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星测距数传一体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君  胡修林  钟山 《宇航学报》2008,29(6):1946-1950
提出了在空间站通信系统中将测距和高速数传功能一体化的新方案,其原理是利用AOS (高级在轨系统)插入服务实现统一信道中伪码测距。对其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表明该方案原理简单,便于实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进化硬件的容错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健  杨孟飞 《航天控制》2006,24(6):72-76
可进化硬件容错技术是一种模仿生物进化过程的容错方法,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容错计算技术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可进化硬件不是采用传统的静态冗余技术,而是利用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实现容错。重点论述可进化硬件技术的2个基本要素,并分析其实现容错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深空探测中自主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行星网中多个深空探测器之间的自组织通信。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在深空通信环境下无需地面干预,自动实现无线电参数的识别和配置。文章首先概述了自主无线电接收机的功能和组成,然后对其各部分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对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论文介绍了在快速以太网上使用Helix实现教育视频点播的实例,其特点是共享信息资源、信息传播面广、用户接收信息灵活便捷、费用较低、实现方法简单,系统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宋瑾  程子敬  于泽 《航天器工程》2010,19(6):109-114
三层交换技术是运用现有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两者的优势,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很好地解决了网络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文章提出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实现纯软件三层交换机,通过Linux网桥实现二层交换,使用开源软件Zebra进行三层路由,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使其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最后,对软三层交换机的连通性及传输速率进行了实验验证与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雷达侦察中传统的信号方位选通是通过天线硬开关切换的方法实现的 ,提出了一种加权的方法实现对信号方位选通 ,即空间滤波器。它可实现任意方位 ,任意角度范围内信号的选通。其加权系数是通过空间信号与空间谱的分析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4):8-11
21世纪被人类称为"海洋世纪"。然而,要想对这一占地球面积70.8%的不断运动着的水体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探清其蕴藏的巨大资源,用一般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就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来看.海洋卫星是认识海洋真面目的最佳利器。利用它可以经济而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和连续的监测。它已经被公认是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冷战后的新形势下,美国除了设法保留其战略核导弹的威力以外,十分重视其战术导弹的发展,发展的目标是追求更快、更具有杀伤力。这一目标要通过改进结构、采用电子控制和应用先进的软件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单纯增大弹速和威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时分多目标干扰技术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分多目标干扰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多目标干扰技术 ,其主要缺陷是对邻近信道干扰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分多目标干扰技术 ,阐述了其原理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10.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当今控制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多智能体的避障控制及在此基础上搜索最优解。本文基于人工势场算法,对多智能体的编队避障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实现了多智能体的编队和避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接触理论的一类带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巍  孙京  于登云  马兴瑞 《宇航学报》2004,25(1):1-4,12
重点研究一类在我国航天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带有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基于接触理论建立了该类型间隙铰链的分析模型。首先,将铰链零件间的接触力假设为单向的非线性弹簧,并将铰链简化为由非线性弹簧组约束的摆;然后。将展开扭簧假设为线性力矩弹簧,得到包含间隙影响的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认为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是分段光滑的。是铰链结构尺寸、零件间隙以及材料特性的函数。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基于粗集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欣  何友  衣晓 《宇航学报》2007,28(3):685-688
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处理含糊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工具,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的研究领域。在深入研究粗糙集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辐射源识别问题中,给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模型。同时给出了一种不依赖先验知识确定辐射源识别权值的新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规则。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并与经典的模糊模式识别及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势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数量有限的物理跑车试验无法满足减振与保温性能测试需求的问题,提出一套航天器运输包装箱动力学与热学仿真验证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包装箱系统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通过结合线路条件测试生成的动力学系统外部激励,实现减振性能虚拟跑车测试;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包装箱热学模型,通过模拟自然对流和空调控制,实现包装箱保温性能虚拟跑车测试;基于C/S架构和导航式流程设计思想,建立航天器运输包装箱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平台仿真结果与实际跑车测试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非接触式微小飞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小飞片平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并研制了速度测量装置。