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甘氨酰-L-缬氨酸-铜(Ⅱ)-多吡啶型配合物:[Cu(Gly-L-Val)(Phen)]·3H_2O (1)、[Cu(Gly-L-Val)(Tatp)]·2H_2O (2)、[Cu(Gly-L-Val)(Dppz)]·2H_2O (3) [其中:Gly-L-Val =甘氨酰-L-缬氨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在水溶液中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歧化分解活性,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SOD活性,表观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03×10~7、0.96×10~7 和 0.79×10~7 L·mol~(-1)·s~(-1).  相似文献   

2.
Atlas Copco工具厂生产了一种可进行自动扭矩调整的新型气动螺丝刀。这种型号为LUM/LUF14的气动螺丝刀是为固紧小型螺钉而设计的,它适合于固紧1/4英寸的螺钉,能够提供5~34磅·英寸的精确的固紧扭矩而与连接形式无关。此外,该工具工作噪音小,仅在58~61分贝(A级)之间。  相似文献   

3.
引言 碳纤维的抗拉强度(σ_T)、杨氏谟量(E)和断裂伸长(ε)是度量其力学性能的三项主要指标。目前实验室提供碳纤维的模量已达到理论值的80%左右,工业产品也达到25-40%。然而,实验室提供碳纤维的σ_T仅为理论值的4-25%,工业品为2-13%,差距十分悬殊。应当指出,高模型碳纤维的模量高达8.16×10~6公斤/厘米~2(实验室数据),已超过石墨晶须的模量值(7.15×10民~6公斤/厘米~2),但是,高强型碳纤维的强度虽然可达  相似文献   

4.
高刚度、零膨胀系数碳-环氧管的设计、制造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刚度、零膨胀系数的碳环氧管子的设计、制造和试验。管子的铺层为90_1~o/0_5/90_1~o。所用纤维0°层为M_(40)纤维,90°层为T300纤维。基体为648酚醛环氧树脂-三氟化硼单乙胺。成型采用尼龙带缠绕加压法。管子的最终性能:拉伸模量为2.03×10~6公斤/厘米~2。轴向线膨胀系数为0.07×10~(-6)。  相似文献   

5.
采用竖置全跨试验方案,在CARDC(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4米×3米风洞进行了几个二元翼型模型风洞试验。最初选用的模型是NASA GA(W)-1翼型,并作为校验模型。试验雷诺数高达4.69×100~6,攻角范围为-10~24°,试验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Ti-10V-2Fe-3Al合金在β区850℃~950℃、ε=5×10~(-3)~10s~(-1)条件下的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研究了变形组织。结果表明:在850℃~950℃、ε=10~(-1)~10s~(-1)范围内变形,动态回复是主要软化机制,其σ-ε曲线为动态回复型,变形后的组织为拉长晶粒。对所得的σ-ε曲线进行了数学分析,得出了流变应力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检测介质片在3 mm频段的复介电特性,采用固定腔长法,研制了工作在101.80 GHz的测试介质片复介电常数准光学谐振腔测试系统。结果表明:腔体的品质因数达8×104,高斯波束的束腰半径为2.36 mm。复介电常数的测试范围ε′为2~8;tanδ为3×10-4~5×10-3,最可几误差为│Δε′/ε′│小于等于10%;│Δtanδ│小于等于20%tanδ+1×10-4。此方法能检测大面积介质片复介电常数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准确度也不断提高。相应地对飞机制造所用的标准工艺装备(如量规、标准样件,标准平板)、装配工艺装备(如装配型架、精加工台、对合台、水平测量台)和大的钳工装配平台、检验平台都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一般在5×10~(-3)~10×10~(-3)毫米量级。这些工艺装备的第一基准就是水平基准。这个基准的取得主要方法是借助于精密水准测量来实现的。这种用于飞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研究了热作模具钢5CrMnMo的压缩超塑性。探讨了在5CrMnMo钢压缩超塑变形的稳态区内,温度T、应变速率ε对其超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5CrMnMo钢经790℃三次连续循环淬火,25℃低温回火的超细化处理后,在680~720℃,ε=4.85×10~(-4)~3.3-×10~(-3)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0.
高雷诺数时串列双圆柱脉动压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风洞实验给出了二维串列双圆柱在高雷诺数时(分别为Re=3.25×10~5和Re=6.5×10~5)的脉动压力分布。实验在低湍流度的均匀流中进行,模型表面光滑。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二种分别属于高亚临界和低超临界雷诺数下,串列双圆柱不同间距比时的脉动压力分布差别很大。Re=3.25×10~5时前后圆柱间的相互干扰对圆柱表面脉动压力分布的影响要比Re=6.5×10~5时大得多,而且二者干扰的规律和特性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惯性器件用铍材的微屈服强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试样加载、卸载和用电阻应变计测量残余应变的手段,测定了RJY-40和RY-40铍的微屈服强度σ_(Mys)(10×10~(-6))和σ_(Mys)(5×10~(-6))。分析讨论了微应变测量仪器、试验温度,以及加载串偏心度等因素对微屈服强度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甲基兰褪色指示反应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微量铬催化H2O2氧化亚甲基兰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铬(Ⅵ)的新方法。该法检出极限为7.16×10-6g/L,测定线性范围0~2.5μg/25mLCr(Ⅵ),本法已用于电镀废水中铬(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低温烧蚀材料的高超声速风洞烧蚀实验研究的结果。模型外形是半锥角为9°的球锥体,头部半径为15毫米和25毫米,材料为蜂蜡和樟脑,实验条件是M_∞=6,α=0°、2°、6°和8°,Re_∞为(1.90~4.42)×10~7米~(-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Re_∞的增加,可以获得层流、转捩和湍流烧蚀表面形态和端头烧蚀外形;证实了在实验过程的后期出现平衡外形,在平衡外形中存在角点;融熔型材料和升华型材料的烧蚀表面形态差别较大;有攻角和零攻角的烧蚀外形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飞失仿真中网格尺度与时间步长对于瞬态显式动力学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有 限元法中单元计算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在计算稳定性方面的理论联系。采用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组织了 针对叶片应力分布、转子轴心轨迹和支点外传振动应力3个风扇叶片飞失的典型输出参数的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的影响研究方 案,开展了典型物理过程、模型简化和数值计算无关性研究。针对时间步长为7×10-7、5×10-7、3×10-7和2×10-7s,网格尺度为40 、30、 20和15 mm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物理过程和目标时长,存在着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的门槛值,如:2×10-7 s 时间 步长和30 mm网格尺度,超过该值进一步细化网格和减小时间步长对于精度提升不明显;显式动力学的计算原理决定了目标时间 越长偏差累计越大,所需的网格精度就越高;碰摩过程对于风扇叶片飞失仿真的应力和外传振动偏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该机是我国生物制品行业八五技改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设备容量:φ23mm小瓶17120个 冻干箱内部尺寸:1265×1400×1400 搁板有效使用面积:1200×900 搁板温度:-50(±5)~+60℃ 真空度:2Pa 冻干箱制冷:1h室温→-45±2℃ 冻干箱加热:55min -45℃→+30℃(空载)  相似文献   

