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ISSN 1006-2793CN 61-1176/V CODEN GHJIFL《固体火箭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固体火箭推进与动力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文章,涉及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动力工程、燃料化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内容。本刊设立发动机,推进剂,结构、材料与工艺,火箭研究及应用栏  相似文献   

2.
固态锂电池有望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且能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作为具有应用前景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纳米粉体存在合成温度高、粉体团聚、粉体颗粒尺寸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辅助的低温液相法合成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技术策略。该策略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特性,吸附石榴石金属阳离子,避免多分散聚集体的形成;然后再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物理分隔,在低温合成条件下,实现分散性较好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纳米粉体的制备。实验中,以氧化石墨烯作为模板材料,结合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石榴石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氧化石墨烯含量、煅烧气氛等对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为1%时,可以在较低温度(650℃)下获得单一石榴石立方相的固体电解质材料Li_(6.5)Mg_(0.05)La_3Zr_(1.6)Ta_(0.4)O_(12)。继而对比研究了添加1%氧化石墨烯与未添加氧化石墨烯对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纳米粉体形貌及尺寸的影响,揭示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在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纳米粉体制备中的积极作用。固体电解质烧结片的室温离子电导率约为2.5×10~(-4)S·cm~(-1),为其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0,(4):62-62
据新华网2010年6月5日报道,投资5亿元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5日在哈尔滨揭牌。双方将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发展热点,重点开展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碳—碳(C/C)复合材料是用碳或石墨作基体,用碳纤维或石墨纤维增强的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它们除了具有多晶石墨的许多优点以外,还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尺寸稳定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38年来,C/C复合材料已有较大发展,它们已在航天、航空、工业、科学研究、核反应堆和生物医药等高温技术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火箭推进     
《火箭推进》2023,(6):F0003-F0003
《火箭推进》创刊于1975年,双月刊,公开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主办,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火箭推进》作为国内外唯一以“液体动力”为主题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推广空天动力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面向国内外征集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组合动力、核推进、电推进、新概念发动机等领域及相关材料、制造、测量、控制、仿真、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学术或技术论文。  相似文献   

6.
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碳是发展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但纳米碳分散难、与铝润湿差及不良的界面结合等限制了增强效果。针对此问题,介绍了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熔融铸造和粉末冶金制备方法的改进及新发展的制备技术,从表面化学改性、涂层及纳米粒子修饰方面总结了纳米碳表面处理与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基于纳米碳/铝的界面结合机制,综述了表面改性前后反应和扩散型界面的形成过程及它们与机械锚结型界面对载荷传递的影响、改善途径;分析了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研究中涉及的主要增强机制、影响因素和增强效果,并展望了提升该复合材料结构与功能性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ISSN 1006-2793CN 61-1176/V CODEN GHJIFL《固体火箭技术》于197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示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为办刊宗旨。本刊主要刊登火箭、导弹、运载器、航天器及其固体动力装置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在航天运输领域的应用,运载火箭对航天动力系统的需求不断提升。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均发展并应用了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并呈现出大推力、低成本、高可靠的技术特征。在总结国外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顶层规划、总体设计、工艺实现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的总体需求,为我国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后续,发动机研制应在运载火箭总体与动力联合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性能提升和关键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9.
正ISSN 1006-2793CN61-1176/V CODEN GHJIFL《固体火箭技术》期刊(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和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七所承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固体火箭技术》作为国内外唯一以"固体火箭"为主题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固体火箭推进与动力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文章,涉及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武器工业与军事  相似文献   

10.
正ISSN 1006-2793CN61-1176/V CODEN GHJIFL《固体火箭技术》期刊(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和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七所承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固体火箭技术》作为国内外唯一以"固体火箭"为主题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固体火箭推进与动力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文章,涉及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武器工业与军事  相似文献   

