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种新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迎清  徐德民  樊思齐 《航空动力学报》1999,14(2):199-201,222-223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这种方法只利用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与传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收敛特性好,对对象的参数变化及未建模动态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仿真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传统推理方法在态势表示和态势推理方面的不足,本文针对态势推理问题,以本体建模储存态势推理所需要的规则知识,使得战场逻辑规则清晰化,易于扩展.结合态势本体逻辑,对基于关系数据库存储的战场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完成态势信息从关系数据库到本体的转化,从而将态势推理问题转化为基于本体建模的战场态势推理.该方法充分考虑到了...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流程设计中的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Petri网对电子政务流程建模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出较为精确而实用的电子政务流程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严谨,易于分析的特点。经过实例分析,对流程的建立和分析验证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用三元组表达分析过程的方法,证明了用该方法建立的电子政务流程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赖辉  陈晓峰  赵博伟 《航空工程进展》2022,13(3):144-149,156
民用飞机结构设计过程中,结构建模占用了设计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快速完成结构建模是提升结构设计效率的关键之一,基于CATIA 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一种民用飞机结构快速建模方法。在分析总结常用民用飞机结构数模的基础上,将常用零件模型分解为典型加工特征的组合;针对每个特征,创建为CATIA知识模板,并集成为结构特征模板库;同时,采用CAA 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可视化操作界面用于特征模板库调用;通过模拟减材加工过程逐个调用加工特征模板,完成结构模型创建;以下陷特征为例,对比分析传统布尔操作建模方法与本文建模方法的建模效率与质量。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结构建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神经网络与非线性建模问题。基于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研究, 提出了用神经网络建模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 从而为发动机参数研究找到了新的建模途径。建模结果表明, 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研究是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巡航状态下气动参数不确定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非线性动态逆控制与PID控制的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模型进行精确反馈线性化,得到了飞行器纵向姿态仿射非线性方程;接着,为速率变化快慢不同的迎角和俯仰角速率分别设计了动态逆控制律以抵消对象的非线性特性;然后,在动态逆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工程上易于实现的PID控制补偿由于未精确建模带来的系统逆误差,实现了迎角对指令信号的有效跟踪;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逆-PID姿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7.
坐标系转换矩阵及其微分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坐标单位矢量导数为非零条件下,通过建立飞行器的转换矩阵及其微分方程,将飞行器的动力学、运动学方程表达得更清晰、简洁。所得结论易于理解动静两种坐标系在时域内的联系,其数学表达式方便用MAT—LAB语言实现,有利于飞行器的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8.
提出虚拟作战系统演化模型的内涵、研究目的与目标;研究了虚拟作战系统仿真原理与建模过程以及演化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主体的虚拟作战系统演化建模方法;设计了虚拟作战系统演化模型体系结构,总结了虚拟作战系统模型的组合层次,并给出了模型间的信息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模糊优化决策作为一种较新的方案选优方法,其多目标模糊决策所得的相对优属度有更大的离散性,易于决策方案选优,通过模糊优化决策建模分析,对现代防空作战打击目标决策进行比较排序,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得出最优决策方案,可为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建模感知监测精度缺失,依靠理论参数建模精度低等问题,本文以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精度光栅尺实时测量机器人关节转角的数字孪生监测系统,避免了齿轮间隙、编码器丢码等关节转角误差对数字孪生建模准确度的影响;根据MD–H运动学建模方法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模型,采用L–M算法对工业机器人建模参数进行辨识修正,减少了机器人数字孪生模型中几何误差的影响;开发了数字孪生交互系统平台,用以监测、控制物理空间的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的作业运动。利用辨识后的机器人关节参数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使得工业机器人铣削系统运动点位的建模精度从±1.6905 mm提高到了±0.3304 mm,提高了4.12倍,表明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建模参数辨识方法对建模精度补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的防护是航天器结构设计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超高速撞击过程的极强非线性对传统数值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作为新兴的无网格法的一种,物质点法易于处理超大变形、断裂破碎和高速碰撞中的大量接触过程,非常适合求解超高速碰撞问题。对物质点法的算法理论进行了多项改进,自主研发了三维物质点法软件系统MPM3D,从多个角度模拟分析了空间碎片的超高速碰撞问题。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能够正确再现开坑、层裂、碎片云等超高速碰撞典型现象,易于通过材料内禀结构建模研究泡沫、蜂窝等材料的撞击吸能和防护能力,显示出物质点法及其软件系统可以作为超高速碰撞的有力数值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2.
