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SiCf/TB8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830℃/120MPa/2h.对SiCf/TB8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SiCf/TB8复合材料的热膨胀和热导性能高于TB8基体,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SiCf/TB8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英玻纤布增强BMP350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石英玻纤布/BMP350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热物理性能、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优良的电性能,可在320℃下使用。尤其是石英玻纤布/BMP350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具有极好的频率稳定性,适合作为高透波材料。  相似文献   

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夏彪  卢子兴 《航空学报》2011,32(6):1040-1049
根据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分别建立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周期性的非绝热温度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等效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计算结果同已有文献相比与实验值符合得更好.在此基础上,迸一步研究了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编织结构等参数对材料热物理性...  相似文献   

4.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制备方法、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高温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对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墨烯以其优异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独特二维结构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纳米增强相.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广泛研究.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铝的界面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和冶金成型技术及其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实验表明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铝基体力学性能,但作者认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微观结构和控制结合界面能够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此外,为实现工程应用,还需加强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和热、电性等物理性能研究,并突破材料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技术.本文还基于石墨烯独特二维结构和表面状态,对石墨烯的增强增韧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基于α-BPDA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制备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力学和热物理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T5d分解温度为565℃;Tg超过471℃;在450℃下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大于42%,弯曲模量保持率大于55%,短梁剪切强度保持率超过44%;400℃空气热老化50 h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66%,弯曲模量保持率为95%;300、500℃的石英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为0.503和0.657 W/(m.K)。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编织型复合材料-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作了初步的研究,采用先进的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进行复合成型,并对其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烧蚀性能做了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整体力学性能,而且是一种优良的抗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9.
根据烧蚀防热复合材料RTM制备技术对树脂的要求,研究了一种适合于RTM工艺的无溶剂高残碳烧蚀树脂及其法向增强复合材料,详细讨论了树脂的黏度-温度特性、耐热性能、烧蚀性能及烧蚀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并对制备的烧蚀防热材料构件进行了固体发动机热试车考核。结果表明:采用多环芳香酚改性的高邻位酚醛树脂工艺适用期长达120min、残碳率达67. 1%,使用该树脂制备的几种法向增强的复合材料层剪强度达39. 3MPa以上;该类树脂基烧蚀防热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扩张段的标准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 Cowan 方程出发,分析了热损对温升法测量导温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按本文所述原则选取无量纲时间ω时,可得到不受热损影响的导温系数精确解。  相似文献   

11.
RTM复合材料结构件用BMI树脂基体6421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RTM复合材料结构件用BMI树脂基体6421,研究了该树脂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固化工艺,同时给出了复合材料的性能。6421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及物理性能,其复合材料能在180℃以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利用Internet网,查阅了与材料热物理性能研究有关的资料,获得了如下一些信息,与从事材料热物理性能研究的同行们共享。1热物理性能国际组织和协会·欧洲热科学和热传递发展联合会(EurompC(CommittefortheAdvancementofThermalSciencesandHeatTransfer)网址:http:wwwerg.casaccia.enea.it/eurotherm/·英国热物理性能研究协会TPAC(Thenno.physicalPropertiesAwarenessClub)网址:http://www.npl.co.uk/npl/collaboration/clubs/tpac/tpachome.html·意大利热物理性能协会AIPT(ItalianheietyforTher…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出电子封装用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基板,研究了主要合金元素对浸渗过程的影响和SiC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Mg元素能促进界面润湿,Si元素能减小有害界面反应的发生;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线胀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当SiC体积分数为65%左右,热导率下降幅度减缓;当SiC体积分数为68%左右时,线胀系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沥青族组分对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整体碳毡为预制体、两种族组分不同煤沥青为前驱体,采用常压、高压相结合的液相浸渍/炭化技术制备C/C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200~2000℃的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族组分影响基体碳的微观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煤沥青喹啉不溶物(QI)质量分数高(7.31%),材料的石墨化度为86.29%,真密度为2.13 g/cm3,微观结构为镶嵌型和域型结构为主,并有部分的流线型结构;QI含量低(0.02%),真密度为2.22 g/cm3,其石墨化度达到91.93%,微观结构主要以流线型为主,含有极少量的镶嵌型和域型结构.QI含量越低,复合材料真密度越大,晶体微观结构渐趋完善,石墨片层的有序度增加,石墨化度越高,材料的比热容和导热性能增强,线胀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电子封装用Sip/Al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Sip/A l复合材料。材料组织致密,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热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大于90 W/(m.K),线膨胀系数可在(7.48~9.99)×10-6/K范围内调整。增加基体合金中的Si含量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但同时也会使热导率降低。对复合材料进行退火处理可有效降低其线膨胀系数,提高热导率。Sip/A l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环保复合材料已经基本满足电子封装高导热、低膨胀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PMR型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国内在改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提高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新型耐高温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流变、力学和物理性能等,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SiO2—Si3N4天线窗材料的热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iO2-Si3N4天线窗材料的热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温系数、导热系数随Si3N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同一Si3N4含量的复合材料,三者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复合材料保持了SiO2基体材料的良好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18.
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监控一直是复合材料研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化过头与固化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物理性能,造成复合材料构件报废。因此,对复合材料固化监控是确保复合材料构件质量的关键,国外对复合材料固化监控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并研制生产了利用“介电性能”和“超声衰减”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固化进行在位监控,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导温系数是宇航和能源部门应用的许多材料重要热物性参数之一。本文论述了相对温升法测量导温系数的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并与当前国内外通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实验条件符合理论模型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而当偏离理论模型时,该方法能获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针刺毡、短纤维树脂模压、碳布叠层 3种预制体 ,其碳纤维体积含量均为 4 0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 4种C/C复合材料 :针刺毡 粗糙体热解碳 (具有两种定向热解碳组织 )、短纤维 树脂和热解碳、碳布 光滑体热解碳复合材料 ,对其进行 2 5 0 0℃保温 2h的高温热处理。在 0~ 90 0℃ ,研究了预制体结构和热解碳组织对二维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影响。研究发现 :预制体和热解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有强烈影响。 0~ 90 0℃ ,4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都非常小 ,与温度近似的成线性关系 ,且几乎具有相同的斜率 ,在一定条件下 ,其值呈现负热膨胀性质 ;0~ 90 0℃ ,4种材料都有高的导热系数 ,但作为温度的函数 ,其值随预制体结构、热解碳组织和传热方向而变化 ,x y向的导热系数 (2 5 .6~1 74W / (m·℃ ) )比z向的 (3.5~ 5 0W / (m·℃ ) )高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