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是始于一次“大爆炸”吗 ?若如此,这一爆炸是什么样子 ?它是均匀地膨胀还是脉动性地进行 ?星系是如何聚集成形的 ?这些都是天文界有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出一颗天文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 (COBE)”,对太空进行观测,寻找并记录原始大爆炸所留下的 遗迹。   COBE绘出宇宙的微波背景和红外背景。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原始大爆炸的残迹,它来自空间的各个方向,几乎是均匀的,其能量相当于 2 7K的温度。 COBE以空前的精度和灵敏性来测量这一辐射。它还寻找天文学家所预言的,但一直…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0,(8):F0002-F0002,1
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  相似文献   

3.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4.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4,(11):30-31
2014年3月17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醒目的报道。称美国航空航天局设在南极的BICEP2望远镜找到了理论所预言的、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留下的痕迹(指引力波)。按现今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刚出生的10弘秒发生了暴胀,到10“秒时,宇宙空间瞬间扩大了10拍倍。理论家说。在暴胀结束时必将产生引力波,这是一种空间的波纹,也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光子碰到引力波时将产生偏振。而BICEP2望远镜探测到的,正是这一偏振的图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主流科学家的意见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据说那是在150亿或120亿年前,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数学物理教授图罗克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像豌豆大小的物体,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相隔一个极短瞬间。他认为,“豌豆”状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间内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由于爆炸不断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又将坍塌,然后整个宇宙乌呼哀哉,所有的一切宣告消亡。虽然科学家宣称宇宙的消亡也要有一二百…  相似文献   

6.
庾晋 《飞碟探索》2006,(6):32-34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英文说法为“Big Bang”,也称为大爆炸宇宙论。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40亿年前,并曾有一  相似文献   

7.
对天文界来说,20世纪60年代可说是宇宙学和天文学的大收获时期,不仅观察到了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创生大爆炸的余晖),而且最重要的是,经科学家的长期努力,终于使大爆炸理论从众多宇宙论中脱颖而出。按照这一理论,140亿年前,空间中的一个极小的点突然大爆发,温度达到无限大,能量和物质井喷而出,空间开始膨胀,之后逐渐冷却到今天的3K,而其可观察的空间跨度约为140亿光年。  相似文献   

8.
白木  周洁 《飞碟探索》2002,(6):43-44
在大爆炸中诞生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正是大爆炸产生了包括时间、空间和物质在内的所有一切.  相似文献   

9.
宗河 《国际太空》2005,(3):21-21
美国“星系演化探测器”观测到了宇宙中数十个诞生不久的大型年轻星系。这些星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放射出了大量紫外线,因此被“星系演化探测器”发现。美国专家认为,新发现的星系现在可能已发展成熟,年轻星系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的某些地方仍在产生新的星系。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认为,星系形成的高峰时段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发生后数十亿年。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发射升空以来,“普朗克”探测器一直在绘制来自婴儿宇宙的辐射图像。它的灵敏度比过去所有的探测卫星都高3倍以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暴胀的情况。按现在的主流宇宙学说(大爆炸论),在大爆炸后的一个瞬间,宇宙发生了高速膨胀。即为暴胀。  相似文献   

11.
巨尤 《太空探索》2001,(3):26-29
人们通常对“宇宙大爆炸”感到很神秘,“宇宙大爆炸”确实也是一个高深的科学问题,这里力求将它浅析。取名“白说”,是因为作为尝试,纵使未能说白,白说也无妨。 为便于理解,先粗略地了解几个有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大爆炸的最初过程所谓“宇宙大爆炸”,是指“宇宙蛋”或“宇宙火球”的最初膨胀过程。目前认为,宇宙有过两次爆炸,第一次的爆炸规模较小,第二次爆炸的规模要大得多,叫“宇宙暴涨”。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起源,在开始爆炸的那一刻为零时零秒。到10-43秒时,温度为1032K,尺度为10-33厘米,4种基本力还是统一的超力,只有能量,没有物质,整个宇宙为量子不确定性所主宰,被称为“大统一时期”或“普朗克时期”。到10-36秒时,温度降至1029K,各种粒子开始从能量中产生出来。由于温度极高,粒子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如此之大,在碰撞中会产生更多的正、反粒子对…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4.
晓东 《飞碟探索》2011,(7):52-5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  相似文献   

15.
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曾写过的那样:“宇宙很大,的确很大。”然而,如果我们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宇宙曾一度非常的小,共至并不存在。大约137亿年前,时间和空间从虚尤中跳出。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邱伟 《飞碟探索》2003,(3):12-12
1988年,被誉为20世纪仅次于爱因斯坦的伟大天才斯蒂芬·霍金写了一本薄薄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他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一时风靡全球,使大众对神话般不可思议的现代宇宙理论有了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宇宙学几成显学。霍金在书中推测,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在180亿年前,也就是说宇宙现在的年龄是180亿岁。但在10年以后的1998年,科学家们分析了大量最新的观测结果后认为,宇宙的年龄没有180亿岁,最多不过150亿岁。这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我们知道,超新星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加到原来1000万倍以上的恒星。1998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生存的宇宙,据目前观测数据表明至少已有200多亿年了.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一团巨大的超物质、超能量、超时空的原始聚合物体,在自身各种能量的强烈作用下,这团物质发生了"大爆炸"(在最近这次"大爆炸"之前已发生过无数次相同或相似的宇宙"大爆炸").在爆炸后的漫长演变、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宇宙的形式,而且还将继续演变下去.从"能量物质"逐渐变成"恒量物质",再经过几百亿年或者上千亿年的时间,"恒量物质"最终又将转变成最初"能量物质".这样,宇宙就圆满完成了它"生命"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宇宙又"活"了一次.  相似文献   

18.
科学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革命,一次是无机科学界的“哥白尼革命”,另一次则是有机科学界的“达尔文革命”。前者首次证实了地球不在太阳系中心,使长期统治人类思想观念的“夜郎自大”式的神学自然观受到质疑;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深远。由它掀起的思想波澜超出了生命科学界的范畴:有机界的演化发展观不仅将上帝请出了科学神坛,而且还最终启迪了宇宙学的觉悟,导致了宇宙大爆炸演化理论对传统稳态宇宙理论的替代。  相似文献   

19.
宇宙学家在长期探索宇宙创生时的情景,而今他们已从探索走向探测,这是一个大的跃进。白20世纪60年代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后,理论家就预言,它是宇宙历史资料的宝库。如今,人们就在向CMB找真相。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探险家以外一直受到冷落的南极洲,现在变得热闹起来。6年前,美国人在南极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南极望远镜(SFF),其天线盘直径长达10米。  相似文献   

20.
星系并不完全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诞生的,现在看来,纵观整个宇宙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星系的碰撞始终在改变着其自身的大小及形状.过去的40年来,天文学家相信一种创造性的星系理论,即所有不同类型的星系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诞生的,而且自那时以来星系的外表变化不太大.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