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一架F-16XL研究机已经被改装成一架超音速层流控制概念研究机。该机的左机翼被装上了一个带有很大的吸气表面翼套。这项试验将对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即下一代超音速民用飞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装上新翼套的F-16XL已完成了首次飞行。为其制订的一系列试验计划将要验证仅仅使用目前的吸气技术是否能在超音速飞行下维持机翼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为层流区,从理论上讲,通过对机翼前段翼型外形的正确设计,组  相似文献   

2.
1926年由NASA的前身NACA通过风洞烟雾试验研究了不平机翼表面设计对紊流的影响。 40年代NASA在一架洛克希德的P-38试验机上安装了层流机翼试验段。 70年代,在一架通用动力公司的F-111飞机机翼上安装了一种被动式翼套,在较大区域实现了亚音速层流控制。该机曾是运输机技术试验台。  相似文献   

3.
图片消息     
图示的这架F/A-18大迎角验证机正准备在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第三阶段的大迎角试验研究.为了提高其在大迎角飞行时的滚转效率,改善大迎角偏航操纵性能,在该机机头处安装了铰接的主动式头部导流片(左图).通常情况下,该导流片呈折叠状,平贴在机头处(右图).该导流片可以单独操纵.这架F/A-18将在两种条件下进行试验,即在同时用机头边条和推力矢量情况下和仅用机头边条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架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改型的装有新的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DFCS)的F-16XL战斗机,在NASA的德莱顿研究中心成功地完成了飞行试验.这种新的DFCS系统还将装在第40批次的F-16上,用以代替该机上原有的符号式飞行控制系  相似文献   

5.
为支持美国凯利空间技术公司和空军提出的一项可重复使用的空间发射器研究计划,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项飞机拖曳飞行试验:用一架C-141A飞机拖曳一架QF-  相似文献   

6.
针对层流机翼飞行试验需求,开展飞行条件下的层流翼套迎角精确控制试飞技术研究。首先,通过影响迎角的飞行参数变量分析,实施滚转角控制和飞行重量控制措施,以试飞方法、评判准则和机载监控设备构建了一套层流飞行试验迎角精确控制试飞应用技术;然后,在飞行高度6 km和7 km,飞行马赫数0.45~0.65,翼套测试迎角2.0°~4.2°等多个飞行状态下开展飞行试验,对层流翼套迎角精确控制进行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用可靠,可为后续层流机翼或翼套气动力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图-144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超音速运输机。为了缩短研制周期,抢先投入航线使用,图-144原型机采用了与英法合作的"协和"号超音速运输机非常相近的气动布局。图-144采用了狭长三角形机翼和无尾的型式,4台发动机和翼下进气道,机翼大部分无扭转。据称,研制过程中,曾用一架米格-21改装狭长三角翼无尾试验机,进行了几十次飞行试验。图-144的生产型于1973年5月在巴黎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与原型  相似文献   

8.
自参加ATF计划竞争之后,这两架YF-23原型一直存放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根据诺斯罗谱公司与NASA签订的一份礼物性的协议,它们已归NASA所有,并交到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实验室。NASA准备用其中一架进行载荷分布技术的研究。研究工作于今年底在德莱顿的热结构实验室进行,为期3年,旨在改进用应变片测量载荷分布方法的精度NASA之所以选中YF-23是因其采用大量复合材料,并代表最新的结构技术。NASA还打算从空军接受一  相似文献   

9.
美德联合研制的一架X-31研究机1995年1月19 日在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试飞时坠毁,试飞员跳伞生还。X-31总共制造了两架,这次坠毁的是1号机。NASA组织的事故调查委员会在事故调查报告中指出,酿成事故的原因是空速探头部分结冰,使测量空速比飞机下降时的  相似文献   

10.
从80年代开始,美国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一直在致力于开发一种应急飞行控制系统。当飞机气动控制舵面损坏或卡死,或液压作动系统发生故障时,驾驶员还可调节油门实现飞行轨迹控制,使飞机安全返回机场。为了验证仅用油门进行应急飞行控制的普遍适用性,NASA对轻小型飞机、喷气式运输机以及高性能战斗机分别进行空中试  相似文献   

11.
钟园  陈勇  陈真利  谭兆光  吴大卫  司江涛 《航空学报》2019,40(9):623050-623050
翼身融合布局是未来民机最有可能实现的非常规布局形式,其气动布局方案的验证通常采用缩比模型飞行试验的方式进行。以某翼身融合布局低速验证机为研究对象,以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其在飞行试验中存在的纵向和横向不稳定现象,提出了改善的方案——增加前缘缝翼。对此验证机进行前缘缝翼的气动布局设计、典型翼型的二维前缘缝翼设计和机翼三维前缘缝翼的气动设计,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前缘缝翼可以明显地增大验证机的失速迎角,改善其纵向力矩特性和横向特性。  相似文献   