16.
光纤陀螺的标度因数与光纤环的长度、直径及光源的平均波长有关。在温度条件下,光纤环的长度、直径及光源的平均波长均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光纤陀螺在高低温下的标度因数不同,影响温度环境下的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的重复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陀螺波长控制的标度因数温度性能提高方法,该方法在光源驱动电路的桥式回路中增加了铂电阻组件,从而可自动调节光纤陀螺光源的管芯温度,进而控制光源平均波长的变化,以抵消光纤环有效面积因温度变化而对标度因数产生的影响,提高温度环境下光纤陀螺的标度因数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将未补偿情况下光纤陀螺全温范围内的标度因数重复性(1σ)由271×10-6~280×10-6减小到了32.5×10-6~43.5×10-6,标度因数重复性误差减小了84%~88%,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子轴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探索性试验 为适应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就要提高发动机主轴的旋转速度,而主轴滚子轴承成为发展的障碍,因此提出了研究DN(D为轴承内径mm,N为转速rpm)值为2.5×10~4的滚子轴承课题。先选用某型发动机涡轮前滚子轴承E1032932NQ进行探索性试验。 首先将DN值提高到2.2×10~6,分解检查,基本完好,无明显异样。然后提高到2.5×10~6,按大纲试验后分解检查,在滚子端面有明显磨痕。这是滚子不稳定性引起偏扭磨损所致。  相似文献   

18.
控制翼缝隙流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Μ_∞=6.5—10,Re_∞=(0.35—3.5)×10~7m~(-1)的来流条件下测量了平板-控制翼上及其展向缝隙内的热流分布,以考察缝隙宽、翼偏转角、缝入口唇缘形状、来流参数对缝内外气动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图片消息     
由于国防预算紧缩和已有同种功能的设备,兰利的这座运行了64年之久的30英尺×60英尺(10米×20米)的全尺寸风洞已于10月底关闭。这座在1945年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风洞,在30年代及二战期间,曾为美国航空航天新产品研制作了大量试验工作。1976年经改建后,主要从事10~20%缩比模型的自由飞气动力试验。其关闭后,大部分自由飞试验工作将转到兰利的14英尺×22英尺(4米×7米)的风洞内进行。目前,NASA还不计划拆除这座关闭的风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FeCrCo(25)Mo 高矫顽力合金中改变合金成份,以硫代锆以及应用半取向结晶技术,对该合金磁性和工艺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法显著地改善了合金的工艺性,并提高了该合金的磁性能。Fe30Cr25Co3Mo0.7Zr 合金磁性(最高值):Br11000高斯、Hc1104奥斯特和(BH)m5.4×10~6高奥。Fe30Cr25Co8Mo0.5S 合金磁性(最高值):Br10800高斯、Hc1130奥斯特和(BH)m5.7×10~6高奥。上述两种合金达到的一般磁性水平:Br≥10500高斯、Hc≥1050奥斯特和(BH)m≥5.0×10~6高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