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日据调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施放意大利系留卫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绕绳绞盘出了故障。飞行前,在对航天飞机绕绳绞盘装置做最后一次检查中,地面人员给其加装了一个1/4英寸直径的锁紧螺栓。很明显,是这个螺栓卡住了绕绳绞盘。调查人员发现它有破裂迹象。这个位于施放架末端的“尺度索绕绳装置”曾在绳长179米和265米处两次被卡住。 3日美国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开始对金星进行第三次雷达测绘工作,此次测绘将持续到本月13日,届时,金星被测绘过的表面将达99%,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雷达测  相似文献   

2.
“麦哲伦”号探测器的穿云雷达揭示金星上有残破的火山口和广大的岩浆流。“麦哲伦”探测器刚刚完成了它的第一轮地形测绘,在一个金星年的243天里环绕轨道1700多圈,覆盖了这行星84%的表面。NASA金星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史迪夫·柔德斯说,金星表面在4至10亿年之间,是相当年轻的。飞船发来的最近一幅图像有一个晕边,是约宽200公里的一个环形结构,晕边环直径在100公里到2000公里之间。它们也许形成于地壳下一层流动地幔里涌出的火热的岩石地幔柱的地方,正象地球上形成的热点。晕  相似文献   

3.
在到达金星3年之后.“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首次进行了一种新的飞行,从而使其耗资8亿美元的金星之行进入最后阶段. 这项计划的负责人道格拉斯·格里斯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种飞行“对于行星科学来说确实是第一次.我们拥有了下 (?)代‘麦哲伦’航天器,可以勇敢地前往任何航天器没有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989年5月4日,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47(比预定时间晚59分)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5天的飞行任务中,在绕地球5周后从阿特兰蒂斯号上成功地投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顺利地向金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投放耗资总额为715亿日元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这是停止发射行星探测器11年之久恢复发射后的第一个行星探测器,它将向距离2.55亿公里的金星作15个月的长期旅行。  相似文献   

5.
三、令人生畏的金星探测除了美国水手-2、5、10外,曾探测过金星的主要是表2中列出的前苏联金星-1~16探测器和维加-1、2探测器,以及美国的先驱者-金星-1、2和最新型金星探测器麦哲伦号。此外,前苏联还做过许多次探测,但均以失败告终。金星像一个吃人...  相似文献   

6.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7.
金星之友“麦哲伦” 以著名的16世纪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命名的美国“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于1989年5月4日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低轨道,然后利用1枚固体火箭推入飞向金星的轨道。其目的就是深入了解这一神秘星球的内幕。  相似文献   

8.
1日美国航宇局地面控制人员,指令正在绕金星运行的麦哲伦探测器进入更保险的状态,并努力查清星上计算机还存在的问题。 3日北京夏令时9时53分,中国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进入太阳同步轨道。这次发射用的是长征四号运载火箭。13时14分,乌鲁木齐卫星地面站收到了第一幅甚高分辨率可见光云图。 4日麦哲伦金星探测器的计算机防护装置又出现一项故障,但没有干扰计算机处理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金星雷达测绘仪(VRM)是航宇局确定的科学飞行项目,拟把一颗卫星置入围绕金星的轨道,使用成象雷达测绘金星的表面。这颗卫星计划在1988年4月用航天飞机一人马座G发射。卫星将于1988年7月底到达金星,点火其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入一条周期3.1小时的绕金星轨道。这次雷达测绘飞行将持续243天(金星自转一圈),在飞行完结的时候,测绘金星范围从大约南67°到北90°,分辨率为1公里。本图是VRM卫星的设想方案图。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11.
5日格林威治时间2时30分,苏联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号运载火箭将一颗海洋导航卫星“宇宙2123”送入轨道,据估计,它将代替“宇宙1655”卫星。 6日到目前为止,美国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已完成55%绘制金星表面图形的任务。欧洲航天局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研究奥林帕斯实验通信卫星电源下降的故障问题,同时将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剩余电源,使卫星能继续提供通信服务。 7日莫斯科时间6时47分,苏联“礼炮7”空间站在南纬34.9度、西经63.8度,即南美洲上空再入稠密大气层烧毁,但还有些碎片落到地面上。“礼炮7”号空间站自  相似文献   

