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5年12月17日,举世瞩目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顺利升空了。这是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其研究成果将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6年,我国还将发射3颗科学卫星。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呢?我国空间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如何?这些都是公众所关心的。为此,《国际太空》杂志记者采访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陈清贫在我们赖以生存和栖身的太阳系内,其千古不解之谜可谓多矣,随便举几个例子:为什么在九大行星中间,在原本“应该”有一颗行星的地方,却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为什么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自转,唯独金星是反方向?为什么木星和土星的好几个卫星的公转方向,与其他卫星...  相似文献   

3.
到2001年3月4日,资源一号卫星已经正式交付使用一年了,一年来,资源一号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在太空轨道上,卫星上的遥感器不停地丈量地球,服务人类,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也许不少读者会问,我们看到的卫星中都足两个翅膀(太阳能帆板),为什么资源一号卫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极轨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5月15日,中国长征-4B火箭成功把风云-1D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与目前仍在太空运行的风云-1C卫星相比,重950kg的风云-1D卫星在技术状态上做了部分改进,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发射当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乌鲁木齐地面站就接收到传回的第1幅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3年双星计划启动到"悟空"发射之前,中国没有发射新的空间科学卫星。当时国际上共完成500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项目,而中国只进行了100项左右。有感于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基础的薄弱,原本就对空间科学问题感兴趣的艾长春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的聘请,出任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总师。2017年11月30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第一批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自2015年12月17日发射至今,"悟空"探寻近两年,巡天4  相似文献   

6.
庞征 《国际太空》2011,(3):35-42
2010年5月28日,美国德尔他-4火箭成功发射首颗GPS-2F新型导航卫星,这标志着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再次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卫星入轨以来,美国空军和卫星制造商波音公司就开始对这颗先进的GPS卫星进行漫长的检测,该卫星现已正式成为GPS星座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5月21日,我国用长征-4C火箭成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鹊桥"(Magpie Bridge)月球中继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于6月14日进入了地月拉格朗日2点(L2点)的晕轨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到该轨道的月球中继卫星。那么,"鹊桥"月球中继卫星有何用途?它为什么要运行在地月L2点晕轨道?简单地说,它将为2018年年底我国发射的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4落月探测器提供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1983年4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升空,开创了中继卫星时代.25年后,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中继卫星时代.4月25日发射成功的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将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9.
陆征 《国际太空》2010,(11):F0004-F0004
<正>2010年11月1日00:26,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 3C运载火箭,成功将第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2010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0.
马航MH370航班失踪已超过3个多月了,它究竟去了哪里?各方为此动用了大量先进手段,从直接分析飞机发出的各种信号,到卫星和雷达的天罗地网,再到各国出动了多架飞机、舰艇、甚至包括核潜艇和深海无人探测器,但迄今为止,仍一无所获。2009年法航447航班失事两年后才找到黑匣子,三年后才完成调查报告,总计花了3500万欧元。估计对马航MH370的调查,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和更多资金。这样严峻的事实,正在引起民航业、卫星业从业人员的认真思考,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今天,为什么不能对民航飞机进行实时跟踪?  相似文献   

11.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河 《国际太空》2016,(8):12-19
2016年8月16日,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Mozi QUESS)成功发射。8月17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接收到墨子号首轨数据。如果卫星成功运行,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进行量子通信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12月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入轨。至此,我国高光谱观测实力进一步提升,也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空间段建设任务圆满收官。什么是高光谱观测卫星?它具备哪些鲜明的优点?科研人员为此克服了哪些困难?本文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海洋-1(HY-1)卫星是中国第1颗直接为国家海洋监测、研究与应用开发所研制的卫星,它于2002年5月15日成功发射。HY-1卫星装载有1台10谱段海洋水色扫描仪、1台4谱段的CCD成像仪。该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环境要素的探测,如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性有机物、水温  相似文献   

14.
田莉 《国际太空》2007,(1):20-25
□□由欧洲咨询公司主办的第10届世界卫星融资峰会于2006年9月5-7日在巴黎举行.在此之前的9月4日,举行了第4 届世界卫星市场预测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卫星投资商、运营商、制造商、发射业务提供商和保险商就市场形势作了发言.欧洲咨询公司介绍了其对2006-2015年卫星市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最新消息     
印度将出资制造2颗新型卫星 2月20日,印度内阁同意出资2.83亿美元,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再研制2颗新型通信卫星——印度卫星-4A、4B(Insat-4A、4B)。 2003年我国将发射8颗卫星和1艘飞船 这是我国历史上发射航天器最多的1年。它包括“北斗”导航卫星、“双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等。 伊朗2月19日宣布,将和意大利在今后两年内共同制造和发射“明灯”卫星。 意大利计划制造4颗军民两用卫星 它们均为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预计耗资8.07亿美元,其费用将由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分担。 (小号…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8年8月1日14日,“嫦娥1”号卫星已正常工作9个月零9天,绕月飞行3042圈,卫星曾经安全度过2008年2月21日的月食,目前整星剩余燃料量约270千克。按计划,8月4日,“嫦娥1”号卫星将由现在约正飞姿态转入侧飞姿态。8月16日,“嫦娥1”号卫星将迎来第二次月食。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前一次度过月食的经验和对目前卫星状态的确认,“嫦娥1”号卫星能够安全度过第二次月食.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 2 0 0 1年 1月 10日消息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 0 0 1年 1月 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将于 2 0 0 3年一季度在西昌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卫星。亚太五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是一颗高功率的卫星 ,拥有 5 4个转发器 ,其中 C波段 38个 ,Ku波段 16个 ,卫星寿命为 13年 ,发射重量为 4.8吨。中国将发射美制“亚太五号”卫星  相似文献   

19.
3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与主承包商三菱重工业公司已全面开展H-2A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其主要目标一方面是提高静止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从目前的Zt提高到4t;另一方面降低发射费用,从目前的1.3亿美元降到7900万美元。4日欧洲空间局耗资70亿美元,1万多名技术人员10年辛勤研制的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在库鲁航天中心升空后仅30s就发生爆炸,损失惨重。其所携带的价值5亿美元的科学卫星也在爆炸中被摧毁。美国和意大利联合发表了对1996年2月系绳卫星实验失败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导致连接系绳卫星的缆绳断裂、卫星丢失、实验失败…  相似文献   

20.
苏联近几年来,每年要保持发射一百多颗各种卫星和飞船的速度。据美刊报道,军用卫星比例明显有所增加,约占85~90%以上。为什么苏联要增加它发射卫星的数目?这可能与航天飞机投入实用以及美国正在执行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备战有关。实际上,苏联从空间时代一开始就以军用为主。从1984年9月25日到10月18日23天中,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