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飞行力学专业组研究课题组组长会议于1988年1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北苑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1所、603所、611所、630所、640所、320厂、北航、南航、西工大、部局领导、成果办等单位共49人。会议检查各课题组1987年合同完成情况;草签1988年各课题技术经济合同;专题讨论天地往返系统应预先开展研究的飞行力学问题,并起草论证报告:会上由专家鉴定组对“飞机飞行性能计算手册研究”和“大扰动下飞机飞行品质研究”成果进行鉴定,专家鉴定组同意申报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2003年上半年国内模拟机鉴定工作不能按计划完成,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特批准国内所有6月30日前到期的飞行模拟机,可做为现行有效的模拟机继续投入运行60天。鉴于“非典”疫情已初步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鉴定工作不受较大的影响,经过双方协商,在充分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2003年5月23日和5月29日,民航总局模拟机鉴定组对华欧培训中心的A320和A340-300型全动模拟机进行了定期鉴定。在为期两天的鉴定工作中,鉴定组对上述两台模拟机分别按程序进行了QTG测试和主观飞行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这两台模拟机运行…  相似文献   

3.
风洞与飞行相关性研究课题组于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风洞与飞行相关性研究”‘七五’总结会,有18个单位55名特邀代表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相关性研究是一项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投资大的重大预研课题。“七五”期间,在各单位的大力协作、共同攻关下,已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成绩显著。在《修正体系》的建立,某修正项目的研究,飞行参数识别技术及抖振边界试飞技  相似文献   

4.
大迎角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昶 《飞行力学》1989,(2):95-104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大迎角非线性飞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知识——非线性系统特性,大迎角时空气动力特性,大迎角飞行时特殊现象,非线性系统的近似研究方法及其在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24日,跨大西 洋航空公司(AirTransat)的一架A330-200双发飞机在大西洋上空作越洋飞行时,发生双发相继熄火的迫降事故,使业内人士颇感震惊,促使适航当局、航空公司、制造商迅速采取行动,着手发动机和燃油系统的审查、并对公司的培训和维修情况进行调查。 在这一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飞行安全专家再次关注双发延程飞行弓泼的各种问题。事后,加拿大运输部部长戴维·科理尼特表示,跨大西洋航空公司同意加拿大运输协会的要求,对所有机组成员进行特别的ETOPS培训,并审查所有的相关程序,包括燃油管理…  相似文献   

6.
7210飞行力学号业组《超机动性飞机及控制系统组合飞行动力学研究》课题组会议于1993年4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翔云楼召开。课题组成员均出席了会议。航空部科技研究院王焕业处长到会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工作成绩,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首先交流了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以来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进行了仔细地讨论,最后制订了具体活动计划和协作攻关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航动态     
<正>ARJ21模拟机通过过渡C级初始鉴定2014年9月4日,经过为期3天严格的检测与评估,第二台ARJ21-700全动飞行模拟机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局过渡C级初始鉴定。本次鉴定是ARJ21-700批产全动飞行模拟机的首次鉴定,也是首次按照飞机交付构型进行鉴定,是ARJ21-700全动飞行模拟机项目在第一台取得过渡C级合格证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在3天的鉴定过程中,局方鉴定组分别通过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对第二台ARJ21-700全动飞行模拟机的性能、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8.
1982年12月16日至18日,7210办公室飞行力学专业组在阎良召开“大气紊流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的研究”和“飞机动力不对称的研究”二个课题组的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了这二个课题组研究的成员单位(北航、西工大、603所、605所、630所、640所、172厂和182厂)外,尚有部成果办等十个单位25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岑飞  李清  刘志涛  蒋永  张磊 《航空学报》2020,41(8):123664-123664
飞行失控是造成民机灾难性航空事故的重要因素,飞行失控中飞机难以避免超出正常飞行包线范围,进入具有复杂非线性和非定常动态气动特性的极限飞行状态。本文开展典型民机布局飞机极限飞行状态的动导数、大振幅试验,对大迎角动态气动力的参数影响规律以及非线性、非定常特性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在飞机失速到过失速区域,飞行姿态快速变化过程中动态气动力的非线性和非定常特征显著;在动导数试验和建模中,考虑运动角速率的影响,可以预示气动力非线性的迎角范围,并捕捉到关于飞机动稳定性演化的关键特征;利用Goman-Khrabrov状态空间模型结合大振幅试验,可以确定模型中表征非定常特征的关键时间常数,获得特定极限飞行状态运动中的非定常动态气动力特性。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开展民机极限飞行状态的动态气动力风洞试验设计与建模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能改进飞机飞行失控预防、极限状态改出、飞行模拟训练和飞行事故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经典设计方法,然后着重论述了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非线性动态逆控制、自适应反推控制等现代控制技术及包含神经网络PID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在内的智能控制技术,最后对其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根据飞行力学专业1984年计划的安排和第八次全国飞行力学大会对《飞机飞行性能计算手册》(初稿)的审查意见,《飞机飞行性能计算手册》统编组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九日至一月十八日,在陕西阎良对《飞机飞行性能计算手册》进行统编工作,统编工作由该《手册》编写组组长、总编常振亚同志负责,《手册》副总编王子方、贾成浩、李  相似文献   

