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北京目击不明飞行物1997年10月4日晚,UFO出现10月4日19时21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文协会会长蒋唯沧同学在校内突然观察到一个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在头顶的天空中顺时针旋转着高速向西方飞行。此物体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周围发出雾状光晕,...  相似文献   

2.
1992年7月下旬,在江苏徐州市的贾汪区连续数次发现不明飞行物UFO。我作为该市UFO研究会成员收到了目击者的几份报告,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1992年7月23日晚20时14分,我刚出家门,发现在北部天空有一发光体,静止地悬在空中。当时天气晴朗、轻风、无云,天空中的各星体的不太明显。此不明发光体被其周围的雾状物包围着,发出乳白色光晕。此发光不明飞行物位于北斗七星β2、α1的延长线上,约26°左右,仰角为45°,视直径为满月的2/3,视亮度同上、下弦月相比,稍暗一些,约为-4等,发光体如同云雾中…  相似文献   

3.
@桂昌跃@高正春“UFO”即不明飞行物,正因为它的“不明”而导致了人们千奇百怪的解释和假说。由于它出现和消失的神秘性,给人一种不可思议之感,从一定角度上讲,已被神化了。当前,一种具有主导地位的解释是:它是外星人向地球发射的“探测器”或“宇宙飞船”。然而,外...  相似文献   

4.
USO驰骋海天的怪物傅民杰编美国太平洋舰队官兵,曾不止一次地在太平洋某些水域上空目击到一个会“分身法”的圆柱形UFO。令人惊异的是,从这些分裂后的圆柱形UFO中还飞出更小的UFO,它们能钻进大海,然后还能从海里再飞出来返回原来的圆柱形UFO中,转瞬间...  相似文献   

5.
调查情况1999年12月2日下午16时~17时和12月9日下午16时30分~17时10分 ,在上海西部天空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 ,目击者成千上万。随着各种媒体的报道 ,已引起多年来少见的U FO热。对我们UFO研究爱好者来说 ,更有极大的兴趣。我们认真观看了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的录像和各报报道 ,收听了上海广播电台的广播 ,展开了对目击者的调查和采访活动。现根据1999年12月2日下午16时~17时的60例不明飞行物目击者调查 ,初步归纳如下 :●调查对象共调查60位目击者。其中 ,科技工作者22人 ,机关干部16…  相似文献   

6.
1975年8月,吕应钟翻译出版《不明飞行物》(希代出版社)一书,并策划主编“宇宙文明系列丛书”22本,正式拉开台湾UFO研究序幕。1976年10月,傅鹤龄翻译出版《星球碰撞》一书(时报出版公司),加入台湾UFO宇宙研究行列。1977年11月,吕应钟创办《宇宙科学》月刊,为台湾杂志史上第一本探讨UFO及宇宙奥秘的刊物,并将“UFO”3个英文字母意译成中文“幽浮”,现已成为台湾惯用的名词。1977年12月,中国电视公司(台湾)“蓬莱仙岛”节目邀吕应钟上电视谈飞碟,为台湾电视史上第一次UFO报道。19…  相似文献   

7.
陈跃 《飞碟探索》2000,(3):24-24
寻找和证实UFO究竟是什么 ,无疑是研究中最有吸引力的事情 ,长期以来 ,科学家和研究者提出了种种假说 ,这里不妨试用大气透镜的原理来解释UFO现象(本文所说的UFO现象指纯粹意义上的不明飞行物 ,是排除飞机尾气、流星、球状闪电、探测气球等物 ,指无声息快速飞行的不明飞行物)。大气能够透光和折射光线 ,这是一个公理。假定在离地表42 33千米处有一大气团 ,其中间稍厚 ,这不就是一块大气透镜了吗?根据光学原理 ,当光线经过大气透镜时 ,光线由于大气透镜作用要会聚于一点 ,这个点在光学上称为焦点 ,焦点横向移动经过的面积为…  相似文献   

8.
宋铠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央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华飞碟学研究会顾问,宋先生对不明飞行物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刊出本文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 U F O 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北京UFO研究会是首都科技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愿结合而组成的学术团体,是经过北京市社会团体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登记的法人社团。本会接受北京市科委科协的领导,接受社会团体行政主管机关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北京UFO研究会的宗旨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开展对国内外不明飞行物的研究和探索;团结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北京UFO研究会筹建于1984年,1994年成为团体法人。本会严格按照科协的要求和社团管理的规范,进行组织…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UFO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6月,宗旨是在全省范围内收集UFO资料,开展UFO方面的学术活动,并内部编写UFO交流信息,以配合天文、气象和科研部门,揭示UFO之谜。广东省UFO研究会目前有会员五百余名,现任会长温孔华,秘书长张宏,顾问黄炳彪。本会曾于1987年成功举办过“全国UFO学术研讨会”;又于1988年筹办了全国第一个大型UFO展览会———“飞碟在中国”。目前本会正在申请法人资格,1999年内不招收新会员,同时也不举办大型学术活动。通讯地址:广州市1432信箱,邮编:510160,电…  相似文献   

