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艺技术     
连续增强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振动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其他多种工业领域。先熔化再固化的性能使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振动焊进行连接。在此项研究中,振动焊用于连接玻璃纤维编织增强型聚丙烯板材。研究所得到的有效焊接参数,诸如熔化、焊接压力及接头几何形状等,已证明振动焊可用于连接高增强复合材料,而且其焊接强度接近于短纤维复合材料的焊接强度。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其他多种工业领域。先熔化再固化的性能使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振动焊进行连接。在此项研究中 ,振动焊用于连接玻璃纤维编织增强型聚丙烯板材。研究所得到的有效焊接参数 ,诸如熔化、焊接压力及接头几何形状等 ,已证明振动焊可用于连接高增强复合材料 ,而且其焊接强度接近于短纤维复合材料的焊接强度。连续增强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振动焊@蓝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1年12月10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了首届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35个单位,共98人。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52篇收入会议论文集,并于会前印刷装订成册。会议分成结构、强度和振动两个分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和讨论。这次会议准备较充分,安排紧凑,注重实效,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对今后工作有促进作用。这次会议反映了近年来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方面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中的非同步振动诱发叶片断裂失效问题,基于时域推进的方法建立了压气机全周物理域的流固双向耦合模型,旨在对周向非定常扰流和叶片气动弹性特征进行更合理的描述。通过该模型揭示了叶片非同步振动的发生机理,并通过一定的气动布局手段优化了叶片表面气动力和振动幅值。研究表明:叶尖泄漏流与主流掺混后形成的通道涡是诱发叶片产生非同步振动的根本原因,而掺混流的周向传播强度仅在一适中的范围内时才具有产生明显通道涡的能力,并提出以通道前缘截面上的流动相对周向动量Wmix为判断通道涡和振动幅度强弱的依据。导叶偏转角或导叶栅距非谐程度的增大,均会对掺混流的周向强度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使得通道涡强度和非同步振动幅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几何调节位置上的单边膨胀喷管流固耦合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瑞  徐惊雷  赵强  洪亮 《推进技术》2013,34(3):300-306
为了获得高超声速飞行器非设计点上较好的性能,包括单边膨胀喷管(SERN)在内的几何可调方案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针对单边膨胀喷管开展了流固耦合的研究,重点分析流固耦合中的动态载荷问题,不考虑结构传热及重力的影响,对不同几何调节位置上的SERN开展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上,SERN唇口板均出现了超声速颤振.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结论如下:(1)唇口板振动特点主要由材料属性和结构决定;(2)唇口板在不同调节位置上,振动频率大致均为结构的一阶振动频率,喷管升力的振荡范围较喷管推力的振荡范围大;(3)随着唇口板角度的增加,唇口板振幅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MIL-A-87221(美国1985年2月颁布使用的新规范《飞机结构通用规范》)中的有关结构振动,系统振动,设备振动的要求与MIL-A-8892(美国1971年3月颁布的军用规范《飞机强度和刚度》的振动部分)中有关振动方面的要求相比较,来看一相14年来结构,系统,设备振动设计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经初步分析提出了十点看法,最后对87221振动部分作了简要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分形几何及其在精密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的基本概念,以及分形几何在精密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振动分析,刀具磨损、材料素质及产品表面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双原子分光带系及其强度理论,介绍了测定振动温度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利用激波加热试验气体的方法,得到氧化铝分子绿带系(B^2Σ^+-X^2Σ^+)的全部光带,通过氧化铝分子绿带光带强度的测定,得到在激波马赫数为10时,反射激波后气体的振动温度约为5200K。  相似文献   

9.
杨荣菲  徐堃  仲冬冬  葛宁 《推进技术》2019,40(2):267-275
为了抑制高载荷低压涡轮PAKB叶栅在低雷诺数2.5×104工况下的层流分离,在叶片吸力面布置振动凸包进行主动流动控制,凸包为半正弦型几何,以最大振幅1mm、频率200Hz垂直于壁面按正弦波形非定常振动,通过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振动凸包位置、几何宽度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振动凸包位置位于峰值速度点上游附近,叶栅总压损失系数相较无控叶栅而言降低28.8%,而位于分离点下游以及峰值速度点远上游的振动凸包恶化了叶栅性能;当振动凸包置于吸力面最佳位置时,凸包几何宽度对叶栅损失的影响较小。振动凸包流动控制机理来源于附着于叶片吸力面的连续凸包脱落涡团,涡团通过增加主流与壁面低能流体之间的能量交换,将低能流体限制于壁面附近,有利于抑制大尺度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振动流化床的干燥性能,建立了干燥速度与操作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单因素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获得较高干燥速度的最佳振动强度公式,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1.
