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及分布黄土,是一种在第四纪更新世喜马拉雅山构造阶段形成的黄土粉状土.它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类,往往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如果未受到水的侵扰,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是,有一些黄土,在覆盖上层的自重压力下或自重压力和建筑物的共同压力作用下,井受到水的浸扰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伴随显著下沉,其强度和承载力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分为自垂湿陷性黄土和非自垂湿陷性黄土两类.自重温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在土自重压力下,受到水的浸扰后会发生湿陷;非自垂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在土自重压力下,受到水的浸扰后不会发生湿陷.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由于黄土湿陷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黄土地区地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黄土地基,首先要判明它是否具有湿陷性,进而,再区别其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还是非自主湿陷性黄土.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陕西渭南开发区某建筑地基的加固实例,对使用强夯法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黄土地基强度的施工技术与质检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含水量适中,地下水位较深时采用强夯法效果显著,对实际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粘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塑性的特征,极易收缩而产生裂隙。红粘土原状土样难以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表明,红粘土原状土样埋藏、裹浆是其有效、方便、经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湿陷性黄土机场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试验方案、强夯施工观测结果,从强夯前后地基检测结果的对比等方面,分析了运城机场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试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锤夯实是工程中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利用起重机械将特制的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地基土表面,使地基形成一层比较密实、均匀的土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并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承载力。它具有使用机具、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和效果明显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在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的地基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山西某机场道基沉降的现场调查,现场和室内土工试验及分析研究,查明了道基沉降的真实原因。提出了在湿陷性黄土粉碎压实的填土中存在湿化变形的观点与理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澄清陷窝诱导涡结构及其对尾流的扰动方式,针对布置深宽比0.2陷窝的两平板间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应用张涵信的旋涡沿轴线的非线性分叉理论分析表明陷窝内涡结构为失稳破裂的半涡环,总结了陷窝对尾流的扰动方式。研究发现,陷窝诱导的旋涡分离为螺旋点/鞍点/螺旋点分离。物面的分离螺旋点形成,在空间演化为垂直物面发展的对称类龙卷风涡结构。对称类龙卷风涡在对称面闭合形成半涡环。半涡环经历了从稳定升起、沿流向随着涡粘性扩散和涡粘性耗散下变得不稳定、到最后在强逆压梯度下泡型涡破裂的过程。半涡环涡破裂涡量散开诱导形成陷窝尾流的弱纵向涡和陷窝尖后缘绕流产生的边涡旋转同向,加强了陷窝后流场的对流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澄清陷窝诱导涡结构及其对尾流的扰动方式,针对布置深宽比0.2陷窝的两平板间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应用张涵信的旋涡沿轴线的非线性分叉理论分析表明陷窝内涡结构为失稳破裂的半涡环,总结了陷窝对尾流的扰动方式。研究发现,陷窝诱导的旋涡分离为螺旋点/鞍点/螺旋点分离。物面的分离螺旋点形成,在空间演化为垂直物面发展的对称类龙卷风涡结构。对称类龙卷风涡在对称面闭合形成半涡环。半涡环经历了从稳定升起、沿流向随着涡粘性扩散和涡粘性耗散下变得不稳定、到最后在强逆压梯度下泡型涡破裂的过程。半涡环涡破裂涡量散开诱导形成陷窝尾流的弱纵向涡和陷窝尖后缘绕流产生的边涡旋转同向,加强了陷窝后流场的对流强度。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设计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某型飞机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防冰原理,按照可利用热量应大于所需热量的原则,通过计算完全蒸发和湿状态下的热载荷,确定了发动机短舱防冰严酷状态及所需热流量.基于机翼水收集系数和数据相似原则,利用欧拉法两相流计算方法,确定了短舱防冰系统水收集系数.按照在湿状态下允许有一定结冰量存在的设计原则,根据发动机的吞冰能力,利用VSAERO/ICE工具对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严酷状态下,防冰系统能够满足允许结冰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某型飞机机翼防冰系统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主要针对某型飞机机翼的热气防冰系统计算分析,得到水滴直径变化对撞击极限的影响,飞行马赫数变化对机翼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湿表面和干表面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水滴撞击区随着水滴直径增加而增大;机翼表面的换热系数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计算条件下,干表面温度比湿表面温度要高.对多个典型截面以及其在不同飞行状态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计算条件下,4km及7km时防冰系统工作都是有效的,7km时表面部分位置湿表面温度低于0℃.   相似文献   

11.
