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拙文《什么叫遥测——关于一些遥测定义的评述》在《遥测技术》上刊出之后,与一些同志进行了刊内和刊外的讨论。现在把我对“遥测”下的定义写出来,供同志们进一步讨论和批评指正。遥测就是对相隔一定距离的被测对象的参量进行检测,并把测得结果通过媒质传送到接收地点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业已开发一种通用的软件结构,以支持遥测地面站系统主计算机所必须具备的典型功能。这一软件结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满足向这些遥测系统提出的典型而又广泛的要求,同时还提供一种结构化外壳,来减少应用软件的复杂性。本软件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同各种遥测前端设备接口。必须提供一个方便、统一而且效能高的、操作员与综合遥测系统之间的接口。能适应广泛的数据处理应用场合,处理项目可增可减。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主计算机。适应各种不同类别的主计算机系统。本文在高层次上对所设计的软件结构作出定义,并介绍实现这一结构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结构概念。文中进一步讨论这一结构所提供的标准化操作员接口,最后,对由于采用这一标准途径开发遥测主计算机软件而带来的效益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EMR8715多路预处理机现代飞行器试验中,数据率不断增大,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同时,还要求不断提高实时决策能力。这就要求遥测地面站必须有功能更强的遥测处理机。Fairchild Weston System公司(FWS公司)为此开发了遥测多路预理系统(TEMPS)。它包括EMR8715遥测预处理机和一套主计算机软件。8715预处理机可与EMR8300系列硬件联合使用。8715使  相似文献   

4.
1981年12月16日到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我同首届遥测标准讨论会。制定我国遥测标准,这是广大遥测专业科技人员盼望已久的愿望。1980年9月在北京香山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上,与会的许多代表纷纷指出:必须及早制订我国的遥测标准,以适应我国遥测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过一年的筹备,在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的积极组织下,曾于1981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单位代表参加的制订我国遥测标准的预备会议。会上对议题作了酝酿,初步确定了制订遥测技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遥测信道、遥测视频和终端磁记录技术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遥测事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专门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员,学校也没有这种专业,人们对遥测这个名词也很陌生,这是我国没有独立国防工业体系的见证。随着我国国防科研体系的建立,遥测事业开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用外部静态存贮器作为微机的扩展内存,存入实时遥测信息,供微机进行处理。基本思想是开辟两个静态存贮区,这两个存贮区的读写由遥测帧信号控制,一帧一交替,也就是一帧在一个存贮区存入由遥测接收设备来的实时遥测信息,而另一存贮区则作为微机内存,由微机控制处理已存入的遥测信息,下一帧进行一次交换,即已处理过的存贮区开始存入新的遥测信息,而已存入遥测信息的存贮区作为微机内存,再由微机控制,进行处理,遥测数据的加工处理可用程序中断方式(Z中断)进行。  相似文献   