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及具有独立式双层桥面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分析中常需得到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各构件的三分力系数。为进行线状多体系统定常气动力测试,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线滑槽交叉点位置的变化来调整各测试构件问的相对几何关系,并能实现多构件的同轴转动,从而方便地进行不同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的测试。最后,利用交叉滑槽系统对一具有双层桥面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在其上有车及无车情况下各构件的定常气动力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的存在对上、下桥面的气动力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定常气动力并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建立了长直机翼的气动弹性运动方程。运用伽辽金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机翼的颤振特性及混沌运动。结果表明:考虑几何非线性后,出现极限环振动的初始点与线性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不同机翼模型,机翼振动从收敛到混沌的过程不同,可由单个极限环振动经拟周期运动进入混沌,也可以由单个极限环到拟周期运动,再回到单环振动,然后经极限环的周期倍化进入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13.
涡喷与涡扇发动机重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估算涡喷、涡扇发动机重量的方法。从初步设计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发动机气动性能参数、机械设计参数和发动机结构参数,如应力水平、流道气流参数、材料特性、几何形状、级载荷及轮毂比等。通过热力计算,强度、振动分析,并采用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公式,先估算各主要零件的重量、尺寸,求得部件的重量,从而获得整台发动机的重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机械式可展开结构往往存在机械结构较复杂、质量较大、展开过程易产生振动的缺点,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低密度、比强度大,展开过程平缓,振动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解决空间可展开结构现在面临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开结构的发展近况,其结构简单、振动小等特点有望使其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直板叶片弹性振动响应相似问题,基于板壳振动理论,根据方程分析法得到叶片振动响应相似关系,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原型与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对比。基于振动响应的机理分析,通过相似关系得到载荷加载时间等参数,结合有限元预测系数法对模型叶片振动响应时程曲线进行校正。针对不完全几何相似关系,通过敏感性分析法确定畸变模型与原型在固有频率、加载时间以及位移等参数下的相似比。结果表明:通过相似理论结合有限元预测系数法可以提高模型时程曲线预测精度;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得到了振动响应不完全几何相似关系,解决了大时间相似比下的响应预测问题。为实际工程中大型复杂结构的相似模型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俄罗斯试飞员进行飞机强度飞行试验的方法,介绍了飞机强度飞行2试验的目的,飞行试验的准备及试飞的问题。最后介绍评定飞机振动科技司的方法。本文可供有关试飞工程师和度忒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振动筒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即薄壁振动筒的物理因素和几何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振动筒的现有制造工艺及其缺点和限制,最后归纳了在制造振动筒过程中的三个主要技术难关。提出采用超精密加工的手段和特殊加工的方法来解决振动筒制造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略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振动疲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振动及振动疲劳破坏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说明了叶片对抗振对疲劳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性质及叶片的形式、表面状态,而与静强度无关。并对改进设计和工艺,充分挖掘材料潜力,加强对叶片防护,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结构振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空腔中经常存在高强度且多频率分量的流致噪声,空腔噪声与结构振动之间耦合效应严重,甚至可能发生结构共振。为此,在0.6m×0.6m高速风洞中,通过调整空腔底板厚度,改变其结构固有频率,模拟空腔流致噪声/振动相互作用。利用脉动压力和振动加速度测试技术,获取亚跨声速条件下,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特性及其结构振动响应特性。马赫数变化范围为0.6~1.2。结果表明,当振动强度较弱时,结构振动对空腔噪声影响较小,而空腔噪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在噪声载荷主频位置,振动谱出现峰值并且噪声/振动相关性达到最强;此外,空腔结构振动还与其固有频率特性密切相关,振动主要以低阶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我国在航空噪声与振动强度试验技术领域的发展。从试验任务需求、实验建设和试验技术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在航空噪声与振动强度试验技术领域的成就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