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极限的若干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光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1):42-44
在求极限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运用泰勒公式,导数定义,定积分先化简等技巧来求极限。 相似文献
2.
3.
4.
从数学分析中研究特定的数列收敛性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出发,对其所具备的数学形式和数学结构进行研究,来探讨一般的一个任意正数序列问题,得到两个不确定的上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5.
中值定理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庆红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3):54-56
通过典型例题,对微分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在求特殊函数的极限及有关命题,证明等式、不等式方面做了深刻地阐述,探讨怎样正确、理解、应用好中值定理。 相似文献
6.
共面单脉冲拦截多目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共面轨道的单脉冲拦截多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拦截二、三目标的数值方法。对于单脉冲拦截二目标问题,当脉冲时刻或拦截某目标时刻给定时,通过Gibbs三矢量定轨算法,将该问题转化为求解只包含2个自由变量的非线性方程问题,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实现求解;进一步,考虑脉冲时刻自由,通过数值优化可得到燃料最优解。对于单脉冲拦截三目标问题,基于Lambert解将其转化为求解只包含2个自由变量的非线性方程问题,并通过数值迭代求解。两个问题求解时的迭代初值均通过Pork-Chop图法搜索得到。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基于George Klein等提出的可控度近似计算方法,对多旋翼的可控度数值进行求解以用于判断飞行器系统控制的难易程度。首先观察了分析变距四旋翼在一个舵机损坏和一个电机停转2种故障状态以及正常飞行状态的可控度变化。随后分别对变距和定桨距的四、六、八旋翼进行可控度比对分析,研究发现系统可控性的程度与旋翼的数量呈正相关。最后将可控度的概念运用于2种油电混合六旋翼飞行器,与常规电动定桨距六旋翼作对照,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构型能显著提高可控度。 相似文献
9.
探讨多台可靠性增长模型的统计意义,指出多台同步纠正可靠性增长试验丢掉了本可得到的大量的试验信息,失去了统计试验意义,其 AMSAA-BISE模型不能成立,多台同步试验方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10.
11.
引入滤基和滤基收敛的概念,解决了在一般拓扑空间中讨论点列极限的不能问题,并进一步用滤基的收敛统一了数学分析中的各种极限和黎曼积分的滤基极限。 相似文献
12.
软件配置管理是CMM的一个关键过程域,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过程之一,是一套按规则管理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各种中间软件产品和最终软件产品的方法和技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天测控软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开发了针对航天测控软件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SCMT)。本文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SCMT中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13.
传统车制梯形螺纹是工件旋转、车刀等速移动,形成螺旋线。本文介绍了采用车刀旋转、工件等速移动,从而形成梯形螺旋线的新方法,该方法扩展了普通车床加工范围,解决了大型件无法加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飞机装配生产线中产品的构成及装配方式等特点,涵盖装配信息引入和装配信息退出的概念,实现飞机装配关系建模的有向图表示。结合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特点,将装配过程信息引入装配模型中,并追加数字化装配系统信息,采用邻接矩阵表示法来存储分层模型中的各类信息,建立基于分层有向图的飞机装配生产线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最佳设计面积比的情况下,整体壁板的设计可以得到较高的结构承载能力,但是对于整体壁板,蒙皮与筋条分离面的确定给实际设计工作造成很大障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对蒙皮厚度在2.5mm~3.5mm范围内的“T”形整体壁板,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给定分离面位置,以最大失稳载荷为设计目标,得到蒙皮与筋条的最佳设计面积比。以此面积比设计的厚蒙皮“T”形整体壁板其承受轴压载荷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17.
用内旋压、无模摩擦收颈旋压方法,试制出整体旋压油箱壳体,减轻质量30%,减少焊缝70%。叙述了旋压工艺和旋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由卫星和碎片爆炸或相互间碰撞所产生的分裂体,或由在轨航天器向外抛射所产生的抛射物,对空间环境的影响正日益增大。对它们轨道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为分析空间解体事件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利用Kep-ler运动积分以及受摄二体问题的分析解,建立了分裂体或抛射物的轨道形成及其演化与分裂或抛射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理解以各个方向、不同大小的速度分裂或抛射的物体的轨道演化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最后通过数值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郝红武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3):31-32
通过对强度理论、杆件拉伸概念及公式的分析研究,引入实验元件的几何刚度和弹性稳定性系数的概念,推导出实验元件的拉伸位移变化率的公式,并以此进行实验元件的破坏预估及结构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