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联自从1962年3月开始发射第一颗“宇宙”号卫星到1983年12月29日为止,二十一年中,总共发射了1521颗该系列卫星。历年来,苏联塔斯社在公布发射消息时,除报道卫星轨道参数外,再无其他内容。这对了解苏联空间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更增加了“宇宙”号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截止1981年底,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共发射成功2772个宇宙飞行器(卫星、飞船和宇宙探测器)。苏联占1661颗,其中军用卫星1205颗。美国共发射939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除外),其中军用卫星661颗。其它国家共发射成功172颗。世界各国共发射通信卫星537颗,成功进入同步轨道的占109颗。世界上已发射宇宙飞行器的国家和组织共19个,其中8个拥有自制运载火箭,它们是:苏联、美国、日本、欧空局、法国、英国、中国和印度,另外巴西将于1983年用自制火箭发射卫星。详细数据请参看表一、二、三及其注解。  相似文献   

3.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与苏联“宇宙”火箭现正竞争发射一颗巴西环境遥感卫星,其研究森林降雨,预计1992年中期入轨,重185公斤。苏联空间管理总局的SL-8宇宙火箭发射报价费为600~800万美元。苏联每年用宇宙C-1火箭发射12-15次;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国际发射卫星市场,与苏联竞争缺乏经验。苏联运载火箭不论在性能上还是发射费上都可能占优势,现不清楚轨道科学公司报价是多  相似文献   

4.
1980年,古巴人托马斯·门德斯曾乘苏联的宇宙飞船“联盟-38”和空间站“礼炮-6”航行7个多昼夜。这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第一名宇航员。自1973年起,古巴在距离哈瓦那40公里的地方建立了名为“卡里布”的地面站,从此它成了国际卫星组织的成员。古巴还与苏联共同开展了宇宙物理学、卫星气象学、宇宙生物学和宇宙医学的研究。古巴宇航员门德斯在“礼炮-6”上做实验用的仪器都是本国产品。在航天方面,目前仅古巴和尼加拉瓜取得了一定成果。很明显,由于经济问题拉美各国还不大可能推行大规模的宇航计划,但若是完全忽略利用航天技术手段也不行,否则这些国家难以彻底结束经济和科技长期落后的局面。因此,近几年来产生了集中各国力  相似文献   

5.
1965年和1967年,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苏联九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计划。会上,苏联提出了一项“苏联集团空间合作计划”倡议,要求每个参加国联合承担空间研究任务,这项提议1967年4月正式通过。由上述九国通过的这项多边利用和研究外层空间的“国际宇宙号”计划包括:(1)研究外层空间和高层大气;(2)联合研究空间物理、生物  相似文献   

6.
苏联一直利用卫星和“联盟”、“礼炮”载人飞船进行遥感活动。苏联跟美国不同,它自1961年首次发射“东方-1”以来实际上保持一项从没有中断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遥感飞行任务用的卫星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宇宙号”系列和气象卫星的“流星号”系列。“宇  相似文献   

7.
从苏联发射卫星开始,东德的洛伊施特累利次天文台就对卫星进行观测。1969年10月14日发射的第一颗“国际宇宙”卫星上,安装了东德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研制的仪器,这种仪器用于研究太阳短波辐射。后来,东德科学家为“国际宇宙—4、6、7、11、16卫星”研制了光度计、电子和电源部件、无线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的四分之一世纪中,苏联截至1983年12月29日,仅“宇宙”号系列卫星已发射了1521颗,数目惊人,耗资不计其数。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仅1982年一年,苏联用于空间活动的经费就达200亿美元。列宁格勒一位安装工人Б·也波  相似文献   

9.
1971年由苏联发起的国际卫星组织开始工作时,拥有九个成员国: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古巴和蒙古,出租第三代大椭圆轨道的“闪电”卫星转发器。1979年开始利用“地平线”静止通信卫星上的四台转发器,为成员国提供网络服务。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将发射七颗卫星归国际卫星组织使用,迄今,只有两颗  相似文献   

10.
在莫斯科航宇90展览会上,法国《航空与宇宙》杂志记者安排了一条卫星专用线路——从莫斯科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海事卫星到挪威的艾依克地而站,再通过地面中继线路到《航空与宇宙》编辑部——发回一篇“苏联空间预算危机”的报道。该  相似文献   

