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她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千米。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一张彗星,她是中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相似文献   

2.
2月1日晚我国天文爱好者,河南开封空分设备厂的张大庆在鲸鱼座独立发现一颗8.5等的彗星!日本爱好者池谷熏比他早一个半小时左右也发现了同一颗彗星。现在这颗编号为C/2002 C1的彗星已被正式命名为“池谷-张”。这是中国业余天文学家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彗星命名上。在此之前,新疆的天文爱好者周兴明和这次发现“池谷-张”的张大庆分别都有过一次独立发现,但由于以前通迅手段的局限而上报太晚,错过了命名的时机。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下旬以来,如果天气晴好,在远离城市光污染的郊外,一晚一早,用双简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境就可以看到两颗亮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大彗星,一颗是实现中国天文爱好者零的突破的池谷-张彗星,另一颗就是本文的主角,大名鼎鼎的林尼尔彗星,不过不是世纪末的林尼尔彗星(C/1999 S4),也不是新世纪第一颗肉眼可见的林尼尔彗星(C/2001A2),而是又一颗肉眼可见的林尼尔彗星(C/2000WM1)。  相似文献   

4.
彗星一直都是天文爱好者最喜欢和最有作为的观测领域之一,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新年伊始就有一颗亮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彗星要与天文爱好者见面.这颗新彗星是由两位日本业余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天夜空中出现了上颗新彗星,这是我国天文爱好者首次发现的彗星,也是全世界在新世纪发现的第一颗较明亮的彗星,它的彗尾最长时已超过一千万千米。 大家想知道这颗彗星发现前后充满深情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3,(4):46-47
彗星一直部是天文爱好者最喜欢和最有作为的观测领域之一.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新年伊始就有一颗亮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彗星要与天文爱好者见面。这颗新彗星是由两位日本业余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寻彗指南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1):22-23
寻找新彗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少数几个可以由天文爱好者使用自己的小望远镜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之一。每个晴朗的黄昏或黎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令人尊敬的,不知疲倦的天文爱好者把各式各样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他们的辛勤工作往往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每年都有一批新彗星被天文爱好者发现,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8.
寻彗是天文爱好者们最有兴趣的事了,这里面有太大的挑战和诱惑.看着叫做自己名字的彗星在太空飞翔,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但可惜的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彗星,而像日本、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早就发现了几十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彗星,远远把我们甩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9.
张健 《飞碟探索》2001,(1):21-23
寻彗是天文爱好者们最有兴趣的事了,这里面有太大的挑战和诱惑。看着叫做自己名字的彗星在太空飞翔,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但可惜的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彗星,而像日本、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早就发现了几十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彗星,远远把我们甩在了后面。我想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天文爱好者能力差,主要是我们的客观条件较差。国外的爱好者都是用大口径的反射镜或是大口径的双筒折射镜寻彗,并且大部分都是开车到野外去观测的。在这样的竞争条件下我国的爱好者当然是很难成功的,谁也不用指望用一架小口径望远镜在城市里…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天文爱好者艾伦·黑尔和托马斯·博普发现的这颗“黑尔一博普”彗星,目前位于太阳系边缘,非常明亮,借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观测到。造成这一现象的一种原因可能是这颗彗星非常大,另一种可能是因为该彗星内部出现气体爆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1月12日,欧洲"罗塞塔"探测器向距离地球5.14亿千米的67P/丘尤穆夫-杰拉西门克彗星(简称67P彗星)的彗核投放了所携带的着陆器"菲莱",使它成为世界首个在彗星着陆的探测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彗星"近距离"开展研究,它将开启人们对彗星和宇宙的新认知。尽管"菲莱"着陆不十分完美,因而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从总体讲是基本成功的,并已获得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2.
"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开始于1 9 9 3年,是欧洲航天局(E S A)地平线-2 0 0 0-奠基石(H o r i z o n 2 0 0 0cornerstone)计划下的探测任务。"罗塞塔"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在飞行了7.1×109km之后,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2014年11月13日00︰05,"罗塞塔"探测器释放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目前,各项科学探测工作正在开展中。这是人类有航天史以来探测器首次在彗星上软着陆,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彗星和星际物质的关系及太阳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具有飞行跨度远、空间飞行时间长、任务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对"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进行分析,可为未来深空探测航天器先进热控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2日,德国宇航中心宣布放弃同"菲莱"彗星着陆器联络的尝试。"菲莱"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2004年3月随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升空,2014年11月12日成功登上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但因着陆点位于一个陨石坑边缘的阴影中,"菲莱"在着陆3天后因电力不足进入休眠。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光照逐渐增多的"菲莱"曾苏醒过来,从去年6月13日起先后8次向地球传回信息,但  相似文献   

14.
正彗星探测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流浪者",它们的轨道大都非常扁平,其中大多数只会经过太阳附近一次而后飘然远去。彗星以其独具特色的彗尾而闻名,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近代研究表明,某些彗星拥有水冰,甚至还发现了某些氨基酸的踪迹。彗星的研究对于生命起源、行星诞生、太阳系演化等课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在茫茫太阳系中  相似文献   

15.
日月 《太空探索》2008,(2):60-61
想必谁也不会忘记1994年宇宙空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与木星猛烈相撞,在7月间的一个星期内,21块彗星碎片"轮番轰炸"了这颗"大哥大"行星,由此爆炸产生的能量竟相当于40亿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16.
细雨蒙蒙的清晨,我来到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回龙观二千米处的原北京天文台沙河站站址。在这里举行了国家天文台二部和北京天文馆联合筹建的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的揭牌仪式。同时为张大庆颁发“张钰哲彗星奖”。张大庆,我想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了,他是我国首位独立发现彗星并获命名的天文爱好者。 胸带红花的嘉宾中,一位身穿浅蓝色西装,一头白发的老者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原国家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先生。今天,他亲手将“张钰哲彗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人类历史上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文化都曾把彗星视为灾难和罪恶的象征,所以,人们对彗星都怀着既恐惧又敬畏的心情,有时甚至把它视为"地球末日"的预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恐惧便渐渐地消失了,并且发现大多数彗星是有规律地穿梭于天空之间。  相似文献   

18.
哈雷是怎样发现哈雷彗星的?哈雷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哈雷大胆地指出,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年底再次回归。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彗星能定期地回到太阳附近。  相似文献   

19.
1963年,南非,北岩 拍摄者是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当时正在给她将在报纸上拍卖的房屋拍照.她在这张黑白的小照片一发现了这神秘的"标志".虽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刀子最终还是将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庾晋 《飞碟探索》2004,(6):25-26
彗星的发现彗星是在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密度很小(大约为空气密度的2×10-17)而呈云雾状的天体,一般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它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彗核是由石质和铁质的物体、冰和尘埃质点等物质构成的,它是彗星的实体部分,整个彗星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彗核周围环绕着的云雾状物质称为“彗发”,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彗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像扫帚,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热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彗星从何而来?有的人认为彗星是某些行星及卫星上的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