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最近,一直在研究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美国五家大航宇公司——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洛克韦尔国际公司、洛克达因公司以及联合技术公司普莱特·惠特尼分部——宣布,将组成一个国家承包商集团联合研制NASP。集团将由洛克韦尔国际公司领导。目前已提交了一份临时组织协议,如获批准,将成立一个“国家计划办公室”,负责领导NASP的研制与试飞。  相似文献   

2.
<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8月11日宣布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火箭发动机在5月的试验中成功将实验性X-51A乘波者速度推到超过4.5马赫,这一速度可以使一个超燃冲压发动机发动并产生推力。  相似文献   

3.
比尔·凯恩:是洛克达因公司的前雇员,该公司制造了用于"土星5"号火箭的发动机.凯恩并不是技术人员,他在洛克达因公司担任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美国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普拉特·惠特尼(P&W)等五家公司已成为NASP的主合同企业(机体有8家公司,推进系统有2家公司),共同研究开发实现NASP所需的新型材料。五家公司在1年前与美国防部签订了研制合同,专门研究质量轻、导热性好、强度高、耐热性能强的适合于空天飞机用的材料。在研究过程中,五家公司还组成了国际财团,以便定期地、有组织地将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8月30日美国宇航局又对RS-25发动机进行了500秒的点火热测试,RS-25发动机使用了新的控制器,为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研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RS-25实际上就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它的重新启用对生产商洛克达因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洛克达因的诞生RS-25发动机由洛克达因公司研制,洛克达因公司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美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的研制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托举起了"土星"5号火箭和人类登月梦想的F-1火箭发动机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且有关复活F-1火箭发动机的呼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是始终存在的。F-1火箭发动机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液氧煤油发动机。它的经历,堪称一段传奇。发动机的诞生F-1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海平面推力约为680.39吨。这样大的推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获得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将于1988年夏季发射大小(尺寸)为H-Ⅱ四分之一的固体推进单级式试验用火箭“TR-1”。在发射TR-1之前,该事业团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对TR-1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用)进行了燃烧试验,测量和验证了有关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及设计的精确度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固冲发动机含铝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为了合理组织主、次流的掺混流场,选用不同型式的火箭喷管进行试验。测量了四孔非平行进气的次流静压分布;单独主流的总、静压分布;音速单喷管等六种喷管的主次流掺混流场的速度场。 本文分析了铝颗粒完全燃烧的三条件,并结合火箭喷管型式对冲压室内掺混流场的分析,选用了具有4×φ12—15°斜喷口的多孔分流式亚音速喷管为火箭喷管,进行了燃烧效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冲压室燃烧效率比采用音速(或超音速)单喷管时提高30%左右。 燃烧效率试验用的装药为含铝贫氧推进剂,重量5.5—8.9公斤,工作时间14—23秒。  相似文献   

9.
据新德里报道,印度在高度秘密的情况下,成功地试验了吸气式发动机的样机,并且用的是一种超音速推进方法,是印度科学家所期望论证的绝密技术的一部分,也是研制超音速空天飞机的先驱。 1992年10月14日和19日,印度科学家分别做了两次飞行试验,吸气式发动机装在亚轨道火箭顶级上,并成功运转。该火箭是在印度Sriharikota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发射场发射的。  相似文献   

10.
正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的AR-1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完成关键设计评审,为后续研制工作扫清了道路。AR-1拟用于替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所用的俄制RD-180发动机。该发动机计划2017年试车,2019年投入飞行。本次评审涉及发动机的18个分系统和组件。为结束国防部对俄RD-180发动机的依赖,美国国会已要求空军  相似文献   

11.
固液火箭冲压发动机兼具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优点,为了研究其性能,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计算了设计点性能以及非设计点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固液火箭冲压发动机的比冲高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当液固比为1时,比冲提高1.82倍,液固比越大,比冲越高;随余气系数的增加设计点比冲先增加而后减小;非设计点比冲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小,对应不同的飞行高度,有一个临界点使比冲最大,高度越低临界点马赫数越小;推力系数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马赫数下的比冲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高马赫数下的比冲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小.按等余气系数调节燃油流量会使发动机性能变化较大,要获得稳定的飞行性能应研究其他的加热规律.  相似文献   