12.
层流机翼设计技术是民用飞机减阻设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采用CST参数化方法及现代优化算法开展了面向工程应用的层流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基于某层流技术验证机需求设计了一款层流翼型,采用数值计算和高速风洞试验对其层流特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层流翼型优化设计及反设计,优化翼型表面的层流区域显著扩大,升阻比有所提升;为验证机设计的层流翼段在设计点具有超过50%的层流区域,较传统翼段减阻量超过10%。研究结果对军民用高亚声速运输类飞机的层流减阻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与现存的一些小型商务喷气飞机相比,HondaJet是一种具有超大座舱、高燃油效率和高巡航速度的先进的和重量轻的商务喷气飞机。为了达到高性能的目标,通过大量的分析和风洞试验后开发了翼上发动机构型、自由层流机翼和自由层流机头。机翼是金属的,具有整体机加表面,这样可以实现自由层流所要求的光滑上表面。机身全部由组合件构成,加强板和夹层板被整体热压成型以减少重量和成本。原型机已经被设计制造。并且已经完成了主要的地面试验,如结构验证试验、控制系统验证试验、系统功能试验和地面振动试验。飞机在2003年12月3日首飞,飞行试验现在进行当中。接下来叙述在研发过程中进行的气动的、空气弹性变形的、结构的和系统的设计和试验。  相似文献   

14.
据悉,美国NASA的X-43A高超声速验证机计划在今年2月进行第二次马赫数7的飞行试验,本次试验成功后,还将进行马赫数为10的飞行试验。X-43A是NASA用来验证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可行性的一种小比例高超声速研究飞行器,X-43A验证计划是NASA制定的“超高声速X”计划的一部分。目前,NASA已经将这一计划纳入下一代发射技术计划中。X-43A高超声速验证机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世界航空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X系列研究机计划,从探索新飞行方式的X-15高超声速研究机、探索新一代军用机的YF-12、XB-70、NF-104,到月球着陆研究器、“罗伽洛机翼”等,绝大部分都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完成的,至今这种探索性试飞还在继续,它依然是世界航空界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姜有旭  李杰  杨钊 《航空学报》2022,(11):369-382
高亚声速条件下机翼层流特性对雷诺数非常敏感,风洞试验雷诺数与飞行雷诺数有较大差异,需要对验证机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合理修正。针对验证机对雷诺数效应敏感的特点,首先总结并对比了基于经验公式和基于数值模拟的风洞试验气动力系数雷诺数效应修正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给出了风洞试验中伪雷诺数效应和模型差异等的影响,为验证机试验数据修正提供了思路。然后结合变雷诺数数值模拟对验证机气动特性进行雷诺数效应影响规律研究。最后使用基于变雷诺数数值模拟的试验数据修正方法将验证机高低速风洞试验结果由低雷诺数向高雷诺数修正。结果表明:变雷诺数数值模拟风洞试验数据修正方法对层流机翼验证机高低速风洞试验数据修正效果良好,为验证机精细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失速期间翼面上的流动原理,一个8%的F/A-18E模型在NASA兰利中心16英尺跨音速风洞中进行了跨音速风洞试验。使用的技术方法集中在力、力矩、压力以及压力敏感测量相关的静态(或时间平均)和不稳定风洞数据与不稳定风洞失速事件上。文章集中在F/A-18E飞机的试制批构型在M数0.90时获得的数据上。通过天平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压力测量以及通过对大量仪表信号的均方根(rms)计算,获得了机翼在失速过程中发生在机翼上的动态不稳定性。其次是概括了整个有关影响机翼失速过程的压力透视。通过分离迅速前移触发的不稳定事件观察8%F/A-18E模型感受的机翼急剧失速,在一个非常小的攻角增量范围内就能迅速地使分离从后缘前移到前缘襟翼铰链线。发生分离的攻角因试验而不同,攻角增量大于1。。使用压力敏感涂料观察了同时发生在两个翼段或不对称翼段上的机翼急剧失速。在深入了解发生在机翼上表面的流动结构和这些结构可能的不对称时,压力敏感涂料数据和机翼根部弯矩数据是必不可少的。8项静态数据试验进行的重复性分析为机翼急剧失速不稳定气动特性提供了一种快速、价廉的检验。重复性分析结果与用不稳定测量技术捕获的数据非常符合,该方法必将用于确定用专用仪表测量的、更复杂的不稳定数据的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18.
超音速层流控制(SLFC)技术在NASA所从事的高速飞机研究计划中是一项关键技术。NASA对这项技术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并还在计划进行一项新的试验研究。 NASA的高速飞机研究计划旨在为工业界制造下一代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研究和发展一些切实可用的技术。超音速层流控制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倘若能掌握这项技术,就能解决高速飞机研究计划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从而使美国的一种300座超音速民用飞机方案能成为颇具市场活力的方案。 NASA早期进行的高速飞机研  相似文献   

19.
最近麦道公司出厂了一架X-36超音速隐身灵敏战斗机的28%缩比的无人驾驶试验机。该机的布局特点是有一对大的前翼,无垂尾,机翼共有10个前后缘操纵面,同时装有一个用于偏航控制的推力矢量装置。飞机在纵横向都有中等的静不稳定度。试验机的起飞总重约580千克。麦道公司和NASA将用这架试验机先进行6个月飞行试验。同时该机还在进行风洞试验。  相似文献   

20.
简讯     
这架X—45A在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了持续约30分钟 的首飞,飞行高度达到 2286米, 速度达到361千米/小时。第二架X—45A加入飞行试验计划后,将加快试验进度;该机将先进行飞行适航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