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试图表明,如将与宇宙常数有关的真空能考虑在内,就可利用牛顿力学的数学框架,将引力相互作用分为三个类型和两种表现如下:物质对物质——吸引,物质对真空——排斥,真空对真空——排斥。据此,得出了鉴别天体系统是处于膨胀状态还是处于收缩状态的一个判据。然后讨论了引力相互作用的三个类型和两种表现在总星系泡沫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认为真空能量(暗能量)扮演了起泡剂的角色。最后导出了空洞膨胀动力学方程,并对一空洞的膨胀加速度和速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2.
以中间相沥青添加55%(质量分数,下同)的Si粉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了含Si的炭泡沫模板。在高温反应烧结炉中,氩气气氛下1500℃保温1~6h,结合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碳化硅多孔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并对熔融Si与C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与炭泡沫模板的微观结构一致,烧结温度150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多孔陶瓷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在保温4h的条件下制备的碳化硅多孔陶瓷主要由β-SiC相组成,最大弯曲强度为26.2MPa,对应的孔隙率为45%。内部熔融的Si与外部熔融的Si同时与C反应生成SiC,最后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SiC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热失重性能。动态黏弹性分析表明,聚酰亚胺泡沫单体刚性越强,自制纯聚酰亚胺泡沫的Tg越高,所研究的几种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的Tg相差达55℃;与TEEK系列相比,自制泡沫的Tg稍高;加入玻璃微珠和碳纳米管(CNT)对泡沫的Tg影响不大,加入30%(质量分数)玻璃微珠Tg只提高6℃,加入5%(质量分数)CNTTg只提高5℃。热失重分析表明,聚酰亚胺泡沫单体刚性越强,其起始分解温度越高,热失重5%时的起始分解温度达550℃;加入玻璃微珠和碳纳米管能明显提高聚酰亚胺泡沫的起始热失重温度,热失重5%时,加入30%(质量分数)玻璃微珠可使起始热失重温度提高到593℃,加入5%(质量分数)CNT可使起始热失重温度提高到589℃。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讨论了采用固体法和液体法制备有机硅泡沫材料时原材料的筛选、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制备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有机硅泡沫材料的性能及用途进行了评述,指出具有突出耐高低温性、减震阻尼性、憎水性和生理惰性等特性的有机硅泡沫材料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拉胀泡沫材料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拉胀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描述,重点探讨了基于不同变形机制的理论模型在预测拉胀泡沫材料的弹性性能方面的优劣以及拉胀泡沫材料的优越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性能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前驱体微球法制备闭孔聚酰亚胺泡沫,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闭孔聚酰亚胺泡沫具有共振吸声特点;对闭孔聚酰亚胺泡沫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推导,研究了泡沫厚度对泡沫吸声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酰亚胺泡沫的吸声理论;采用闭孔泡沫与开孔泡沫组合后,泡沫整体吸声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泡沫夹芯型吸波隐身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吸波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泡沫型吸波材料的优势及新型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的优异性能,展望了以PMI泡沫为芯材制备泡沫隐身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吐温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两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及SDBS用量对闭孔三聚氰胺泡沫的影响。用三聚氰胺、甲醛合成三聚氰胺树脂,并制备泡沫样品进行测试。树脂表面张力测试结果显示相同用量下,相比于吐温80,SDBS使树脂表面张力更小,且随着SDBS用量增加,树脂张力呈现先减小后不变的趋势。SEM、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3%时,相比于吐温80,SDBS制得泡沫孔径小且均匀。随着SDBS用量增加,泡沫孔径减小,均匀度先提高后降低,泡壁膜撕裂严重。受泡沫结构影响,SDBS用量为3%时,泡沫的压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PMI泡沫夹芯结构在A380后压力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蜂窝芯相比,在热压罐固化过程中,PMI泡沫各向同性的孔隙结构还能满足侧压下的尺寸稳定性的要求而无需用泡沫胶填充.另外,泡沫还能将热压罐的压力均匀地传递给泡沫下方面板的铺层,使其压实,没有压痕等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0.