张友安  梁勇  刘京茂  孙玉梅 《航空学报》2018,39(9):322009-322017
假定所成型的导弹飞行轨迹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直线段经过目标点且满足导弹末端攻击角度的要求,圆弧段起始于导弹初始位置且与直线段相切于待定的点,该点由指定的导弹攻击时间通过迭代算法得到。给出了可行的攻击时间范围。在轨迹成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虚拟目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圆弧段提出一种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方案,在直线段提出一种带角度控制的比例导引方案。该方法是一种几何方法,易于工程实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对攻击角度与攻击时间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它本身也在进行着深刻的现代形态变革。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此而构建,即实现由相对独存走向融入世界,由科学为主兼重人文培养,由道德教育引入科技伦理,从倚重专业进于综合适应,自共性约束转向个性激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快速精确的粮食水分测量,设计出一种电容式粮食水分测量仪。分析了粮食水分测量仪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微小电容测量电路。通过实验并且经过标定分析出了粮食水分检测的各参数(粮食水分含量、环境温度、紧实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误差分析并得出结论。设计的粮食水分仪能够比较准确的检测出不同粮食的水分含量,基本满足国家粮食检测精度及准确度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BA9916-II/CCF300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吸湿特性,在70℃/85%RH湿热环境中开展了吸湿实验,提出了基于厚度划分的Fick吸湿模型M_t=∑ni=1v_i[G_iM_(∞i)+M_(0i)(1-G_i)],并采用质量扩散模块进行了吸湿行为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厚度划分的Fick吸湿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型结构的吸湿行为,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但由于复合材料加筋板在吸湿后期存在阶段吸湿现象,Fick吸湿模型在该结构吸湿行为后期的描述上存在一定偏差;有限元仿真得到的吸湿动力曲线和水浓度分布结果验证了基于厚度划分吸湿模型的合理性,更好地还原了真实的吸湿过程与水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Strong shock waves and flow separation often occur during the integration of nacelle and airframe for blended-wing-bodies with podded engin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ion metho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philosophy of channeling flow and avoiding the throat effect on the nacelle and airfram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low interference in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A parametric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from twodimensional plane to three-dimensional space with control mechanisms and selection principles of the key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their influences.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 shock waves and flow separation can be successfully elimina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oth the reshaped channel and decelerated inflow below the nacelle. Supersonic regions around the nacelle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concentrating mainly on the lip position. Thus, a significant cruise drag reduction(8.7%) is achieved though the pressure drag of the nacell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6.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卡尔·费休库仑法,对日本三菱公司的CA-06水分测定仪不能直接检测的固体、油品和气体中水分含量进行检测技术研究.组建了固体、油品及气体水分检测系统,试验验证检测结果准确、可信,使CA-06水分测定仪应用范围得以拓宽.将建立的检测技术应用到泡沫材料、气相白碳黑、桂树脂及高纯氢气中的水分含量检测,均获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8):2257-2267
Both single-face vacuum bag curing (SVC) and double-face vacuum bag curing (DVC) can be used in scarf repair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But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caused by the sealing state may affect the bonding quality of scarf-repaired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curing condition on bonding quality of scarf-repaired laminates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surface profiles, moisture absorption curves and section profile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mechanism,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repaired laminates using DVC was established with moisture diffusion of both the adhesive and composite laminates considered. This model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e model of DVC case, the model of SVC case was built by changing moisture absorption parameters of the adhesive. Results show that SVC reduces the bonding quality, mainly reflecting in more adhesive inner voids and patch-to-parent dislocation. And SVC increases moisture absorption rate and moisture equilibrium content of the adhesive, and its effect on the former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8.
以全氢硅氮烷树脂为成膜物,以纳米Si O_2为填料,在石英织物表面制备出了防潮性能优良的陶瓷前驱体基防潮涂层。采用SEM、EDS、IR、DSC-TG等研究了防潮涂层在固化和高温加热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测试了其防潮性能。结果表明,在40℃、95%湿度环境下放置24 h,该防潮涂层可将石英织物的吸潮率从11.71%降到0.31%,且涂层主要组分与石英织物基材组分一致,因而其无线电波透过能力与石英织物基材相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短梁法和双切口法研究湿热老化对T700/TDE-85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讨论两者吸湿规律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试件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件吸湿规律均符合Fick第二定律,但两者平衡吸湿率和吸湿时间有所差别,双切口法试件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吸湿率均比短梁法试件高;双切口试件所测层间剪切强度受湿热老化影响比短梁明显,短梁试件每隔500 h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为74.5%,61.0%,53.2%,50.6%,双切口每隔500 h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为60.9%,38.3%,42.6%,33.0%;短梁试件失效模式随着湿热老化时间的增长变化比双切口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