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在2001~2002年空间站应用可行性研究中,有一项是日本妇女空间论坛(JWSF)与日本国家空间发展局(NASDA)合作的太空食品研究计划。此计划是由JWSF提出的,主要解决航天员长期驻留在外太空时的食品问题,他们准备将日本食品作为太空日常食谱中的一部分。在此项研究中,JWSF将进行以下工作:1)与8名日本航天员和7名外国航天员座谈,了解他们对长期飞行航天食品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时来 《航天员》2011,(4):55-56
梦想可以让无数人为之不懈奋斗。同样,一个飞天梦让斯蒂芬妮·威尔逊(Stephanie Wilson)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追求。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出身的航天员,最难的恐怕不是那些繁杂的公式定理和深奥的科学知识,体育技能或许倒是最大的挑战。威尔逊在成为其梦想的航天员的过程中就碰到了这样的挑战——游泳。  相似文献   

3.
常玉燕 《中国航天》1997,(6):39-40,4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现有4名航天员,其中一名曾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参加过空间实验。到2000年前后,当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和日本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升空后,日本将有数十名航天员与其他几个国家的航天员联合编组,每次连续在空间站上工作几个月。日本宇宙  相似文献   

4.
贾永  李宣良 《航天》2012,(7):6-7
一个梦想,一个萦绕在中华民族心头的千年梦想,随着3位中国航天员由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天宫一号终于成真。  相似文献   

5.
阳光 《航天》2014,(5):16-16
搭乘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的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离开国际空间站,随后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安全着陆。目前国际空间站上还驻有俄、美、日各一名航天员。他们组成了新的第39宇航组,由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领导。若田由此成为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指令长。  相似文献   

6.
强静 《航天员》2010,(1):30-32
<正>3名试飞员,2名飞行外科医生,1名分子生物学家,1名飞行指挥员,1名五角大楼职员和1名中央情报局技术情报官员。这9位就是NASA最新选拔出的一批航天员。2009年夏末,2名日本航天员,1名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4,(6):46-46
加拿大航天员的“神奇竞赛”——感受航天员精彩的大众生活 自娱自乐的“太空人”时光——品味首位ISS日本指令长若田光一的太空人生 写给女儿的信——感受航天员卢卡·帕米塔诺的父有如山 梦想在于坚持——走近航天员体验营营员龚诗雅  相似文献   

8.
李时来 《航天员》2011,(3):64-65
斯科特·帕拉兹斯基(SC0ttParazynski)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这位现年50岁的美国前航天员曾执行过5次航天飞机任务,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航天员。除此之外。他还长期参加登山运动.是一名登山经验丰富的登山爱好者。2008年3月,帕拉兹斯基告别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共有7名航天员从NASA退役,其中有5名航天员自谋新的出路,有2名航天员因“情敌风波”被NASA解雇。这7名航天员的简要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个梦想,点燃了亿万少年的如火激情;一种机遇,成就21位幸运儿的航天体验。由本刊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活动——首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于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从全国选拔的21名优秀青少年和幸运读者入驻中国航天基地——北京航天城,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太空梦想,勇敢成长”的非比寻常的太空体验活动,这是神圣而神秘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首次向青少年朋友敞开大门。短短的四天体验活动成为21名幸运儿一生中永难忘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1.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12.
动态     
《航天员》2012,(5):44-45
罗伯特·萨斯克宣布离开加拿大航天局;国际空间站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一名前航天员玩摩托艇不幸身亡;ESA女航天员萨曼莎将于2014年飞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进行航天员选拔改革;两名资深航天员离开NASA;俄航天员完成2012年第二次太空行走;俄航天员队伍或选入两名女航天员;美国首位女航天员萨莉·赖德病逝。  相似文献   

13.
家乡传音     
《航天员》2013,(4):77-77
威·布朗曾说:“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神十任务之际,当得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承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天宫一号时,航天员们的家乡沸腾了,父老乡亲们为3名航天员的壮举感到骄傲与自豪,家乡政府先后给培养这3名航天员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发来贺电。  相似文献   

14.
宋尧 《航天员》2012,(6):55-57
2012年6月22日,加加林航天中心举行了国际空间站第32/33长期考察团的新闻发布会。主乘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联盟—色船指令长、空间站工程师);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飞船工程师、第32考察团工程师,第33考察团指令长);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飞船工程师、空间站工程师)。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伯恩。  相似文献   

15.
黄伟芬  吴斌 《航天员》2012,(4):50-52
2011年10月,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我国首批航天员队伍中选拔出了7名男航天员。他们和第二批航天员中的2名女航天员共同组成执行神九任务的初步人员名单。2012年3月,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确定了神九任务的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确定了飞行乘组的岗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月前,《航夭员》杂志社举办了首届航天员体验营。一群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齐聚北京航天城,他们在航天员教练员的带领下,参观航天城,与航天员合影留念,体验航天员部分科研训练项目,以一种独特的体验方式满足了自己对航天员的崇拜、对航天的向往。一个太空梦想,激励着他们勇敢成长,短短四天的体验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而创建如此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4,(5):78-78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读到了这本宝蓝色封页的期刊,就这样,此后的每一期我都会很认真的阅读、咀嚼。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想把自己对这份刊物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航天员,一个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一个我们渴望而又不可及的名字。自2005年以来,《航天员》杂志为我们对这些陌生而又渴望了解的名字一一解析、作答,为我们揭晓航天员荣光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1,(9):F0002-F0002
2003年2月1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执行完既定任务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时隔8年之后,人们在德克萨斯纳柯道奇县的一个湖泊中找到了当时航天飞机解体时坠落的一个部件,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一场惨剧的沉痛记忆。  相似文献   

19.
李建辉 《航天员》2009,(2):46-47
发射推迟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19时43分(北京时间5月16日7时45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共有7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升空,其中李·阿尔尚博担任“发现”号指令长,托尼·安东内利担任飞行员。包括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在内的另外5人担任任务专家。若田光一替换美国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加入国际空间站考察组,马格努斯与“发现”号其他机组人员一道返回地球。若田光一也由此成为首位空间站长期考察组成员当中的日本航天员。  相似文献   

20.
徐菁 《中国航天》2005,(10):25-28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多医学有关的事故。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但是如何保障航天飞行中的航天员的健康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在某次太空行走时,一名航天员手套上的螺栓刺破了手套,使其皮肤直接暴露出来;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途中,曾出现过航天员发高烧的情况;在一次飞行中,一位航天员突然心律不齐,处境危险;有一次,3位航天员被有毒气体所笼罩,其中一人还失去了知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