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修动态     
<正>首航直升机成为空客直升机在华定点服务中心9月10日,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正式授权首航直升机为其在华定点服务中心。根据合作协议,首航直升机将为空客H125和H135两款轻型直升机提供维护、维修及大修服务。目前首航直升机已获得这两款直升机的维修资质,位于北京八达岭机场的首航直升机服务中心也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2.
麦道直升机公司于2006年7月14日对重要的通用直升机合同授予给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北美公司向美陆军提出正式抗议。麦道直升机公司总经理林恩·蒂尔顿说,美陆军的选择过程使麦道直升机公司受到“重大挫折”。她说:“我对我们政府不支持美国工业感到灰心。”2006年6月30日,美陆军选择EADS双发UH-145直升机满足其“轻型通用直升机”计划(LUH)。LUH合同的授予是EADS的重大胜利。这是该公司首次成为美军方的主要合同者。美陆军计划总计购买322架UH-145,总价值约30亿美元。美陆军没有立即对此作出评论。EADS战胜3家公司获得L…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美新型直升机TH-1H TH-1H直升机是美国军方UH-1H“休伊”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该直升机把主要部件及系统都进行了改进和升级,其中包括组件升级和装备一系列新型航空电子系统。UH-1H“休伊”直升机装备传统圆表盘高度和速度测量器,而新型的TH-1H训练直升机装备有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为飞行员提供更为有效的训练机会。通过对TH-1H直升机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旋翼装置进行升级,TH-1H直升机作战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此外,TH-1H直升机装备的最新型多功能显示系统,可便于直升机进行未来的升级项目。UH-1H“休伊”直升机自1956年首次飞行以来…  相似文献   

4.
EC145是欧直公司瞄准市场空缺而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直升机。为缩短研制周期,尽早投放市场,公司在研制 EC145的过程中走了捷径,将EC135的前机身和 BK117的后机身拼合起来组成EC145。它实际上是前两者的优化组合。EC135是欧直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BO108双发轻型民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7~8座多用途直升机,以满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市场  相似文献   

5.
企业动态     
哈航飞机铆接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近日,哈航集团转包生产的贝尔M430直升机首架机身正式交付;为哈尔滨安博威转包生产的ERJ145支线客机也将开始第一架机身的二段铆接。至此,哈航集团的飞机铆接技术经过近十年的不断积累和飞速提高,已经具备了国内先进水平,并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哈航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直九直升机技术以来,一直不断致力于铆接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1998年,中、法、新三国联合研制的EC120轻型直升机投入生产,EC120直升机含有大量的高新技术项目,加工生产难度大。哈航集团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空中客车直升机向南京公安交付了一架全新空客H155直升机。该架直升机由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国际)引进,主要为南京市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执行包括搜救、消防、巡逻、交通监控、及旅客运输等任务。凭借其先进的航电系统及出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空客H155直升机将成为南京警航现有机队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空中客车直升机在提升客户满意度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由美国咨询公司Conklinde Decker于去年底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H135直升机的直接维护成本和直接运营成本降低了15%。同时,H125和H130直升机的相关成本也明显降低,其直接维护成本分别比同类竞争产品低8%和2%。这些维护成本的降低得益于多方面的改  相似文献   

8.
《航空科学技术》2004,(1):17-17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H425民用直升机于2003年12月30日在哈尔滨首飞成功。H425民用直升机进行了通场、盘旋、跃升、俯冲等试验飞行。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民用直升机工业从引进技术、部件生产、整机总装一跃攀升到整机研制的新高度。H425民用直升机是单旋翼、涵道尾桨、4  相似文献   

