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集华夏名山之长,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山之秀丽、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所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深深感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相似文献   

2.
柏舟  玫影 《西南航空》2012,(3):44-49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到看山,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高山,从来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攀登的脚步仰望的目光。这次,我们寻一个特别的时刻,在清晨,或黄昏,仰望映照在太阳光芒中的群山之巅,看贡嘎山的"日照金山",看峨眉山的"金顶祥光",又将获得非同一般的震撼吧。  相似文献   

3.
丹丹  燕子 《今日民航》2011,(1):63-65,62
茶,暗香悠远,沁人心脾。禅,空灵玄妙,意境深远。听安敏说茶讲禅,总觉恬淡安然。采访约在百年香普洱会馆,店内氛围古朴淡雅,安敏说现在社会进步很快、发展很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她想倡导心灵茶汤的理念,希望能对现代人有一些生活方式的启示。在安敏看来,喝茶不仅仅是在喝茶,是对人生状态的修正、完善,是从很多不同方面对人心灵的一种启发、启示。所以,安敏提出新普洱主义生活禅的概念,意喻"自在、喜悦、慈悲"的完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P"现象从句法上看,是"导向"篇章功能下系连和定位分工的结果。"P"范畴的多义性仍然可以从功能主义篇章语言学的视角下获得解释:陆标不是语篇参与者,而是语篇支撑点,具有不同于A、S、O角色的信息、语义和编码特征。陆标隐现受语篇—语用动因制约,陆标的隐现与否是由说话人决定的,言者的主观性决定了介词宾语是否值得注意,从而决定了词汇化与否。  相似文献   

5.
黄河母亲     
周涛 《今日民航》2013,(8):115-115
1989年冬末,我到了兰州时,兰州早已经不是"高粱县"了,而是一座"化学城"。替代了古城堞上的烽火狼烟,是半部兰州城上空喷吐翻滚不息的黄色烟云,它汹涌澎湃,它浊浪奔泻。拥挤宣泄成一条天空中的黄河,与地上的从万山丛中缓缓行来的黄河交相辉映。地上的黄河已经老了,天上的"黄河"却正年轻,它盛气凌人,飞扬跋扈,欲与风沙试比黄!须晴日,看黄袍素裹,分外妖娆!不幸的是,李十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主义大胆惊人的奇想,竟成了现实主义的预言。真的黄河,正乖乖地、无声地从黄河大  相似文献   

6.
薛海鹏 《今日民航》2012,(3):103-105,102
"早春"的题眼,诗人最擅之,杜牧有:"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白居易也有:"晴黛榆荚黑,春染柳梢黄。"韩愈的早春诗更是家喻户晓:"春节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们虽知诗画相通,但能真正画出"早春"意趣的却并不容易。郭熙的《早春图》可谓中国画之经典,之后鲜有更胜者。  相似文献   

7.
《西南航空》2013,(9):94-97
与康彦龙结识,是因为著名歌唱家、四川音乐学院的姜代康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这位在音乐圈里以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较真、不来虚套而深得敬重的教授,对康彦龙这个学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许之词:"他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就是典型的中国梦。"康彦龙是名80后的青年,但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80后都是蜜糖水浇灌长大的。  相似文献   

8.
它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山。它所在的北纬30度上,不仅有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南美玛雅文化。还有神秘的三星堆、神龙架、百慕大。它是女娲补天的残缺之美,它有大禹治水的无名之碑。于自然。它是风景绝佳处:于文化,它是人类心灵故园。它是一种叫“茶”的神奇植物的故乡。两千多年了。茶已经遍布世界,而最早人工种植的那七株茶树,却依然在它的莲花五峰间不生不灭,静看时世沧桑变迁!吴理真的辛苦,它见证;皇茶历史的荣光。它淡然。它也是一个佛教的圣山。深山古寺。茶含禅机。禅入茶道。千年以降,禅惠大师的”禅茶一味”,都溶解在罡风劲健的”龙行十八式”里了;永兴寺的施食仪规,也已经传遍世界的佛寺禅院。曾经,它是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一代代的背夫,衣衫褴褛。他们硬是用脚板走出了一条几千公里的路,用小小的茶叶连接了汉藏的千年友谊。曾经,它是800名知青的梦想之地,如今,青春的激情和梦想虽已远去,那段记忆却化作了这漫山遍野的青葱茶园。千秋蒙顶,往事倏然。  相似文献   

9.
赵文 《西南航空》2012,(2):88-91
古琴与书画,是洪涛工作生活之余重要的闲事,洪涛的琴音,雅洁清丽不落尘俗,音淡而意外有意,听之使人万虑顿消而通灵幽思。但其花鸟画不同,不论一花一叶、一虫一鸟,都在实有中现空灵,自然生命被赋予了人格精神,又不时展现出满目空色花正敷的意境。正是"小窗一枝看,红云蔓蔓香;幽丛禅风静,新荷弄晚秋;  相似文献   