11.
含能材料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文俊 《固体火箭技术》2003,26(3):42-45,48
对高能氧化剂、合能粘合剂、高能燃料等合能材料技术的进展分别作了扼要地阐述,介绍了含能材料技术领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多氮化合物(N5^ )、纳米材料(Alex)和低温固体推进剂(CSP);对新型合能材料的应用及性能进行了综合比较与讨论。展望了含能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织女星(Vega)运载火箭是迄今为止欧洲现役最大的固体动力运载火箭.在其三级固体发动机研发过程中贯穿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并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提升火箭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火箭的研制成本.基于验证成熟的固体发动机技术,欧空局启动研发织女星C(Vega C)、织女星E(Vega E)、织女星C轻型(Vega ...  相似文献   

13.
以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和树脂浸渍裂解法制备了密度约1.35 g/cm3的热解碳C/C、热解碳+树脂碳C/C两种坯体,再经反应熔渗获得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碳基体组分C/C材料的熔渗特性及其微结构、拉伸性能及氧乙炔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热解碳的“薄壳”型孔隙结构,树脂碳的“狭缝”型孔结构增大了液Si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熔渗动力,获得致密度和SiC含量高的C/C-SiC复合材料,提升抗烧蚀性能,在氧乙炔火焰下经400~600 s烧蚀的线烧蚀率降低24%,但树脂碳对液Si的诱导渗透增加了骨架承载体的损伤,使树脂碳+热解碳基C/C-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104±3)MPa低于热解碳基C/C-SiC的(118±3)MPa。  相似文献   

14.
<正>ISSN1006-2793CN61-1176/VCODEN GHJIFL《固体火箭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固体火箭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论文、实验简报、综述等内容,栏目分火箭研究及应用,发动机、推进剂、结构、材料与工艺,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固体火箭技术》期刊(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和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七所承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固体火箭技术》作为国内外唯一以"固体火箭"为主题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固体火箭推进与动力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文章,涉及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武器工业与军事  相似文献   

16.
含能材料具有高能高热、瞬时释放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炸药、推进剂、烟火等领域,但其安全性和燃烧特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两个关键因素.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硝基化石墨烯和氟化石墨烯等)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热、导电等性能,在改善含能材料的安全和燃烧性能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首先介绍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提高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9月 7日~ 10日 ,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此届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 (台北 )、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联合主办。同时 ,得到何鸿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的支持。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 80余人。此届会议共收集论文 10 8篇 ,主要涉及航天器、运载、结构材料与微重力科学、航天技术应用、航空技术、航空动力学及推进系统等领域。涉及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有姿态动力学研究与发展、激光固体推力器研究 ,固体火箭发动机批生产研究、预固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全面展示固体动力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把握专业技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作为我国该领域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本刊编辑部特发起"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新进展及未来新设想"、"固体推进剂及装药工艺新技术"和"航天特种及新概念推进动力系统"三个主题的专刊(正刊)征稿活动,欢迎广大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一、"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新进展及未来新设想"专刊征文范围(1)固体推进技术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途径;(2)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工程的重大进展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添加纳米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与星载有源设备相变控温时的控温性能,采用了数值仿真的方式,使用ANASYS软件比较分析了硬脂醇改性石墨烯/正十八烷石蜡复合相变材料与纯正十八烷石蜡相变材料的相变控温性能。结果表明,在短时间控温时复合相变材料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在有源组件非工作时间散热时,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工作时间吸收的热量全部散去,恢复初始状态速度比纯正十八烷石蜡快14.1%,因此添加硬脂醇改性石墨烯纳米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可以作为提升相变控温装置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同时针对与其他主要导热能力提升手段相结合后的控温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可以起到提高控温装置性能的作用,可以与其他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组合动力空天往返飞行器是下一代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应用前景广阔,作为组合动力运载器直接实现形式和性能载体的气动布局,以及与其相关的空气动力技术,是研发组合动力运载器必须首先认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已有组合动力空天往返飞行器的气动布局特征,以及组合动力运载器发展涉及的复杂流动机理、宽速域气动布局设计等气动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