9.
李宏 《民航科技》2005,(4):85-89
本文主要介绍了燃油系统抗坠毁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述了H425直升机燃油箱、油箱附件、管路以及系统抗坠毁技术在提高与改善直升机安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并针对这一技术的技术要点、设计形式和试验验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明了掌握该项技术对提高直升机安全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收到今年第44期《航空史研究》杂志,看到其上有《中国直升机先驱·朱家仁》、《直升机在二战中崛起和应用》二文中共同提到1939年美籍俄裔飞行器设计专家И.И西科斯基(И.И СИКОРСКИЙ)研制的VS-300型直升机为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因近日我在写《云南航空之最》一文时,所查《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第574页所载:“1936年德国人H.福克成功试飞了第一架得到公认的载人直升机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29年由普惠黄蜂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洛宁号"飞机开始在上海与汉口两地间提供邮政服务起,普惠已经深耕中国市场90年,其中普惠加拿大公司也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非常注重客户使用体验,不断优化其售后服务,为客户资产保值和升值。中国是普惠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普惠已经在中国市场投入使用了超过3600台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涵盖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公务航空、通用航空和直升机等各个市场领域。其中在直升机市场,如空客直升机H135和贝尔429直升机等轻型双发直升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升机悬停控制律设计方法。在建立了直升机数学模型后,通过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ILM I)求解基于线性二次型的直升机悬停控制律,使得直升机能达到满意的悬停性能指标,并且明显降低了控制器的保守性。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同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与使用标准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相比,其性能指标在横侧向提高了12.3%,纵向提高了13.7%。  相似文献   

13.
以某小型无人直升机为对象,采用分体法分析了机体各部分受力情况。根据力与力矩的平衡关系,获得了无人直升机完整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进行了所有飞行状态下无人直升机的配平计算。根据配平结果,获得了悬停时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在考虑风扰动前提下,采用H∞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无人直升机内外回路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配平结果与实际直升机特性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H∞综合控制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对扰动下无人直升机状态的控制,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解耦性及跟踪特性。  相似文献   

14.
将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过程中“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恢复”3 个阶段的安全问题考虑到应急救援体系中,可有效评估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其应急救援效率。基于“5W1H”分析法设计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进行筛选,确定出21 项评价指标并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D-S 证据理论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到以海上风机维护人员受伤为例的救援演练中,得分为86.89,判定救援能力为“较强”。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价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锦     
最近,贝尔公司决定生产430型直升机。该型直升机基本上是在230型基础上研制的,其重大改进包括:换装上新的动力装置;机身加长;桨叶改为4叶型。贝尔430直升机预计于1994年11月首飞,1995年交付。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技术》2011,(4):29-29
欧直公司近期与埃文郡消防与救援局(F&RA)一起进行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演习,评估EC145型直升机在当地及区域中的作用。据报道,欧直为此演习花费了25万英镑。伦敦F&RA也对直升机空中支援很感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外军用直升机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先进技术对军用直升机可靠性的影响。以某直升机为例,介绍了在研制过程中,为提高其可靠性水平,提出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简称R&M&S)参数,以及为达到参数指标规定的定量要求需综合考虑的R&M&S工作项目。结合国内可靠性技术特点,提出了对未来军用直升机可靠性工作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慢切换H∞控制方法,实现了直升机大包线下的姿态控制。首先针对直升机的典型状态点,采用二自由度H∞方法设计局部鲁棒控制器,形成执行子控制组;然后引入基于"驻留时间"的慢切换逻辑完成不同子控制器之间的稳定切换,实现姿态控制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TDFH∞方法的优势,并有效地降低其设计保守性,系统的姿态解耦控制特性良好,当存在侧风扰动时具备了较强的性能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场环境对直升机的生存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攻击直升机的生存力是其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介绍了攻击直升机生存力的概念,分析提高生存力的方法,指出了提高攻击直升机生存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波音公司已开始计划提高“支奴干”直升机的生产效率来满足包括美国空军在内的美国军用方面的要求。目前如果CSAR-X合同被延续,则相当于有145架HH-47直升机在2007年年底恢复生产。目前,该公司在位于费城建立的工厂仅徘徊在每月生产2~3架“支奴干”直升机的产量,远低于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每月生产12~13架直升机的产量。现在该工厂只能够进行每月生产最多大约5架直升机。然而波音公司期望在4年内该工厂能够提升到每月生产6~7架直升机。为了实现该目标,需要对现有的厂房进行扩充或者在邻近位置进行重新部署,或者新建立一个工厂。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