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萨如图在磁记忆二维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磁记忆二维检测原理,将磁信号法向分量存在过零点,切向分量存在最大值联合起来检测,并引入李萨如图分析法,对用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合成的类李萨如图以及将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微分后合成的李萨如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可以利用微分后合成的李萨如图封闭区域面积的大小来判断应力集中程度及用在不同的应力集中程度下李萨如图面积数量级作为阈值的结论.从而可为利用李萨如图分析法对磁记忆二维检测进行定量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构件低周疲劳损伤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8CrNi4A钢缺口试件在三级应力水平下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和磁记忆信号检测,研究应力集中、疲劳损伤及疲劳应力对磁信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磁信号Hp(y)曲线突变特征和磁信号梯度K曲线异变峰特征可表征试件损伤位置;采用H′p(y)=Hp(y)N-Hp(y)0的磁信号处理方式,磁信号H′p(y)曲线过零点与试件断裂位置重合,处理后的磁信号过零法可更有效的表征试件损伤位置;磁信号梯度Kmax值随疲劳损伤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反映了构件疲劳损伤程度,可表征试件疲劳损伤程度;磁信号与疲劳应力水平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应力水平越大,磁信号值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任吉林  白鹭  范振中  刘昌奎 《航空学报》2009,30(11):2224-2228
 为提高现有磁记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充分考虑各向磁记忆信号分量特征,提出法向和切向相结合的磁记忆检测新方法,对航空铁磁材料18CrNi4A试件在不同拉伸载荷下同时采集法向和切向两个方向上的磁记忆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小波包滤波处理后取李萨如图,用图中封闭区域出现的位置判断应力集中部位,用封闭区域面积的大小判断应力集中程度,研究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联合检测材料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对该材料试件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进行小波包降噪方法切实可行,处于应力集中试件的磁记忆信号反映在李萨如图上会出现封闭区域,并且随着应力集中程度的增大,李萨如图上封闭区域的面积有增大趋势,材料出现明显屈服后,面积增大得更加明显。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任尚坤  祖瑞丽 《航空学报》2019,40(3):422454-422454
对含有不同隐形损伤的40Cr焊板进行射线检测、疲劳试验和正交磁记忆信号测量,探索试件在疲劳应力作用下磁记忆信号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测量方式下的磁特征值不能表征焊板在疲劳循环载荷下的变化特征,所得结论存在偶然性;研究发现,可用磁场矢量梯度积分特征和磁场矢量合成梯度特征来评价焊板的疲劳损伤过程,并建立了以磁场矢量梯度特征为损伤参量的疲劳损伤模型,从而可以对含有隐形损伤焊接构件的疲劳寿命进行定量评估,为金属磁记忆技术在焊接缺陷定量评价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疲劳损伤阀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洪增  田秀云  周煊 《航空学报》2003,24(3):223-225
 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损伤阀值,它是一个随机变量。疲劳寿命在一定显著水平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由此可以证明疲劳损伤阀值服从正态分布。另外,通过统计检验,验证线性累积损伤也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新定义的疲劳损伤阀值与线性累积损伤之间在分布形态上是一致的。还给出了带有可靠度和置信度的疲劳损伤阀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属磁记忆技术的18CrNi4A钢缺口试件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昌奎  陶春虎  陈星  董世运 《航空学报》2009,30(9):1641-1647
对18CrNi4A钢缺口试件进行了疲劳试验和磁记忆检测,研究了磁信号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采用磁信号特征参量作为损伤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18CrNi4A钢缺口试件疲劳损伤模型。结果表明,在稳定循环阶段,磁信号随疲劳循环周次增加无显著改变,疲劳裂纹萌生后,磁信号逐渐增加,并在断裂后发生激变。磁信号特征参量绝对值在疲劳过程中表现为三阶段变化特征,随疲劳损伤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加。磁信号特征参量绝对值与应力水平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应力水平越大,其值越大。疲劳损伤试验结果与基于磁信号特征参量的疲劳损伤模型显示的疲劳损伤演变规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阮小平  张行 《航空学报》1989,10(8):397-402