7.
不同卫星任务的数据特点需要设计不同的遥测数据格式,造成不同卫星任务之间遥测数据格式难以复用,需要重复进行遥测数据格式设计、协调、测试、验证以及地面相应设备的开发和解析处理工作。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包应用标准(PUS)、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的描述方法和XML格式化数据单元(XFDU)的封装方法,提出了参数定义方法,实现了工程参数从类型、参数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定义,并设计相应的参数定义工具进行验证。工具可用于航天器设计阶段,设计标准化遥测数据格式及其描述和封装,便于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同时也可以用于仿真、验证和任务执行阶段的工作。该方法有助于实现星上端按需、灵活定义数据格式,提升星载应对紧急、未知、非预期等情况时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遥测系统作战适用性评估问题,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评估架构。采用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改进变异系数法和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确立指标综合权重;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黄金分割法”标准云设计和相似度匹配,确定指标等级差异,查找了装备作战适用性短板弱项所在,为遥测系统升级革新及新装备(软件定义遥测系统)研制开发提供依据遵循。评估方法可为遥测系统作战效能、体系适应性、在役适应性等类似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高装备复杂环境下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随着武器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对遥测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无线电遥测系统则要求精度高、容量大、作用距离远、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机动灵活性好。而对空用遥测设备的体积、重量、耗电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从增大遥测带宽、抗多径效应、抗等离子体和火焰衰减、抗外部干扰等因素考虑,遥测频段已由分米波段提高到厘米波段,几个频段同时使用。作为遥测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有遥测接收系统,为满足遥测数据容量、作用距离、节省发射功率等要求,必须提高接收机灵敏度,增加接收天线的增益。众所周知,接收天线的增益与天线口径平方成正比,不断地加大天线口径,获得高增益。国外遥测天线的口径一般在5至10米,大的天线口径为24至26米。然而,接收天线波束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空间飞行器的遥测系统,是获取飞行器在飞行期间各部位参数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对飞行器设计的改进和故障分析具有特殊意义;也可以说,对飞行器的“诊断”,遥测系统的作用是唯一有效的。这就对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天馈系统的设计要求Y9-2遥测系统是新一代可编程计算机遥测系统,它对天馈系统提出了新的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天馈系统必须是宽频带系统,以保证信道点频在一百个范围内任选。 2.以S波段为主,兼顾P波段。 3.通用性强。天馈系统适用于FM、PM、PSK等体制,满足多种型号的使用要求,接收不同调制体制的的遥测信号;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就八十年代可编程遥测系统的特点作了说明,指出:八十年代遥测地面站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志是全实时处理数据,具有接受多数据流的能力。在弹上,则发展智能化的弹上系统。不断提高码速率是一个发展趋势。要不断提高遥测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然后对先进的并行处理数据流结构全实时可编程遥测地面站、ADS—100遥测前端机、LDF—100专用数据处理计算机等作了较细的介绍。最后,就发展我国遥测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使我国的遥测专业名词术语更标准化与规范化,航天遥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本刊从本期起开辟专栏,开展对遥测专业有关的名词术语的讨论。欢迎全国遥测界关心遥测名词术语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这一讨论。对本专栏的来稿,我刊将作为专稿及时刊出,以期活跃讨论。下面发表了姜昌和郝建民两位同志的文章作为开端,引发高论。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信源编码,是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它数字通信技术一样,它在遥测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也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确识。由于它是面向信源,研究对信源进行加工、处理或压缩的一门理论和技术,因而就能使遥测信息的传输,在有效性和真实性上达到最佳的统一。它的基本构成,主要是A/D变换器和数据压缩两部分,如图1所示。模拟遥测信源经A/D变换后,再进行数据压缩而输出。而数字信源则直接进行数据压缩而输出。所以信源编码的核心部分就是数据压缩。本文就通用这两种术语而不加区分。遥测信源之所以要进行压缩和处理,可以认为有如下三个原因: ——数字化遥测势在必行,但它却以增加带宽  相似文献   

15.
遥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但摆脱那种传统的脱机处理和事后处理方式而步入实时处理,使遥测和计算机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系统,则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开发出并逐渐完善了一种以遥测专用语言为核心的遥测软件系统,标志着可编程序遥测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这一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EMR公司(现改名为Sangama Western)的TELEVENT就是这种软件系统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传感器 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定义很不统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词典”就将传感器按工程、电子、航空、控制四个领域给出了四个定义。“电子工业技术词典”又给出了一个定义。美国韦氏大词典、遥测标准给出的定义也不相同。归纳他们的介释是二种概念:一种是传统的概念,即  相似文献   

17.
面对我国现代航天高密度发射的需求,精准高效的遥测参数装订与核对尤为重要。本文基于XTCE标准定义的遥测参数格式,构建了XTCE标准对遥测参数数据底座,实现遥测参数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平台。阐述了XTCE标准的结构、火箭遥测数据库的生成和数据底座的构造。实现了对大型火箭遥测参数的自动装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在北京开了一次国家军用标准《遥测系统名词术语》审订会,来自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制造厂家、试验基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教授对这一标准草案的近千条遥测名词术语字斟句酌,热烈地讨论了一番。制定《遥测系统名词术语》标准,对遥测术语的标准化、规范化、对遥测设备的研制、生产、  相似文献   

19.
结合XML与关系数据库各自在数据管理上的优势,设计了基于XML的遥测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对遥测数据的存储除了直接XML结构化存储外,还提出了“数据分段”的方法存储大数据量参数,在实际系统运行中表现出很高的数据检索效率。由于XML文档在Internet数据发布上具有先天的优势,系统可直接将未解析的XML文档输出到客户端,因此提高了遥测数据的发布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卫星遥测数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的遥测数据判读系统框架,并定义了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及接口关系,应用卫星实际遥测数据对判读系统的数据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系统对数据异常反应迅速,能够很好地满足卫星测试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