在飞片的飞行路径上设置片激光,通过测量飞片经过片激光的时间间隔及对应的飞行距离,便可获得飞片的平均速度。测量装置的主要部件是高频激光器和高灵敏度光电接收器,无其他复杂或者大型设备,易于与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发射装置等配套衔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厚度不小于3μm、速度不大于10 km/s的飞片,速度测量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产品装配公差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引入装配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方案。在考虑航天产品装配过程中成功率低、成本高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产品成本及质量损失的装配公差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以装配功能要求和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对装配公差进行优化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以某空间站某型号组件为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建立归一化权重目标函数,获得优化的各组成环装配公差,利用该公差进行组件加工装配,提高了装配成功率,降低了产品加工成本及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曹粟  蒋锋  李易 《上海航天》2019,36(1):59-65
针对由临近空间拦截器飞行环境变化剧烈导致的热流密度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目标外形优化设计方法,并针对一种新型三锥体临近空间拦截器外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飞行器的气动、弹道、气动热等多学科分析模型,利用高斯-伪谱法计算拦截弹道,利用桥函数法建立气动模型,并利用Fay-Riddle方法估计气动热流密度。然后,以飞行器航程、总热流量和飞行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与伪谱法将该问题转化为一组单目标优化子问题,得到Pareto前沿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给出一个优于基准值,同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新型外形。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可实现性,为未来的飞行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国内外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预紧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开展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可视化设计,研制了一种电机驱动拉伸压紧杆的力反馈型自动化加载设备。该设备采用特制的夹紧接口,并利用凸轮原理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压紧杆的的夹紧难题;采用拉力传感器和力反馈系统等将太阳翼压紧杆预紧力施加精度控制在5%以内,有效地解决了预紧力加载的精度问题和自动预紧问题。为验证设备性能,开展了预紧力误差分析,设计了一套采用电阻应变片实时测量预紧力的方案,得出设备工作时预紧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加载设备不受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绝对精度最大值为3.11%,单次加载时间小于1 min。  相似文献   

18.
月面巡视器的任务层路径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松  贾阳 《航天器工程》2010,19(5):35-42
使用巡视器对月球表面进行巡视探测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月球探测方法。路径规划作为巡视器的一项重要技术,通常把它作为导航系统的一部分,只考虑地形通过性的问题。实际上除了地形通过性,还有很多因素对路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月面巡视器,在大范围区域综合考虑地形、能源、热控、通信等全局因素,给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规划方法——实时贪婪(Realtime Greedy,RG)算法。运用该算法得到了任务层路径,为巡视器的导航系统提供路标点,并为巡视器的动作安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low-energy, low-thrust transfer between two halo orbits associated with two coupled three-body system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er is composed of a ballistic departure, a ballistic insertion and a powered phase using low-thrust propulsion to connect these two trajectories. The ballistic departure and insertion are computed by constructing the unstable and stable invariant manifolds of the corresponding halo orbits, and a complete low-energy transfer based on the patched invariant manifolds is optimized 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on the criterion of smallest velocity discontinuity and limited position discontinuity (less than 1 km). Then, the result is expropriated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subsequent low-thrust trajectory design. The fuel-optimal problem is formulated using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in a complete four-body dynamical environment. Then, a typical bang–bang control is derived and solved using the indirect method combined with a homotopic techniqu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present work mainly consist of two points. Firstly, the global search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simply handled using the PSO algorithm, a number of feasible solutions in a fairly wide range can be delivered without a priori or perfect knowledge of the transfers. Secondly, the indirect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in the low-thrust trajectory design and the derivations of the first-order necessary conditions are simplified with a modified controlled, restricted four-body model.  相似文献   

20.
王巧  洪嘉振  尤超蓝 《宇航学报》2004,25(4):389-392,407
当前卫星通常都由一个中心刚体和其他挠性附件构成,每个挠性附件都与中心刚体直接相连,组成了一个簇状的刚柔耦合的多体系统。随着挠性附件的数目的不同,卫星系统的拓扑构型也将有所不同。即使对于同一颗卫星而言,在展开过程的不同阶段,卫星系统具有不同的拓扑构型。本文利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单向递推组集方法,提出了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以推导具有不同拓扑构型的簇状卫星的姿态控制方程,得出了姿态控制方程的系数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