 本文用损伤力学研究金属高周疲劳问题。假设损伤为各向同性,并考虑应力与损伤的互耦效应,用有限元法,预估了含缺口板材试件的疲劳寿命。计算和实验S-N曲线表明,本方法预估寿命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一个简易实用的疲劳损伤累积法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廉 《航空学报》1991,12(6):287-290
1.法则的提出 利用材料的等幅疲劳试验数据进行承受变幅荷载的实际构件的疲劳设计,必须借助疲劳损伤累积理论。4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较好的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表1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应力状态对磁记忆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钢试件拉伸时表面磁场的在线测量和20#钢试件经过不同程度拉伸并卸载后的表面磁场的测量,研究应力状态对磁记忆信号的影响。20#钢进行拉伸试验时,在应力集中部位,当变形很小时磁场信号变化平缓;产生一定程度塑性变形后磁场信号变化相对剧烈;出现颈缩现象时磁场信号变化非常剧烈。经分析认为,磁记忆信号的变化与材料内部微观组织的状态有关,试件变形很小时,磁弹性效应对试件表面磁场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试件变形较大时,其表面磁场的变化主要受塑性变形区内位错聚集产生的微缺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概率疲劳损伤力学的四参数Lognormal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攀  俞新陆 《航空学报》1991,12(1):69-74
 基于由宏观角度综合概率统计方法、疲劳研究及损伤力学三者建立的概率疲劳损伤力学PFDM(Probabilistic Flatigue Damage Mechanics)基本模型,考虑到工程中常用的Lognormal概率分布,经过大量的简化和推导,初步建立起适合于工程中常幅疲劳问题的Lognormal分布四参数PFDM模型,文中讨论了损伤参量D_(eq)、相对梯度RG的具体形式,在获取PFDM基本材料参数的前提下,可以对实际构件的疲劳寿命的Lognormal概率分布进行估算,文中还就40Cr调质钢、LY12CZ材料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1.
磁记忆检测力-磁效应微观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磁材料在地磁场环境中受载荷的作用,其内部会发生具有磁致伸缩性质的磁畴组织定向和不可逆的重新取向.将去应力退火后的20钢和45钢压缩试件分别施加不同载荷并制作成金相观察试样,利用粉纹法观察受力程度不同的试件的磁畴结构,然后,对比同种材料不同载荷试样的磁畴结构照,分析不同残余应力对磁畴的影响.试验表明:未受力或应力集中较小时,晶粒内磁畴以片状畴为主,同一晶粒内畴壁相互平行,随着应力集中程度的增加,磁畴结构出现迷宫畴.且应力集中程度越大,迷宫畴个数越多,同时畴壁长度和间距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任尚坤  徐振瀚 《航空学报》2014,35(5):1452-1458
为了精确检测和早期评价铁磁试件的应力集中状况和疲劳损伤程度,对灵敏微分磁导率检测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探讨了灵敏微分磁导率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研制搭建了灵敏微分磁导率检测的试验平台,对部分碳素钢结构材料的灵敏微分磁导率进行了测量,并采用测量低场磁化曲线的方法对碳素钢材料的灵敏微分磁导率进行了测量验证。理论证明了检测信号与微分磁导率成正比,试验发现20钢、35钢和235钢的灵敏微分磁导率即初始微分磁导率,并与振动样品磁强计低场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一致。对20钢,当拉应力接近断裂强度时,灵敏微分磁导率的变化量可达30%;对45钢,当拉应力接近断裂强度时,灵敏微分磁导率的变化量可达35%。可见,灵敏微分磁导率检测技术是一种新的高精度测量应力分布的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估算服役结构材料的使用寿命,尤其是估算承受过未知周次循环载荷(已受损)的材料剩余疲劳寿命,提出一种预测高强钢试件剩余疲劳寿命的方法。以300M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循环应力水平下进行疲劳试验,所有的试验过程使用红外成像仪对试件进行全程温度监控,记录了试件在不同损伤阶段的受激温升斜率以构造包含金属疲劳热响应和疲劳寿命对应关系的“参考斜率曲面系”,并以此为依据估算剩余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受激温升斜率与疲劳损伤状况,即试件的累计受载周次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经试验验证,发现剩余寿命预测的误差不超过5%,说明该线性关系可作为估算剩余疲劳寿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精确分析和预测连接耳片结构的疲劳寿命对保证飞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对飞机上典型连接耳片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该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和疲劳寿命;将分析结果与疲劳寿命工程估算方法——名义应力法进行比较,证明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应用于结构寿命预测的可行性,并将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与线性Miner准则、损伤全解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其计算结果是唯一的、确定的,比运用线性Miner准则和损伤全解耦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准确,弥补了名义应力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