加速度计组合件高精度两级鲁棒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瑶  钟宜生 《航空学报》2009,30(6):1103-1108
 将存在多个工作环境的加速度计组合件两级温度控制系统的受控对象描述为存在有界干扰和非线性不确定性(包括系统的建模误差和两个控制通道间的相互耦合)的两输入两输出非线性时变不确定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补偿的鲁棒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由标称控制器和鲁棒补偿器组成。此控制器为线性定常的,易于物理实现。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控制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在多个工作环境下实现加速度计组合件内部和外部的高精度鲁棒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实时建模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本文从发动机控制的角度, 对国内外近十几年来发动机实时建模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综述, 评述了几类实时建模的方法, 特别是自适应技术在机载实时模型建模过程中的应用, 并指出将来实时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自适应模型和智能化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民机正向设计中存在的建模对象复杂耦合程度高、建模理论支撑不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缺乏模型描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视角的民机正向设计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民机正向设计流程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论,明确民机正向设计自顶向下的映射和关联关系;然后,引入多视角对民机设计流程进行多方位解耦与描述,分析各视角下的建模元素及其逻辑关系,将设计领域知识流与各视角下建模流程相结合,通过建模语言SysML对多个视角下的民机正向设计模型进行抽象建模描述;最后,通过舱压控制系统建模实例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有效契合民用飞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模的“数学模型 图像模型”的模型结构,该模型从真实实验抽象出实验场景、仪器对象以及元器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它们进行数学建模与图像建模,完成对真实实验的虚拟;总结了虚拟仿真实验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仿真建模方法和技术,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静态和动态三维图像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与图像模型的协调工作等;最后给出了面向对象的可重用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涡轮冷却叶片弯扭冷却通道转接段的特点,提出了关联的转接段建模方法,通过曲线网格法生成工具片体裁剪叶身内型实体得到转接段,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转接段建模,满足转接段与弯扭隔肋G1光滑转接的要求。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取了关键参数;利用UG(Unigraphics NX)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转接段的参数化建模模块,实现了适应弯扭隔肋的转接段建模。  相似文献   

17.
网格划分是进行有限元分析建模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了ANSYS建模中网格划分的主要步骤、方法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针对机翼翼盒的特殊结构,为实现装配要求,提出芯板和蒙皮相黏结的建模方法;分析了机翼受力的主要特点,对翼盒模型受力进行了合理简化。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芯板和蒙皮相黏结的扫掠网格建模方法能正确模拟实际结构连接情况,达到指定装配要求,为成功实现机翼翼盒的拓扑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磁式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的MATLAB/PSB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毅康  胡育文 《航空学报》2002,23(6):583-586
 针对电磁式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建模分析的困难 ,提出一种在MATLAB环境中为此类电机构造PSB模型的方法 ,即利用PSB中的测量元件模块和受控电源模块沟通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电路拓扑模型 ,从而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电路—电机—控制”系统的混合仿真。这一建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带电力电子装置的复杂电机控制仿真问题 ,并可方便地推广到各种机电混合系统的建模分析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光纤陀螺(FOG)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的特性,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对刻度因子的温度误差建模的方法,以减小光纤陀螺输出误差;用BP网络对其建模的结果和传统的建模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对刻度因子的建模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在机载分区操作系统建模及验证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着验证工作不充分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单一性等问题;提出了从"设计后验证"到"Correct-by-Construct"、从规约模型到契约模型、组合运用多种形式化建模三种分区操作系统建模及验证的新思路,以期对未来研究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