以泡沫镍板为基材,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制备出网状镍铬电热合金,并通过快速寿命实验对其在真空中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能获得成分均匀,具有高表观电阻率的网状Nicr20(质量分数)电热合金;在真空压强优于5×10-2Pa,功率20W下,网状Nicr20电热合金经过25000次通断电寿命实验后其室温...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基刹车材料结合性工艺的研究,制定了多阶段升温、保温,多阶段加压,提高单位烧结压力,并严格控制升温速率的烧结工艺,成功的解决了该产品结合性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墙体的保温与隔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夏热冬冷旧居民楼墙体外保温改造实例的分析与计算,说明保温材料的选择,自然通风方案的确定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遗址是一类与城镇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源,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直接影响着大遗址保护的策略.当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再仅仅关注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更是肯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格塑造,这有利于大遗址资源在城市改造进程中免遭破坏,进而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力.当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政府为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找到的一种回馈社会的最佳方式,也是化解遗址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郑州商城遗址已对此进行了多年有益的尝试,以此为例,对如何在新城镇化背景下做好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微重力场中导热-对流-辐射系统的地面模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补偿热流技术,实现了微重力条件下导热-对流-辐射稳态系统的地面相似模拟,通过调整壁面热流密度分布,保持了原型与尺寸适当缩小后的模型的Nu数、材料和温度不变,从而实现模型与原型流动和换热相似。并用数值方法对均匀进风条件下的流动和换热的相似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轴承钢球的表面剥落及裂纹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故障钢球剥落表面进行宏、微观检查,明确了钢球表面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通过裂纹断口分析、能谱分析及金相检查等手段,确定了钢球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淬火裂纹,同时钢球组织中存在带状碳化物,对淬火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淬火裂纹在钢球工作过程中并未扩展,但引起钢球表面发生接触疲劳剥落。建议在钢球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保证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柴油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高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空中和高原环境的特点,研究了柴油发动机散热器传热性能的高度特性;进一步建立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流动和传热模型,研究了热管理系统的高度特性;给出了基于最小功耗原则的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匹配方法.在固定系统热负荷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在空中环境下,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先上升后下降,热管理系统中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先下降后上升,热管理系统所需的最小功耗先减小后增加;在高原环境下,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随高度增加大幅下降,热管理系统中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大幅上升,发动机出现过热问题,为了给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散热能力,热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最小功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热流计在测量热量时需要测量供热管道的流量以及进出口温度,然后再对其进行积分计算.其技术非常复杂,而且精度低,仪器成本高,难以普及.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量测量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测量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证实该型热流计测量结果与系统流体的流量无关,这也是本测量方法不同于其它常规热流计的优点之一,摆脱了流量对能量测量的影响,同时也简化了计算过程,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绝热层胶料及共浇注体的性能测试和对燃烧室绝热层的各种试验,探讨了配心压注整体成型工艺条件,分析了该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绝热层表面质量的方法,考核了绝热层的设计和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燃烧室绝热层性能良好、外观光亮、质量稳定、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对试样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研究渗硅温度、保温时间、真空度和裂解周期对C/C-SiC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渗硅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致密度呈先加速升高后快速下降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材料的致密度先快速升高,保持一段时间稳定后再缓慢降低;随着烧结真空度的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加速升高;随着裂解周期的增加,材料的致密度不断增大,但增速逐步降低。经过11周期的“浸渍-固化-裂解”过程后,所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获得最大密度2.09 g/cm3、最小孔隙率7.6%,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为优异:弯曲强度468 MPa、拉伸强度242 MPa、断裂韧度19.6 MPa?m1/2、维氏硬度17.2 GPa。  相似文献   

20.
气流通过Helmholzt振荡腔产生脉动气流.实验固定振荡腔进出口直径和振荡腔直径, 在改变振荡腔腔长的情况下, 在圆管进口Re为22000到82000范围内对等热流加热条件下的圆管换热实验进行了研究.实验将脉动气流所产生的圆管换热效果与定常气流产生的换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流流经Helmholzt振荡腔后对圆管换热有强化作用, 其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沿圆管轴向前10倍直径的长度上, 强化比约为1.1-1.9.随着距离增大换热强化比迅速减小.振荡腔腔长对换热效果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