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1):I0002-I0002
3月7日至15日,美国联邦航空周(FAA)和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在乌鲁木齐共同进行了ARJ21-700飞机自然结冰验证试飞影子审查,这是ARJ21-700飞机获得TIA进入验证试飞后的第一个FAA参与的局方验证试飞项目。对于ARJ21项目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研制团队的辛勤工作,审查结果获得了FAA和CAAC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民用飞机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道信标(LOC)接收功能试飞中机载LOC接收功能定量评估存在困难的问题,通过对LOC基本工作原理和机场LOC地面台信号的分析,并结合机场LOC地面台的飞行校验方法和校验结果,将试飞使用跑道LOC地面台本身存在的误差以及飞行校验的设备误差纳入考量,结合民用飞机机载LOC系统试飞科目的试飞方法和试飞内容,以相应系统规范的精度要求为依据,分为“飞机沿航向道飞行”和“飞机与航向道成夹角飞行”两种情况,制定出了一套现实可行的机载LOC接收功能定量评估方法。此外,用实际的试飞数据验证了该套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可作为目前国内仅作定性评估的有力补充和支撑,并且可为类似的系统提供定量功能评估思路、方法及验证路径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研究现状的分析,引出了对机载AIS系统的测试评估需求。在对机载AIS系统进行简要阐明的基础上,对系统评估的评估流程、准则、评估项目分类、试飞方法、保障条件等做总体设计。结合工程试飞试验数据,对机载AIS系统的覆盖范围、接收距离-更新周期等项目进行分析评估,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1):I0001-I0001
2012年2月13日至14日,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民用航空局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签发了型号检查核准书(TIA),标志着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适航审定工作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机载空面武器系统的技术特点,从机载武器定型试飞考核及作战需求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武器系统飞行试验技术,结合长期的试飞实践经验,提出了机载空面非制导武器系统和机载空面精确制导武器系统试飞的总体思路、评估方法、测控技术等,并对靶场建设、机载武器系统试飞组织实施与协调提出了见解,可供开展机载武器系统试飞技术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民用飞机型号合格适航取证过程中,型号检查核准书(Type Inspection Authorization,简称TIA)的颁发是审定试飞的前提,TIA颁发后需进行正式地面检查,正式地面检查是局方制造代表或局方委任制造检查代表(简称DMIR)以型号检查报告(Type Inspection Report,简称TIR)的地面检查部分作为指导、相关规章作为基本依据、并遵循TIA的相关说明来进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是审定飞行试验之前对完整的原型机的最后检查。首先介绍了TIA和TIR的定义,其次研究了TIA-18A和TIR第I部分——飞机地面检查要求,给出了TIA地面检查的流程;并以某型民用客机为例,对地面检查工作的安排、迎检材料的准备、自查工作的分工、迎检时的注意事项和检查后的总结整改做了梳理。为申请型号合格证的民机主制造商(简称主制造商)迎接制造代表或DMIR进行正式地面检查提供了迎检建议,为主制造商高效组织迎检提供了思路,为后续民用运输类飞机型号检查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航向航迹”原理的侧滑角校准试飞技术以及三种不同的侧滑角测量方法(前支杆法,机身风标法和静压差值法)进行研究,总结民用飞机侧滑角校准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侧滑角是许多试飞科目(横航向静稳定性、偏航机动试飞等)开展的重要输入条件,局方要求必须进行侧滑角校准,且在飞机设计阶段就要完成。因此,作者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组织了侧滑角校准涉及到前支杆加装需求的论证工作,运用项目管理的科学办法对侧滑角校准他机验证试飞技术攻关项目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论述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基本原理和不同传感器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试飞思路、试飞设计原则以及最终试飞结果的评价方法,并在实际的飞行试验中得到了应用。试飞结果表明:利用试飞方法能够充分验证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功能、性能,而且对于同类航空电子系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飞行验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局方试飞是民航管理部门组织的考核性试飞。目的是考核飞机是否满足适航标准,检查验证试飞的结论是否正确。结合小鹰-500飞机的试飞实践,介绍了局方试飞的工作内容、特点和试飞程序。通过试飞,得到了小鹰-500飞机性能良好、操纵和失速特性满足CCAR-23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审定飞行试验是局方根据TIA所确定的飞行试验科目进行的试飞,民用飞机为获得型号合格证应进行审定飞行试验。回顾了Y12F飞机的整个审定飞行试验历程,提出了审定试飞发现问题的分类方法,给出了问题类别的确认技术,分析了问题对适航规章条款符合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需重新进行符合性验证的相关条款。通过补充验证飞行试验表明了飞机工程更改后对适航规章条款的符合性,通过补充审定飞行试验对申请人所提交的符合性验证资料进行了核查,确认了Y12F飞机对适航规章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为获得型号合格证,应按照有关噪声适航规章条款进行噪声适航合格审定,噪声测试飞行试验是表明符合性的最佳途径。