的根本原因,给出了两种改进方法。方案一是在采用体元应力应变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元内位移、应变及应力的直接修改方法;方案二是将采用壳体应变应力状态的三维体—壳过渡元推广到轴对称,给出了具体公式。通过几个算例将上述两种方法与改进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案均大大改善了轴对称问题体壳过渡元的“虚假应力”现象,相比之下,前者公式简单,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有荷载应力时,温度对刚性(道)路面的影响业已证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疲劳因素,尤其板块的角隅处更为明显。本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用废塑料板模压成形的正交矩阵蜂窝状穹顶单元刚性(道)路面(CRP)的铺筑方法,得出了在标准公路当量荷载(ESAL)下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而对温度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CRP底部的温度拉应力明显低于PCC实体板(solid slab),而在荷载条件下,拉应力值从稍高变为很低。在实体板中,上部温度拉应力超过板的强度,而CRP板中上部的应力却不重要。CRP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减少(与实体板道面厚度相同的)道面中的温度应力疲劳效应,而且有可能胖随着荷载应力在道面中产生相同的或较高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用热线风速仪对翼型边界层及近场尾流中雷诺正应力及切应力等的测量结果,着重讨论了雷诺切应力及湍流动能的分布规律及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各区段的相关规律并不相同,与常规结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