12.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4,(4):42-42
安徽高房龙:贵刊2004年第一期登了《金星:地球的“魔鬼”姐妹》一文。我看后如骨在喉、不吐不快。该文大部分写的还是科普文章,介绍了金星的概况和一些相关的探测计划,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金星上的城市)就不是那样的了。作者拿着20多年前的所谓“证据”,来证明前苏联和美国的一些金星探测器曾经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类城市的遗址,并主观认为既然金星上存在着城市遗址,那若干年前金星上一定存在过高级的文明和生物。我觉得这种观点真是荒唐之极。“麦哲伦”金星探测器是NASA的一大手笔,该探测器已经成功地绘制了金星上99%的三维地形图,清晰度和…  相似文献   

13.
4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时46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发射成功,6小时后,释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 5日格林威治时间13时,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宇宙2019高分辨率照像侦察卫星。 8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经过4天多的飞行,于东部夏令时间3时43分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着陆。 10日美国空军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3  相似文献   

14.
姚承 《飞碟探索》2006,(1):16-17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前苏联先后发射金星系列探测器十多次,但大多数无果而终。面对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坠毁问题,宇航部门不得不一次次改进“着陆”技术。1972年,前苏联的“金星8”号航天器在金星向阳面上第一次实现软着陆。1975年“,金星9”号和“金星10”号航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日本在空间探测方面一扫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踪的阴霾,连续成功发射了3个别具一格的空间探测器。其中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和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已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正在飞往金星轨道的途中,此举使日本成为继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之后,世界第4个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这些都无疑给日本航天事业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16.
30年来,在美国航宇局的空间计划中,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太阳系内进行不载人的探索。然而,自从旅行者探测器在1977年发射后,JPL不再执行此类任务了。5月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了一颗装有顶级火箭的麦哲伦探测器,恢复了对太阳系的探测。未来,还将有水手2号探测器,它通过飞越小行星时的借力飞行和彗星交会(CRAF)。麦哲伦探测器在研制进程中曾经历过两次灾难。1988年10月,当探测器运到肯尼迪空间中心后,发生了由于蓄电池短路引起的窜火事故。  相似文献   

17.
空间扫描     
为国际空间站安装起重臂 路透社 1月 1 4日报道 ,国际空间站上的 2名航天员在当天进行了 6h的太空行走 ,并为空间站安装了多用途起重臂和无线电天线。伽利略号出故障 路透社 1月 1 7日报道 ,在木卫一上空飞行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出现故障 ,误将探测器上的计算机关闭 ,使其处于“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5月21日,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发射升空,预示着人类对金星的探测翻开了新的一页。那么,人类对金星的认识情况和今后的航天探测动态到底是怎样的呢?最为明亮的星星  相似文献   

19.
空间扫描     
阿尔卡特公司与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开展合作 共同向俄制快讯AM-2、3卫星提供通信有效载荷。每颗快讯AM卫星载有16台C波段、12台Ku波段和1台L波段转发器。 日本计划2009年对金星大气层进行测绘 日本将在2008年发射1个质量647kg的金星探测器,它于2009年进入距金星300km~60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两维半MHD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间距的两扰动源所产生的激波在行星际空间黄道面内的相互碰撞过程。在内边界(18R_s),两扰动中心的间距取为24°、36°、48°、54°、72°、120°,模拟了两激波速度均为1000km/s和2000km/s两种情形。结果表明:1.速度为1000km/s的两中等激波,相距24°时,在1AU以内强烈相互作用而汇合成一新激波;相距36°时,在1AU附近发生汇合,但尚可分辨;相距48°时,在1AU以内有相互作用,但可近似认为是独立传播的;相距72°时,将独立向前传播。2.速眨为2000km/s的两强激波,相距≤48°时,将强烈汇合成一新激波;相距54°时,在1AU附近产生汇合,但尚可分辨;相距72°时,相互作用不足以汇合成新的激波;相距120°时,其传播相互独立地进行。并给出了上述情形下两激波汇合的时间和位置,详细比较了汇合激波与相同能量的单激波的等离子体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