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A350XWB看大型客机的选材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客公司认为,A350XWB的选材少了一些教条主义,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在结构材料中,复合材料的结构重量高达53%、包括铝锂合金在内的铝合金占19%、钛合金占14%、钢占6%,其他8%.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机翼蒙皮、桁条及翼肋,在机身上主要用作蒙皮、机身骨架、隔框及大梁,平尾及垂尾也由复合材料制成.A350XWB的地板梁.翼肋及起落架舱门用铝及铝锂合金制造,钛则主要用作发动机吊挂、连接件以及起落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概述了目前国外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的发展现状,通过介绍航天航空领域中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热塑性树脂基体性能特点、工艺方法及其开发应用,以及新型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用于纤维缠绕工艺的研究,对热塑性树脂用作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基体材料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发展应用及其表面改性方法、界面性能的表征,并用实验数据探讨增强材料、树脂系统及复合材料界面对壳体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应当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作用才能达到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性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渐进损伤有限元的复材厚板连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合材料厚板连接件,建立三维累积损伤有限元模型预测复合材料厚板连接件的挤压性能。对复合材料层板中的纤维失效、基体失效和分层等损伤类型进行分析模拟,预测厚板连接件的破坏模式及损伤扩展过程,并分析尺寸参数与复材厚层合板连接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壳体,当壳体很薄时,可按一层计算,壳体较厚时,要分层计算。每层的应力定为三维应力状态,在材料主轴1、2、3中,第k层的应变为  相似文献   

6.
文摘T800HB碳纤维性脆,制备的复合材料壳体易在封头部位低压破坏。为克服传统补强方式给筒段纵向带来的冗余质量,采用等强度补强理念,以Φ150 mm壳体为研究对象,借鉴复合材料壳体应力平衡系数,通过应变分析与试验验证,定量化得出等强度增强所需材料的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定量化等强度补强技术可行、可靠,制备的T800HB碳纤维壳体的爆破压力均达到设计值,筒段纵向材料强度不再富余,特别对提高大长径比壳体的PV/W值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连接件钉孔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件,采用接触问题的全量初应力-线性规划解法,分析研究孔边应力分布规律,比较连接件受载形式、边距、配合间隙、材料等因素对应力集中的影响,为连接件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六十年代以来与硼纤维复合材料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具价格比硼纤维复合材料低廉,因而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硼纤维复合材料,尤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更为迅速,现已用作导弹及宇宙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和卫星、导弹及飞机的结构材料。本文着重对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  相似文献   

9.
28MPa导管连接件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飞机使用的液压系统,其工作压力尚未超过21MPa。为满足今后新机研制的需要,开展了对工作压力为28MPa的液压管路连接件标准的研究。工作压力的提高必将涉及导管及其连接件的材料强度和连接件的结构密封问题。对此,文章结合导管及其连接件的选材问题、导管连接件的结构形式对预装的影响以及对密封的难点等问题,提出了在目前情况下,建立28MPa导管连接件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缠绕法成型复合材料壳体件的技术,对其原材料选择、缠绕线型的确定、缠绕模设计、制造壳体件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做了说明;因采用的树脂基体制造壳体件时易暴聚,对其改性形成新树脂基体.讨论了新树脂基体配方筛选、黏度特征、凝胶时间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浇注体的性能等.最终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湿法缠绕的新树脂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种民机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醛树脂是一种自身具有较好阻燃性能的树脂 ,但是它的固化产物性脆 ,固化工艺性较差 ,因而其用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 ,并制成玻璃纤维 /酚醛复合材料。重点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烟密度、氧指数和燃烧后所析放的气体等进行了实验 ,并采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动力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力学性能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改性酚醛树脂体系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非常好的阻燃性能 ,而且还有良好的力学特性 ,可用作民机内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2.
前言 碳-碳复合材料主要用作防热烧蚀材料。七十年代美国已经成功地把碳-碳复合材料用作洲际导弹“民兵-Ⅲ”弹头MK12A的鼻锥材料。航天飞机等新的应用,要求碳-碳复合材料不仅作为防热烧蚀材料而且在超低温下工作,因此研究碳-碳复合材料超低温下一些性能是有现实意义的。 碳-碳复合材料的常温或高温性能,国内外都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复合材料壳体封头区域的应力集中,提高壳体整体性能,对复合材料壳体薄弱区进行补强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补强是关键问题.本文以碳纤维Ф150 mm复合材料壳体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为依据,分别采用碳布补强和纤维缠绕补强对壳体前后封头及赤道附近位置进行补强.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缠绕补强效果明显好于碳布补强,壳体特性系数由40.3 km提高到48.5 km,应力平衡系数提高到0.95,纤维发挥强度由3 378.1 MPa提高到4 058.4 MPa.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及承载形式,复合材料螺栓的连接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组件的承载可靠性.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及渐进损伤特点,建立了包含复合材料螺栓及复合材料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编制U-Mat程序,利用ABAQUS商用软件对复合材科螺栓连接的失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连接件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对连接件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卜昭献 《推进技术》1983,4(1):45-54
本文针对纤维缠绕玻璃钢材料和成型工艺特点,从材料基本性能数据出发,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玻璃钢壳体设计的工程计算方法,比较简明的计算代替复合材料壳体复杂的理论计算;同时,结合产品使用中的有关试验结果,分析了所设计的玻璃钢壳体发动机的强度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树脂基隔热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了以纤维增强耐高温树脂基体作为发动机壳体用隔热-结构一体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在热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考核了高强玻璃纤维/HT-1、高强玻璃纤维/HT-2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工艺性。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隔热-结构层的方法是可行的,能满足室温至500℃范围的短时隔热性能,并与碳纤维本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各种结构因素对带螺套的螺纹连接件拉伸疲劳影响的研究结果。 所试验的连接件由螺桩和壳体衬套(螺母)构成,其典型试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小巧玲珑能承受较大载荷的特殊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游动和自锁的能力,特别适合复合材料层压板的边缘单面连接,也适合连接空间紧张无法铆装的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19.
大型固体火箭纤维缠绕发动机壳体前、后封头开孔处的接头为法兰结构,要求接头材料既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同时重量还要轻。过去,一般采用铝合金作接头材料,但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曾因后接头材料而发生过壳体的低应力破坏。随着型号研制任务的需要,接头开孔加大,从而使得接头材料承载更加苛刻。此外,发动机纤维缠绕壳体需经6.4 MPa的水压内压检验程序,接头材料又直接与水接触;在壳体生产过程中接头件还需与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在一起加热固化,与橡胶绝热层胶接,所以在发动机长期贮存过程中接头材料必定会受到某些特殊化学气氛的影响。可以说,接头件材料的环境条件是苛刻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应力和环境条件是具备的。因此,减小和消除壳体生产工艺过程中接头材料可能诱发的SCC裂纹,根除发动机产品的隐患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C/SiC-金属连接是C/SiC复合材料喷管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对CVD铌和钎焊两种C/SiC复合材料喷管连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试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后续发展的重点.此外,还探讨了工业CT在复合材料喷管焊接连接件的检测情况,说明微焦点工业CT对C/SiC喷管-金属连接件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以为产品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