12.
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战斗机在近距空战中能够取得快速占位、先敌瞄准、有效规避攻击的战术优势,是先进战斗机的标志性性能要求。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三大手段之一,在解决飞行器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利用带动力自主控制模型飞行试验平台发展的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以及开展的先进战斗机构型典型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分述了在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建模、宽量程气流系参数测量、大迎角非线性控制、推力矢量控制、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参数辨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技术途径。通过此项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先进战斗机构型缩比模型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战斗机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分几何方法的大迎角导弹解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在大迎角飞行时,非线性及耦合严重,而且大迎角本身引起的非线性和耦合也必须加以考虑。采用微分几何方法,通过在控制系统中人为地加入耦合信息,以抵消弹体运动的交叉耦合,设计大迎角导弹解耦控制系统。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证实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导弹的大迎角飞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7210”办公室飞行力学专业组自筹备组建立至今十年来的飞机飞行力学研究概况,着重介绍1977年飞行力学专业组正式成立五年多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各课题进展情况。为了开创航空工业的新局面,文章的最后部分,希望在飞机飞行力学研究工作中,重视飞行模拟器(包括地面飞行模拟器和空中飞行模拟器)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段富海  陈钢  韩崇昭 《飞行力学》2002,20(4):36-38,43
应用无DGKF简化条件的非线性H∞控制器设计方法,为某型飞机设计了非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在大迎角和两种飞行条件下,将非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与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闭环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H∞控制可使飞机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且可保证飞控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气动力非线性对飞机静气动弹性特性及飞行载荷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气动力的飞机静气弹及飞行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引入CFD计算结果,实现对线性方法中的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非线性修正,采用模态法求解静气弹配平方程得到飞机非线性的气弹变形及飞行载荷。以某翼身组合体构型为计算算例,分别针对刚性模型和柔性模型,基于非线性气动力完成了飞机静气动弹性分析及载荷计算,并与线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方法可对大迎角范围内飞机静气弹变形及飞行载荷做出较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飞行力学基础研究课题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93年5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建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1所、603年、试飞院、640所、320厂、南航、海军规范所等单位的代表共16人。会议由本课题组组长雍正球主持,飞行力学专业组组长严京林、部科技研究院王焕业处长参加了会议。课题组成员听取了有关同志的工作汇报,同时对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安排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着重研究了如下几个方面问题和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线性系统扩展线性化方法设计飞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高金源 《航空学报》1993,14(9):498-502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扩展线性化方法设计具有大迎角的非线性飞行控制系统。在系统的静态平衡点族上进行线化及调节器设计并直接积分得到非线性控制律,同时利用等效系统法验证飞行品质。整个设计过程较简便,控制律便于实现,飞机的失速迎角有较大提高,飞行品质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飞行控制的基本目的是改善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从而提高执行任务的能力.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首先对当前无人机飞行控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包括反馈线性化、反步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非线性H∞和μ综合鲁棒控制等非线性设计方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然后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存在的诸多缺陷,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自60年代以来,中国试飞研究中心所从事的飞行模拟设备的研制,模拟技术研究的进展和用飞行模拟进行的飞行品质研究成果.20多年来,已经研制和使用以及正在研制的飞行模拟器有4个,即 SB-6、SB-100、SB-300三种地面飞行模拟器和 BW-1纵向变稳空中飞行模拟器。在课题研究方面,已完成了9个机种的43项地面模拟试验。文章仅就与飞机飞行品质有关的课题举出10例说明整个研究工作的成效.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试飞研究中心从事飞行模拟研究的有利条件,展望了中国试飞研究中心飞行模拟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