12.
美国特里达因·布朗工程公司最近论证了一种从空中发射航天飞机的方案。这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将用现有的推进系统来建造,能把几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面。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了这种航天飞机和波音747运载飞机的缩比模型。航天飞机将被驮在波音747飞机的背部,飞到预定高度时,4台RL-10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制造)点火,其推力达到200kN(45000  相似文献   

13.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1987年4月开设的普埃布洛新工厂(科罗拉多州),初次公开展出9月2日组装完毕的第一枚德尔它火箭。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从美国空军、美航宇局、民间企业,接揽总计28枚的德尔它及德尔它-Ⅱ的订购合同。为了生产这些火箭,新增设了普埃布洛工厂。增加的现有总装工厂(62000平方英尺),到1988年3月将建设成118000平方  相似文献   

14.
正据印度有关航天人士称,印度新研制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有望在年底发射重约3.2吨的"静地星"19通信卫星。这将是印度发射的最重的一颗静地轨道卫星。印空间研究组织不久将对其未来可用于航天发射的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进行试验。超燃冲压发动机将能减少运载器的氧化剂携带量,有助于降  相似文献   

15.
西德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和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公司(MBB),正在研究取名为“桑格尔”21世纪的航空航天飞机,建议将它纳入欧空局(ESA)的共同计划。“桑格尔”由大小两架三角翼机构成。大型第一级用涡轮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加速到马赫6的速度后,在30公里高度使第二级起飞。第二级重量为50吨,采用液氢/液氧火箭升  相似文献   

16.
法国欧洲推进公司同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罗克达因公司达成了关于在液体推进方面长期合作的协议,并于6月5日签订了有关合同。合同将使合作的双方在液体推进器、尤其在未来火箭的低温级和发射卫星的过渡级等方面都能得到好处。今后将宣布此合同,但不含技术转让。欧洲推进公司同美国罗克达因公司的合作主要是在大型液体推进器方  相似文献   

17.
3月14日,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商用大力神3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国际通信卫星6号F 3送入轨道后,第二级火箭和卫星没有分离,两者一起进入近地点169公里,远地点349公里,倾角28.6度,周期89.5分钟的轨道上。而后地面人员用指令使卫星上的近地点发动机和卫星分离。这样,使近地点发动机和第二级火箭一起与卫星分离。接着,地面人员启动卫星上的推力器,使轨道高度提高到近地点259.3公里,远地点407.4公里,周期91分钟的轨道上。在这条轨道上,卫星至少可运行一年而不会再入大气层。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工程人员启动了卫星上所有必要的系统,检查和测试了各系统,他们认为各系统工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日美合作开发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计划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 ,于 2 0 0 3年开发出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 MB- XX。MB- XX将以液氢和液氧为燃料 ,采用日本 H- 2 A型火箭第 2级的发动机技术。为使箭载卫星顺利进入运行轨道 ,日美公司将在 MB- XX的研制过程中应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重新点火等新技术。新一代发动机的推进能力将比 H- 2 A型发动机高出50 %~ 80 %。目前 ,日美公司已经试制出MB- XX的重要部件——燃烧器。研制新型火箭发动机是为了向美国、欧洲、日本等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大型火箭提供强大的推进器。波…  相似文献   

19.
对全部国产的 H-Ⅱ火箭来说,整流罩的试验成功与第一级发动机、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继头一次的实机实验后,整流罩又重复进行了四次分离试验,到1989年就可结束此研究计划。担任该项工作的川崎重工正在建设专用装配车间。以前 H—Ⅰ火箭用的整流罩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D)公司制造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为使 H-Ⅱ火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宇局(NASA)通过选择国际空间站的四项研制合同,准备在“天空实验室”坠毁20年之后重返空间。赢得合同的公司有: 1.波音宇航公司;2.麦·道公司与RCA/通用电气公司;3.通用电气/RCA与TRW公司;4.洛克达因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却遭受了重大打击,它受挫于波音公司,甚至连分承包合同也未拿到,可见打击之深。洛克韦尔公司也败于麦·道公司。空间站第一阶段(基本结构)的合同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