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雪松 《航天员》2014,(6):19-22
2014年9月2l和9月24日,美国和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先后抵达火星轨道并入轨成功,掀起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又一次小高潮。美国是火星探测方面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印度则是火星探测的新手,而晒国的探测器却几乎同时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进行探测,那么其在任务尤其是飞往火星的轨道设计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 《航天员》2014,(6):25-28
印度火星探测器成功入轨,使印度成为了亚洲首个“火星精英俱乐部会员”,而实现这一成就的成本仅45亿卢比(约合7400万美元)。与此同时,“曼加里安”号通过复杂的动作减缓速度进入轨道,稍慢一点就可能坠毁在火星表而,稍快一点就可能错过轨道而彻底迷失在外太空。如此复杂的任务成功率不到50%,即便是美俄首次尝试也都以失败告终。那么为何那么多航天大国、甚至是花费了高昂的费用也曾无数次失败,而印度竟然低成本首次发射探测器便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它究竟有何秘诀?  相似文献   

3.
胡杨 《航天》2011,(3):F0002-F0002,1
1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其间,中美发表了长达6000余字的联合声明,对涉及两国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并相互作出承诺。引人注目的是,声明的第10条,专门就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4.
杨孝文 《航天》2011,(5):40-43
截止到今年3月10日,美国航宇局火星勘测轨道卫星(MRO)已经在火星轨道整整服役5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珍贵数据,可谓硕果累累。自从2006年3月10日它进入这颗红色行星的轨道以来,这个轨道器已经向地球传回大约有131万亿字节的信息和7万多张图片,其数量比所有其他星际探索任务传回的数据总和还要多。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中新网2012年4月25日消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与ESA将于5月10日在瑞士签署一份关于“火星生物学”(ExoMars)探测项目合作的协议。根据此协议,2016年将制造火星登陆器,2018年发射去火星;2016年发射一颗火星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6.
伊莉莎 《航天员》2014,(5):38-41
“经过十年五个月又四天,绕太阳五圈、航行64亿千米的长途旅行,我们终于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到了’。”欧空局(ESA)局长让·雅克·多尔丹(Jean Jacques Dordain)在2014年8月6日宣布,“‘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已经成功抵达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目标彗星,这标志着欧空局耗资13亿欧元的彗星探测计划进入了关键时期——准备着陆。”十年磨一剑!罗塞塔终于抵达目标彗星轨道,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入轨难,着陆更难!  相似文献   

7.
尹怀勤 《航天》2009,(9):32-34
美联社6月10日报道,美国将与欧洲合作展开火星之旅。此举的起因乃系双方经费欠缺,都想通过联手方式既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又继续实施原定的探测火星的计划。美国航宇局欲借此能够筹集到生产新一代核动力火星探测器的23亿美元,而欧洲空间局欲借此能在2016年将火星探测器Exomars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8.
尹怀勤 《航天》2014,(9):28-31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30日报道,美国航宇局宣布,根据对人类航天计划的考量,决定在2035年把人送上火星。但报道称,美国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国航天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中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9.
江山 《航天》2012,(9):15-15
印度政府已批准2013年向火星发射轨道探测器的计划,目的是对火星气候和地质进行研究。探测器最早有望在2013年11月发射。这项探测任务将成为印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向前迈出的又一步。2009年9月,印“月船”1探月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提升了其作为老牌航天国家的声誉。该国还打算在2016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位官员称,该项火星无人探测任务估计需耗资7000万-9000万美元。印度政府仍面临着应集中精力解决电力缺口巨大及道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压力。印航天计划起步于1963年。该国研制了自己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8):12-13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6月28日推出的新版《国家航天政策》涉及众多问题和工作,包括遥感,也包括天基核动力系统的许可证办理。但迄今为止,新政策对国际合作的重视所引起的反响最大,尤其是赢得了那些批评上届政府航天政策存在单边主义倾向的人的赞扬。  相似文献   

11.
<正>The third China's Space Technology Forum was held on October 21 in Beijing.Focusing on Mars exploration,scientists,scholars and industrial representatives gathered to discuss the frontier issues, aims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pace technologies.Zhouji,President of the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7,(4):10-10
2007年3月26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火星探测漫游者”探测器的降落伞系统,并介绍了降落伞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以及降落伞的研制过程的主要工作,尤其是设计人员解决和处理的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火星探测器着陆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火星着陆技术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火星环境与地球有很大不同,要实现火星探测的软着陆仍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介绍了各种火星着陆技术方案,对气动减速、控制和着陆缓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以及火星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火星重力场等科学目标.给出了探测器等离子体探测包、掩星接收机、磁通门磁强计、光学成像仪等有效载荷的组成、作用和性能指标.YH-1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e political climate today is more favourable for joint superpower cooperation in space than it has been for many years. The authors of this Viewpoint, who studied together as members of the inaugural cla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 trac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SA and USSR and evaluate how they might affect cooperation. Ironically, they find, it is the common problems both nations face in relation to space activities - budgetary constraints and declining political support for their space programmes - that argue most forcefully for cooperation. But a subtle and initially modest strategy will be needed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相似文献   

17.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1975年8月发射(1976年7月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MSL"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1975年发射(1976年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好奇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火星探测出舱机构的识别定位与坡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叶培建  彭兢  杜颖 《宇航学报》2016,37(2):169-174
为实现火星探测两器分离过程中出舱机构的坡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出舱机构识别定位与坡度测量方法。首先,采用特征匹配的方法对场景中的出舱机构进行识别定位。针对巡视器导航相机成像视角变化以及出舱机构倾角变化导致图像产生几何形变,火星表面光照因素的影响以及巡视器硬件的计算能力,并结合出舱机构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区域特征与Blob特征相融合的识别定位方法。采用加速鲁棒性特征(SURF)算法检测图像中的局部不变特征,并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算法检测图像最稳定极值区域,两种特征相融合之后构造SURF描述算子并进行特征匹配。同时,采用M估计抽样一致性(MSAC)算法计算对应点变换矩阵,实现出舱机构在场景中的初步定位。然后,通过对出舱机构上人工标志的精确定位以及三维重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平面拟合,实现出舱机构的坡度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成像视角变化以及光照变化具有鲁棒性,提取的有效特征数以及计算时间均优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基本满足火星探测中出舱机构坡度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5,(2):74-80
介绍了邻近空间链路协议(Proximity-1space link protocol)的分层模型和业务类型。从3个方面分析了在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中应用邻近空间链路协议的优势:首先提出了火星探测中在轨道器和漫游车之间建立邻近空间链路的典型应用,其次分析了邻近空间链路在解决远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和延时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说明了邻近空间链路比高级在轨系统(AOS)空间数据链路更适合于火星探测任务。文章进一步设计了邻近空间链路协议的传输帧结构,提出了数据传输帧的几种端口路由策略以及数据链路的差错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