10.
赛里木湖     
周涛 《今日民航》2013,(10):121-121
<正>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有一种女性的味道。这除了因为它美,还因为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更因为它使天空也变了,变得涂上了一层  相似文献   

11.
巨树     
周涛 《今日民航》2012,(11):119-119
我对于巨树是有一种敬畏的。现在我的案头,正摆着一个看起来非常古怪的东西:它是褐色的,或者说是蘑菇色的。外型也像蘑菇,大约有一顶帽子那么大;但它显然不是蘑菇,它有木头的质感,却比木头要轻。看到它的人都会问:那是个什么怪东西?我回答:高级东西。他们马上会说:值钱吗?哎,你可以弃之如废物,也可以尊之如神物,看你怎么看了。  相似文献   

12.
文雅 《今日民航》2011,(8):66-67
古人云:"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喝茶的人都知道,水与茶的关系总是相得益彰。水是生命之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先哲老子认为善利万物的水具有高尚的德行,这是对水的最高礼赞。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航》2010,(7):84-84
林夕《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假如《原来你非不快乐》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快乐,《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说到的幸福,不是角度,也不是"非""不"之负负得正,而是开宗明义的告诉你:幸福的代价。这本小书,不是为要造就一个已经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自己,而是告诉你,这个愿景,你我他也可以边走边唱。唱着唱着,直至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大家一直以为幸福是虚,代价是实时,唯有还在唱下去的你才知道:原来幸福可以是实,代价才是虚的。于是,在虚虚实实中,你不再介意唱的,是幸福的歌,还是最幸福的歌了。  相似文献   

14.
张琳  李卫  洪开第 《西南航空》2013,(12):32-33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所做的预言。这位能掐会算的军师此话的依据已无从知晓。但贵州多山、江南多水的说法,却自古以来为世人公论。其实,贵州既多山.亦多水。这实在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葱茏的山林、幽碧的瀑布深潭、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溶洞、遍布山乡的傩戏、原生态的民族风情、纯朴古镇村寨……太多的风情值得细细寻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柳宗元诗文中的"破额山",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认为柳州市旅游应该充分挖掘破额山奇特的旅游资源,在柳州市整体旅游规划中思考柳州市破额山景区的设计与开发之问题。首先指出柳州市破额山景区具备的"塔、洲、山"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潜质和特点,并提出"柳宗元文化之旅"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在于将柳州相对零散却极具纪念意义的柳宗元文化旅游的景点进行集中、连线的开发。由此,"塔、洲、山"三个元素分别对应诗歌的背景、主旨和画面,完整地将诗歌意境实体化,再造出三个人文景观:江口柳子园、龙河洲子厚馆、炮垒坪宗元亭。基于此,破额山景区依托自然景观,深挖人文体验,积极打造柳州市柳宗元文化特色旅游"山水文化,共生发展"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董森 《今日民航》2013,(1):70-71
正在当今的高端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高端水"。过度包装、夸大宣传,似乎成为了这个市场的主旋律。这也正是为何这些"高端水"迟迟无法走进广大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高端水"市场中仍然没有出现能够跳脱出这个怪圈的企业。在当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为何"高端水"  相似文献   

17.
修“禅”去     
不知何时,"禅"闯入了俗人的世界,与"禅"有关的那些原本有些神秘的方方面面都突然成为了一种时尚。于是,我也想去寻觅一下,体验一下那种似乎是密不可宣的"禅意"。  相似文献   

18.
雷虎 《西南航空》2011,(5):102-105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一一我们每个人讲或听这故事时都嬉皮笑脸。从前有座山,山下有座城,城里住着一群人,人人心里原本都有座山,地震了,山崩了,城毁了,城建了,山下有城,城里有人,人人心里不再有座山一一这是电影《观音山》要表达的主旨。导演李玉在拍这电影、观众在看这电影时,心情都沉重而压抑。电影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范冰冰、陈柏霖为代表的年轻人遭遇的成长烦恼;暗线是张艾嘉为代表的中年人遭遇的中年危机。在两代人的碰撞过程中,彼此发现烦恼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危机也只不过是"天凉好个秋"。  相似文献   

19.
柏荣 《今日民航》2012,(3):42-45
扬州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扬派"的发源地,其独特的山籽雕工艺独步天下,使"扬派"玉雕成为中国玉雕史上的传奇。然而,自喜好玉器的乾隆帝仙逝后,玉器逐渐失宠。工艺复杂的山籽雕工艺也慢慢失传。在这工艺失传200年后,扬州玉雕宗师顾永俊以一己之力,让这巧夺天工的工艺重见天日。如今,山籽雕已成为玉雕中最流行的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航》2011,(8):68-68
之前就听朋友说固生堂以"防病健体,行上工之道"为主旨,营造"国人国养,调理固生,360°中医养生"的圆融之意。但是,初到时,仍然隐隐担心,坐落在热闹的东二环的这一中医馆,路上来来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