以CAAC和FAA发布的相关噪声适航文件为基础,研究了Y12F飞机噪声测试并行飞行试验所涉及的测试设备、试验场地、气象条件、飞行试验程序、数据测量和处理等方面的适航审定技术。所构建的噪声测试飞行试验适航审定方法,有效地指导完成了Y12F飞机噪声测试的适航验证工作,并完成CAAC和FAA同步审查,为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和FAA型号合格证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可为螺旋桨小飞机和螺旋桨通勤类飞机等新机型的噪声适航合格审定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也可为意愿获取FAA型号合格证的申请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运输部对1986年4月9日颁发的第25-7号 咨询通报《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指南》(简称AC25-7)性能部分的修订情况,主要介绍了部分新增条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性能试飞在执行新条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CCAR25.1447(c)(2)(i)条款明确了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要求,满足该要求对于民用飞机氧气系统适航取证至关重要。对民用飞机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要求进行了研究,从条款解读、机组氧气面罩设计和布置要求、适航验证要求和适航验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条款中的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要求本质上是为了保证飞行机组在各种可预期的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缺氧保护,同时不影响对飞机的操作。对于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适航验证要求,试验方法既要能包容多变的人为因素,又能综合体现佩戴试验结果。目前FAA有一份咨询通告指导了该条款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和详细方法,在研究FAA相关咨询通告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了开展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方法,为国内民用飞机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民用飞机复合材料主结构适航取证方法。该取证方法是基于试样和组合件试验支持的分析方法,符合FAA和EASA发布的指导条例。根据FAA新近发布的资讯通报AC20—107B,给出了复合材料主结构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符合性方法需遵循的原则。最后给出了全尺寸复合材料部件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流程。研究的复合材料主结构取证方法符合适航当局颁布的适航规章和咨询通报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型的民用飞机要投入航线使用,必须经过适航合格取证试飞,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适航证,具备三证才允许走向市场。民用飞机适航取证试飞项目有许多,其中负加速度试飞是民用飞机燃油系统适航取证试验的重要验证项目。民用飞机负加速度试飞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对机组操纵技术要求高、风险难度大的特点。结合某型民机燃油系统合格审定试飞,研究了民用飞机负加速度的试飞技术,提出了用抛物线试飞方法来完成负加速度试飞任务。主要介绍了负加速度试飞中可能出现问题、试飞前应准备的工作、试飞方法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确定Y7-200A飞机失速速度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确定Y7-200A飞机失速速度的新方法。在对该机对发空中慢车功率状态推力为负进行了验证的基础上,对所有构形的失速速度飞均以双发空中慢车状态来完成。最后,给出了失速速度试飞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试飞中是切实可行的,可用于同类型飞机的试飞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CCA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要求,结合FAA咨询通告AC25-7C《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指南》,叙述了驾驶员诱发振荡(PIO)的分类,以及运输类飞机PIO的合格审定试飞要求,分析了PIO试飞方法、试验点的选取原则、试飞评定准则、注意事项和风险规避措施等,可为民用飞机的PIO试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5A飞机驾驶员座椅在FAA适航取证中的强度验证计算方法。先对农5A飞机驾驶员座椅验证试验假件作用在安全带和肩带上载荷进行了分析,然后施加到座椅强度有限元计算模型上进行计算。座椅经参考强度计算结果设计改进后,顺利完成了强度验证试验,满足了FAA适航要求。本文为小型飞机座椅适航取证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用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性能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静  孟建文  吴密翠 《飞行力学》2001,19(2):62-64,68
结合Y7-200A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试飞情况,对一般科目试飞、模拟冰型试飞及自然结冰试飞方法进行了研究及探讨。主要侧重于试飞方法的改进及对相关条款的理解,同时对试飞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情况进行了介绍。所得结论为今后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提供了借鉴,可供类似型号合格审定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