11.
1985年苏联成立了空间总管理局,以生产销售运载火箭和商用卫星,并与国际上签订空间合作。该局最近向三个国际组织——国际通信卫星、国际海事卫星以及欧洲通信卫星——表示愿提供“质子”号火箭发  相似文献   

12.
1968年,罗马尼亚成立了宇宙研究委员会,并建立地面站,观测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罗马尼亚专家研制质谱仪器,作为“国际宇宙”计划研究大气高层的合作项目。1974年10月31日发射的“国际宇宙-12”号卫星上安装了这类仪器。后来,经过改进的仪器又在“国际宇宙-18”号卫星上  相似文献   

13.
10日格林威治时间2时,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宇宙1987、1988、1989,前2颗是导航卫星,后一颗是测地卫星。 12日苏联发射宇宙1990地球资源卫星,用于监视亚美尼亚地区的地震情况。 14日以色列第一颗卫星“地平线1号”再入大气层烧毁。 18日苏联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宇宙1991军事侦察卫星。 26日格林威治时间9时15分,苏联在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地平线”电视和无线电卫星。格林威治时间15时43分,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宇宙1992军事通信卫星。欧洲阿里安公司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2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最后一颗国际通信卫星-5。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世界各国共发射143个宇宙飞行器,而苏联占了119个(失败2个)。 1.载人空间活动 1982年,苏联共进行了九次载人空间飞行。首先,苏联发射了改进型礼炮-7号空间站,取代了“超期服役”的礼炮-6号。其次,联盟-T5的宇航员别扎沃伊和列别杰夫打破了1980年由波波夫和柳明创造的185天空间飞行记录,在空间停留了211天。另外,苏联还将一名女宇航员送入了太空。 2.非宇宙号应用卫星苏联大部份不载人的空间计划编入宇宙号系列内,但一些应用卫星除外。1982年,苏联的应用卫星  相似文献   

15.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已经开始研制对地静止卫星运载器(GSLV),并将用它把两颗应用型“印度卫星-Ⅱ”通信卫星在1991、1992年先后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在此之前,印度的两颗预用型“印度卫星-Ⅱ”试验卫星将在1988和1990年由苏联帮助发射。由福特航空空间公司制造的“印度卫星 I-C”,因1982年“印度卫星 I-A”的失败,将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位印度空间官员声称,用卫星一两年所获得的收益就能完全收回对卫星的投资。因此,印度从七十年初开始空间活动起,就集中国家有限财力研究和发展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通信卫星。印度已由苏联代发射了两颗资源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资源卫星的国家。第一二个国家是美、苏。1986年印度将让苏联代射第一颗半实用的地球遥感卫星。对印度第三颗资源卫星的设计参数、性能及发射目的,已在第三十四届国际宇航学联合会上由印度负责遥感卫星计划主任S·卡里那拉曼作了报告。现仅将其介绍的地球遥感卫星IA部分,择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联为了加强与经互会和华约组织成员国的通信联系,并与美国控制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相抗衡,1968年5月,波兰、东德、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蒙古、古巴等九国代表在布达佩斯通过了一个协议草案,确定了建立“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一般原则。1971年11月15日,上述九国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建立“国际卫星”组织的协议。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董事会或签约国会议。董事会由参加该组织的成员国各选派一名代表组成。它每年至少召  相似文献   

18.
英国凯特林中学驰名国内外的监视苏联空间活动小组,由于组长 G.E.佩里教授退休而停止活动。佩里教授负责该小组活动整整二十七年,小组的中学生对侦察苏联空间活动,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发现”普列谢茨克宇宙发射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苏联/俄罗斯研制的“流星”(Meteor)极轨气象业务卫星已历经3代,这3代卫星轨道大都不是太阳同步轨道。现正发展的第4代卫星将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 1 3代极轨气象卫星 苏联早在1962年~1969年间就发射了20多颗“宇宙”(COSMOS)系列卫星进行气象探测试验。 1969年3月  相似文献   

20.
①苏联航空学院学生研制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ISKRA。该卫星已于今年7月10日与一颗保加利亚卫星同时进入地球轨道。②苏联今年8月份共发射17颗宇宙号卫星。系号是宇宙-1285至宇宙-1301,其中宇宙-1287至宇宙-1294是用同一枚火箭发射的8颗卫星。这17颗卫星几乎是都军用卫星。③美空军已拨款15亿美元,打算在1986年以前建立一个海空军统一的空间通信网。这个通信网共有920个机载或舰载终端。空军已在B_(52)、EC-135等飞机上装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