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艳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1):167-169
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回顾学会成立之初的种种不易,联想到了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从成立到成长、发展的点点滴滴,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学会的健康蓬勃发展,必将为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我相信在学会的带领下,通过专业委员会委员们的共同努力,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2.
新陈代谢为生命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与生命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缺乏化石证据,代谢的起源及其影响生物进化的分子机制等重要问题尚待解决.近年来,网络扩张算法等分子模拟方法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起源进化的分子模拟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技术交流会于1992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首先由无人飞行器学会副理事长李信东同志代表学会领导宣读了成立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及委员会成员名单。而后,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波同志作了关于国内外电磁兼容学术活动发展动态、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经过及今后工作建议的报告。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黄纬禄、部科技委顾问杨嘉墀、国际无线电联盟噪声与干扰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高攸纲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9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共24个单位,52位代表。 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付院长、本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严东生同志主持,会议一致推选了严东生、柯俊、田文华、庄育智、顾长立等28位同志为第一届空间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于80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江阴举行。返回与再入技术是当代空间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相当广泛的技术领域。这次会议是我国各条战线上从事返回与再入技术的同行一起讨论学术和交流经验的第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几十个单位的83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到会祝贺并任聘了组成专业委员会的22位委员。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平谷召开,会议旨在给近年来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两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空间,并对发展前景提出可行性设想,以此推动学科发展。大会做了关于21世纪我国航天医学的需求与发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等报告,其中有综述,有研究报告,还有对今后工作发展的建议,内容全面丰富。会议较圆满,并达到了预期目的。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7.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4月19—2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承办。本次会议收到论文64篇,并出版了会议文集。  相似文献   

8.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9月6至11日在广西省北海市召开了学术交流及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30余人,代表着全国空间材料研究方面的科研、大专院校以及有关公司等十几个单位.本次会议共收到28篇论文,有18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所有的论文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在空间材料研制方向的进展情况:有在空间研究材料的情况,有利用高空飞机失重时来研究材料情况,有研究空间应用的轻型结构件的进展情况;会议中还对未来空间站中空间晶体生长装置提出建议和介绍了未来空间相机用新型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的研制初步进展;会上郭景坤院士提出的金属陶瓷材料研究设想,引起与会人员热烈反响.大会还交流了许多金属、陶瓷、有机基复合材  相似文献   

9.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34(4):F0002-F0002
全国第十三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于2008年7月19-23日在湖北宜昌召开,该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控制与推进技术专业组联合主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0.
《空间科学学报》2007,27(6):518-518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于2007年09月18—22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1个单位16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1篇,其中139篇收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光盘.有62位代表在会上做了报告.本次会议报告的内容涉及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载人航天、探测方法和技术、地面系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既有国外动态,又有我国的最新科研成果.本次会议为代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于2001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召开。会议学术交流内容包括国内外空间探测新技术。神舟号飞船测控、应用及地面系统,月球探测初步设想,火星探测研究、计划及其软着陆技术,卫星探测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以及卫星接收地面系统中有关数据的接收及处理等方面。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对提交的论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编辑出版了“中国空间科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间探测领域40年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是中国空间探测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40年,空间探测极大推动了空间科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也影响到经济、军事和日常生活诸多方面.本文简要回顾了从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成立的1980年至今,中国空间探测领域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探空火箭、高空气球、科学卫星、月球与行星探测、载人航天空间探测、遥感卫星地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于2000年9月中下旬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航天科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总参谋部大气研究所、总参谋部跟踪与通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信息产业部、54所、北京川页电气公司等单位共计 8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60余篇,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次学术会议主要对我国在卫星探测、气象卫星发展、火箭探空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于1992年11月7日—15日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索溪峪招待所召开。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高能物理所、遥感卫星地面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二炮四所、航空航天部508所、航空航天部501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长春地理所、武汉物理所、微电子中心、地球物理所、中国工业经济协会、空间学会办公室等16个单位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宇航计测技术》2013,(3):38-38
近日,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北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按照中国宇航学会下发的《关于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组成的通知》(宇学字[2013]20号)要求,顺利完成了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会上,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宣读了学会聘任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的名单,并代表学会理事会对大会表示祝贺。参加大会的代表约一百人。  相似文献   

17.
《宇航计测技术》2012,(3):F0002-F0002
2012年4月24日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温州召开,专委会26名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中国宇航学会"关于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批复"(宇字函[2012]5号文)。由冯克明研究员担任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2013,(8):67
为了推动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的持续发展,促进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学科发展及专家交流,拟定于2013年11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空间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交流会议。该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领域相关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昆明物理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正在讨论着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否发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是由陨石带来的 ?  最近的一次发问来自于芬兰研究人员毛利威尔托嫩。他指出,根据近来的天文观察与实验结果,已使有关的科学家越来越相信,我们地球上的祖先,很可能是来自于火星的“火星人”。当前,大部分科学家相信,在 38亿年~ 35亿年之前,由一个类似现代细菌那样的先祖,孕育了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但是,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并不这么看,生命起源究竟姓“地”亦或姓“火” ?人们争论纷纷。   ●火星生命说   火星与地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