11.
UFO信箱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介绍UFO,我刊多年来一直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刊物的结构进行着及时的调整,从1996年第6期开始,增设了“目击报告集萃”即现在的“目击传真”一栏,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比较重要的UFO目击事件进行报道,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但由于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来稿不尽确切,甚至也有虚假的报道出现。贺伟林先生的认真态度很值得赞许,现将其来信刊登如下。北京贺伟林:贵刊刊出的对北京西郊上空不明飞行物的报道(1998年第6期,总第108期第45页,《北京目击不明飞行物》),其中所载一处目击地点…  相似文献   

12.
UFO劫持:心理的体验○王宝琼魏颖超编神秘的精神恍惚和遭遇外星人劫持的说法可能有着同一心理根源,那是一个恶梦和幻觉的故事。这就是主张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这一切的支持者们所断言的。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3700万美国人曾看见过不明飞行物或遇见过外星人。如果...  相似文献   

13.
UFO信箱     
北京黄章庆 :自从20世纪40年代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开始报道飞碟现象以来 ,人类始终认为飞碟是来自别的星球的智慧生物访问地球的飞行器。国内外众多的飞碟 (UFO)研究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并且收集了一些十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但仅限于对UFO目击报告的分析 ,飞碟理论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或许是因为各种原因未公开)。也许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无法“捉住”飞碟以及外星人 ,让人类加以研究 ,因此人类至今还无法与外星人直接交流 ,并且我们也无法猜测这其中的原因。尽管存在不明飞行物 ,但也许根本没有外星人 ,…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9日16时50分左右 ,我从家骑自行车回学校 ,突然发现在我的左上方有一条光带样的东西 ,尾部分成夹角很小的两岔并带有淡淡的橘色光 ,看上去像一条正在横飞的流星。其后有一架民航机刚刚起飞不久。我根据周围的房子判断那东西向西南方向慢慢飞去 ,直到了前方的楼后面才离开我的视野。因为一周前同一时间有不明飞行物的报告 ,且新闻也报道过类似的现象 ,所以我认为那是UFO ,但我还不能确定。第二天来上学的一些同学说当天新闻里又有UFO的报道 ,我才知道我看到的真是不明飞行物 !横飞的“流星”@呼晓波…  相似文献   

15.
神秘的监视     
20世纪60年代末期 ,冷战正酣。前苏军某导弹基地雷达突告失灵 ,不明飞行物停留在基地周围久久不去。前苏联指责美国的间谋行径 ,而美国则矢口否认 ,真相究竟如何呢?不明飞行物(UFO)倘若仅仅是对飞机和机场感兴趣 ,尚可理解为外星人对飞行器的关心和好奇。但是UFO对那些重要的军事基地以及导弹、火箭、飞船的“关怀备至” ,就可能是别有用心了。1959年5月 ,前苏联乌拉尔导弹基地总参谋部的所有雷达突然失灵。一些飞行物在高空忽而闪电般地移动 ,忽而久驻不动 ,引起了前苏军的严重不安。1981年6月前苏联的西伯利亚也曾…  相似文献   

16.
UFO与地震预报●谢湘雄半个世纪以来,神奇的UFO———飞碟事件在全球各地,层出不穷,目击者成千上万。事实证明UFO现象确有其事,勿容置疑。一味否定而“不屑一顾”者貌似“正统”,实非科学态度。当今的关键问题是调查研究,探索其来源或成因机制,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7.
UFO与神话传说吴再丰1997年日本能登半岛的羽咋市召开了“宇宙与UFO”国际研讨会。或许有人对世界UFO会议何以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举行感到困惑,事实上,这是他们不了解羽咋的特殊地位,原来这里频繁出现UFO,特别是千里浜尤其是UFO目击案例的集中地...  相似文献   

18.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笔者在对UFO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每年的9月30日~10月5日期间,都是中国境内目击UFO活动的高发时期。七八十年代笔者收集到最早的发生在中国国庆节期间的UFO案例是1978年10月1日晚,一位叫张嘉鼎的干部在北京市郊的昌平县白浮泉,目击到一个发桔红色光的像脸盆一样的扁圆形东西。它毫无声息地悬在空中旋转着,直到23时左右,突然消失。第2个案例是1980年9月29日下午18时30分,李正洋在北京市西单十字路口附近发现在电报大楼上空,有一个橙红色、桔…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一辆无始无终的列车张士芹肯定论者认为,不明飞行物频临地球,并有多例第四类接触,从而认定UFO是外星人的乘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据现代太空学对生命的探索,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不仅遥远的空间距离是长途航行的一大障碍,而且难以想象的漫长时间也是一个棘...  相似文献   

20.
关于UFO的目击或与外星人的遭遇 ,可按不同等级分类 ,其最著名的术语是“第三类近距离遭遇”。这个意味着不单是目击UFO而且遭遇其乘务员的术语 ,最早是阿伦·哈伊奈克教授在他的著作《第三类近距离遭遇》一书中使用。其后 ,1977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也使用了同名 ,这使对UFO不感兴趣的人也对这个术语有所了解。接着 ,到了1990年 ,由于与UFO遭遇事件激增 ,产生了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提倡者是与哈伊奈克教授认识的美国西北大学的雅克·帕莱博士。这种分类方法 ,首次把一切的异常状态分为U FO接近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