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免不了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自古以来,水灾、旱灾、风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灾难和威胁。但人类也同灾害不断抗争,不断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灾害的有效监测、防范和评估,许多高科技产品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大显身手。可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灾害的斗争史。大家对航天技术预测、防范甚至是救灾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航天技术能为灾害评估和灾区重建做些什么,恐怕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而应当去开拓生存世界和空间……”这是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生前描绘的人类进军宇宙的蓝图.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地球上的人口愈来愈多,资源愈来愈少.环境愈变愈坏,其出路何在?无垠的太空给这三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领域和前景.1969年7月20日,近代嫦娥——美国太空人登月成功.使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先人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便开始了由刚健有力的四肢搏击转而用理性的大脑思考的心灵历程.人类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与刀耕火种的缭绕烟雾产生了历史学,昂首展望不可名状又禁不住要猜想一番的前景又创造了未来学.在人类的回眸与遥望中表现出了我们地球上最聪明的幸运儿——人类的高度发达的智慧,她设下了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也解答了一个又一个“怎么样”,但迄今为止却无任何一个任凭是如何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术泰斗能解答  相似文献   

5.
对于神奇的UFO,当人们无法用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释时,“平行世界”、“第五种力”、“第六感觉”等一些根本无法用科学事实证实的假说、设想便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并由此产生了类似“心灵感应”、“超人”等一些更加神乎其神的说法,这样反而又使部分人用“幻觉”、“骗局”等字眼来否定UFO的存在.结果却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们陷入更深的迷茫.笔者在此并非想否定上述观点,只是认为对于UFO的研究没有必要不断将其复杂化,因为UFO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罢了.记得在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人们对超前时代出现的潜水艇众说纷纭,也产生了不少荒诞离奇的观点,但潜水艇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工具而已.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可是地球的引力又把人类紧紧地束缚在地球表面.长久以来,人类就幻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历经无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到了1 8世纪后半叶,热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升空的愿望,飞机的出现使人类向往飞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热气球、飞艇只能在低空随风飘荡,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条件下飞行,飞行高度受到了限制.因此,人类想要离开地球到太空去航行,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冲出大气层的运载工具.现代火箭的诞生,拉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文青 《国际太空》2005,(3):12-16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新的事物,虽然从开始探索太阳系以来,已经获得了大量知识,但仍然有很多的谜等待人类去寻找答案。美国航宇局(NASA)的“发现计划”给予了科学家们发挥想象力和寻求新的方法揭开太阳系秘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始终是我们追寻的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曾几何时,我们宣布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不再需要有新的科技、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窘迫的局面:似乎已有的东西,不能使某些问题得到解决,还需要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理论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进化中“缺失的环节”。说起“缺失的环节”,不得不从19世纪中期的一次考古发现谈起:1856年8月,在德国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头骨。这个头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  相似文献   

9.
作为宇宙之谜的飞碟,来无影,去无踪.有时目击者还描述说飞碟具有一种“隐身”的神奇能力,它能在你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和消失.形容它正可用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于飞碟之谜,大多数人从分析的角度所迷惑的主要之处是不知它从何处来,不知它到何处去.于是更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是何物,它的组成、结构等等问题.飞碟之谜已经困扰了我们50年了.人类的思维在飞碟现象面前略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飞碟出现了种种推想和猜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竞猜.  相似文献   

10.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11.
人类规则?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给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似乎看到了在征服自然道路上无往不胜的前景,但也隐约感到了某种阴影的存在。人类的活动大量消耗着数亿年来地球地质运动后留下的煤炭、石油,每年大约有1...  相似文献   

12.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是使人类飞向太空,最终走向宇宙。航天飞机是目前航天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先进安全和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由于航天员在航天飞机的机壳的保护下进行工作,一旦航天飞机机体发生问题,瞬间灾难性的事故就会发生。因此解决航天员安全返航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因发动机密封圈失去弹性,引起燃料外泄,起飞73秒便发生爆炸,因没有应急救生系统,酿成7名航天员遇难殉职。17年后的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仑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又有7名航天员不幸遇难。针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协作交往的增加,通信成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又促使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但通信的本质—传递语言和文字—不变。在通信手段中,对“波的利用似乎也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夜没有月亮也无星光,细雨依然敲打着树叶,像我一样不能成眠,也许在这深夜,已有许多人入睡了,于是思想变得愈发孤独,可是这却使我更易潜入人类历史的无意识长河中,与无数思想者在一起进行无言的对话.我听见了康德的声音:“在我头上是灿烂星空,在我心中是永恒的道德规律.”我又听见海德格尔的诗句:“思亘古不移又倏忽闪现,谁的惊愕能深究之?”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入口膨胀、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航天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手段.使各国加快了航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当今,空间活动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工业、经济以至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并且越来越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所有国家,不论其大小,都应积极参与空间活动并去发展它。而参加国际空间合作的发展中国家,其首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空间合作对象大致有四种类型:1.全球性国际组织或机构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波形分析、频谱分析与随机数据处理是近年现代科学技术中正在兴起的和迅速发展着的边缘学科,被统称为“信号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技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现代化,每时每刻都需要发生、传递和记录大量的各种信号(数据)。如科学试验中的各种振动、应  相似文献   

18.
张园 《飞碟探索》2009,(11):24-26
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已经创遍了伟大的社会文明。除了地球人以外,还有没有“宇宙人”呢?如果有,它们又是什么样呢?地球人又怎样才能同宇宙人取得联系、发生交往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极为关切和颇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9.
月球饭店的开张 早在60年代后期,美国宇航局顺利地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曾一度唤起了人们到月球旅行的梦想。特别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踏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对阿姆斯特朗来说,这只是微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一成功使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实业家们受到了极大鼓舞。提出了到月球去开创事业的宏伟设想。经营大规模饭店的希尔顿饭店总经理帕隆·希尔顿在美国宇宙学会的讲演中大胆地提出了准备将来在月球建造希尔顿饭店的设想。 遗憾的是.进入70年代后,美国宇航局突然中止了月球的开发计划而转向航天飞机的研制。直到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人类仰望星空,对宇宙的无穷性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对飞天充满向往。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技能、改造世界观,但又不能沉浸于仰望星空的满足感。更需解决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使梦想和实践结合、知与行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