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中学师生等受众群体对于招生资讯的内容需求、获取方式与渠道等,也在随传播媒介、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此时,依托大数据精准制订招生宣传策略,结合行业特色展示院校风貌更具战略意义。本文以中国民航大学及其所对应的民航行业文化为例,通过对历年录取新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大数据与民航行业文化的传播规律,探索民航行业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多次强调要加强民航行业文化建设,为我国实现从世界民航大国向世界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竞争力基础。为此,多年来致力于民航行业文化研究的林明华同志以《提高航空运输的质量和品位》为题撰写专著,全面探讨加强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该书共计10个部分,本刊从这期开始连续刊载该书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媒体就教于民航内外方家,把这项有益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民航行政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国民航行业文化(包括民航行政文化、企业文化等),既是作为行业发展、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具有关键意义的手段,又是中国民航人在行业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力量和作用不可替代。为考虑行业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便于民航广大干部职工研究探索,现本刊特将"企业文化"栏目名称改为"行业文化",欢迎广泛来稿。  相似文献   

4.
"右直断电"告警信号灯闪亮故障发生过程短暂且偶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定期发生的隐性故障转化为显性故障,尤其是时隐时现无规律可寻的故障,应使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系统排查,促使故障由隐性向显性转化,为故障的排除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空管行业的管理职能、范围、对象和方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面对全球空管一体化的进程与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面对快速增长的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空管系统不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观念,创新机制,完善服务,加快空管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必须把建设空管行业文化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一、民航空管行业文化的现状文化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就个体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群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历史时代,都有体现该时代整体面貌的主体精神。以儒家“刚健自强”为基本精神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封建时代主体精神的体现;以反对帝国主义殖民压迫和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继承了中国传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是近代中国社会救亡斗争的主体意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更加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传统的民族精神焕发出新的更大的力量。中华民族摆脱了受奴役的枷锁而获得新生。以民族精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便是中国现代革命时期历史主体精神的体现。中国近代革命主体精神成熟的标志便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延安精神不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现代企业取胜的基石和支柱,同时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民航业内诸多企业都相继建立起具有本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促进本单位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单位虽然也在搞企业文化建设,却对企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日本、美国相继兴起企业文化的研究。80年代后企业文化传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含义国内学者提出了“精神现象说”、“企业精神说”、“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说”、“职工群体意识说”、“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说”等理论。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以拾荒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分析拾荒群体、拾荒行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运用城市社会学理论方法对拾荒群体的聚居区位进行了探究,有利于对都市拾荒群体相关政策的意蕴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计量校准行业普遍存在对服务质量认识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计量服务行业客户感知服务质量模型。阐述了通过提升客户能直接感受到的显性服务质量和通过其它载体让客户感知的隐性服务质量,来提高公司整体服务质量水平,让计量服务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振兴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工业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早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强化爱国主义意识、振兴民族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从去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全民航都以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深刻认识并着力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将文化建设和民航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很多单位都将2012年设定为"文化年"或"文化建设年",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值此龙年伊始之际,《中国民用航空》把本期的特别关注也定位为行业文化,专门采擢几篇民航工作者撰写的关于行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民航行业文化战略从长期、整体上考虑文化观,并对民航企业文化进行关照和施以影响,其本质是哲学思维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缺憾的揭示,为民航行业文化战略发展提供了思维方式的重要启迪,对于把握民航强国目标的进程是极有价值的思维观。旨在从后现代哲学视角分析传统的非此即彼、二元分立的现代性思维局限,对未来民航行业文化战略的发展进行辨证思考。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重庆等地接二连三地发生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缘于黑车多、份钱高、加气难、罚款多、运价低、公司化剥削、经营垄断等行业问题.出租车业出现的各种现象与其制度安排有关.在行业理念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出租车行业运营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其管理制度体系;行业机制方面,应努力搭建出租车运营的群体利益冲突解决协调机制,及时化解政府、公司、司机三方之间的运营矛盾;行业组织方面,要建立健全出租车行业组织,逐步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与自律监管;行业体制方面,应尽快理顺出租车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营体制,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先进文化引领民航行业文化,是中国民航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民航系统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当前,亟需对民航行业文化进行筛选提炼,摒弃消极落后的文化传统,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弘扬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笔者从安全文化、服务文化、人本文化、诚信文化、绩效文化、和谐文化、法治文化、创新文化和信息文化等九个方面入手,对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的当代内涵进行了提炼概括,希望能对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航行业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行业文化是一个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本行业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长期积淀形成的有关本行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业文化对行业从业人员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建设一个好的行业文化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法制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制建设的启迪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转型期法治进程是政府推进与自然演进结合型的长期过程。现代法治并不仅仅是制度问题,而且与生活状态、行为方式和文化模式密切相关。只有发挥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推进中国法治进程.保障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确定和培养法治精神是转型期法治建设的灵魂,法治的真谛是良法之治并以规约权力保障权利为首要目标;多元化的市民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土壤.它能构成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分解、平衡和制约,使现代法治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和发展:公民意识是构成法治的文化土壤.它奠定法律信仰的基础.构成法治秩序的内在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8.
飞机飞行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大多数飞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两种因素即显性因素和潜在因素促成的。显性因素是指飞行或维修人员没有成功地履行法规或标准运行和工作程序,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主动性过失,而潜在因素是指由于维修人员忽略或未及时纠正隐含在飞机系统、结构中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往往又处于隐藏状态(时间甚至可以长达许多年),一旦这些缺陷与其他因素结合,严重时可能导致一次飞行事故。因此,从机务维修角度来谈航空安全,识别和修正潜在因素比聚焦于显性因素更为重要。飞机抖动这一故障就是一种潜在因素,其发生和发展以及对系统部件失效的影响,对于机务维护人员来说不易发现,甚至难以查清其原委,但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就可能危及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保障航空安全 促进行业发展——中国适航管理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历来是公众和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局李家祥局长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指出:“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确保安全永远是民航行业的灵魂。”民航行业的安全不仅体现在对民用航空产品正确、合理的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群体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观念形态,是企业的群体精神、文化素质、文化行为、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全面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既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肤浅诠释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优秀企业文化对规范、健全企业制度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只有正确认识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推广与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