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动机可靠性多级综合的信息熵法第一近似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 ,根据部件或分系统的试验或使用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与产品折合试验应提供的信息量相等的原则 ,将部件或分系统的试验或使用信息折合为产品的等效试验信息 ,建立了由各种成败型部件或分系统组成系统时部件或分系统试验信息等效折合的数学模型 ;根据单元可靠性评定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基于信息理论的发动机可靠性第一近似限综合评定的基本模型。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 ,并与传统方法的评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维修工作中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率较高问题,以寿命数据分析为基础,运用威布尔分布模型定量评估航空发动机部件可靠性,建立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引气系统部件可靠性寿命模型。以V2500发动机引气系统为例,收集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分析了部件的非计划拆换情况。在数据计算过程中采用3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对引气系统部件的寿命数据进行拟合。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在对部件进行寿命可靠性分析时,运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的数学模型符合客观规律,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拟合效果。依据计算出的部件可靠性特征量对部件的可靠性状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复杂机械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时,威布尔分布模型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某型军用发动机使用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故障频发,为了寻找制约整机可靠性提高的薄弱环节,提高飞机战备完好性,提出了基于部件系统及其重要性的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依据外场故障数据,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建立了具有3层评估指标的整机使用可靠性评估系统。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同类型故障的寿命分布模型计算其可靠性指标。运用加权融合的方法获得部件系统及整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M,用以评估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为该型发动机各个部件系统的外场维护及定检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某型引进生产专利的国产化发动机与其原型机可靠性指标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部件系统及其重要性的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模型。以该型国产化发动机及其原型机外场故障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分布法、样本量加权、重要性加权的数据融合方法对2型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多年的改进,该型国产化发动机的可靠性总体指标已高于原型机的;而如压比调节器、滑油回油泵等零部件的指标仍低于原型机的,类似部件的可靠性提高是进一步提高整机指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小型航空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基于其结构和使用特点,建立了可靠性参数体系和指标评定方法;选择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起动可靠度(RSS)、平均致命故障间隔时间(MTBCF)作为发动机的可靠性参数,采用Bayes数据融合方法建立MTBF评定模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RSS评定模型、采用关键件的寿命分布建立MTBCF评定模型;与传统取平均值计算方法相比较,提出的方法将发动机的故障数据分类统计、分层次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出系统的可靠性状态,并有利于发现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进行了统计检验,在可靠性增长的基础上,用二项分布阶段可靠性增长的Bayes方法评定了该机的可靠性下限。结果表明,可靠性增长方法能充分利用信息,并可节省大量试验样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评估过程中试验数据利用不充分、主观性强、与设计改进关联不足等现状,给出了一种可靠性双线评估方法,在有限试车条件下提升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从风险控制角度识别出发动机的薄弱环节.该方法采用两条主线开展可靠性评估,第一条线以发动机部组件试验数据为输入,以发动机工作时序为线索,识别发动机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型辨识的发动机部件特性修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发动机的总体性能研究中,发动机部件特性图的准确程度对总体性能计算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部件特性数据的偏差,尤其是风扇、压气机及涡轮等部件特性的偏差会使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与实际性能不符.本文采用变分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模型辨识分析,充分利用发动机整机测量的试验数据对发动机部件特性进行修正,该修正可反馈各部件实际特性信息,可为各部件分析及完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积分的航空发动机MTBF动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无法解决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的滞后问题,采用模糊积分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动态可靠性评估模型.引入故障强度因子,建立降半正态型分布的故障强度因子函数表示故障纠正过程.通过故障强度因子得到模糊密度,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方法融合发动机各阶段可靠性指标,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指标的动态评估问题.对在研的某小型涡扇发动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动态评估能考虑到不同阶段故障数据的重要性,对发动机当前的可靠性水平能给予更加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整机寿命+大部件翻修寿命+A类件安全循环寿命"的寿命控制体系根据危害性分类分层进行寿命控制和修理的优点。结合某型发动机寿命研究,阐述了基于大量实际使用、修理数据,通过领先使用、分阶段检查评估确定发动机总寿命的评定方法、标准以及可靠性、安全性、性能衰减等分析评估技术。这套寿命控制体系、寿命评定方法,精细准确、安全经济,在该型发动机寿命控制和修理工作得到有效运用,且效果良好,对其他型号发动机的寿命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构件低循环疲劳模拟试验件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子样模拟件可靠性寿命试验,补充构件试验量的不足,得到构件可靠性寿命,是解决发动机构件试验费昂贵的有效途径。探讨了低循环疲劳模拟试验件的设计方法,讨论了相关的寿命模型、设计准则和模拟件典型样式。  相似文献   

12.
构件振动可靠性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进行构件振动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建立了激振力频率与构件固有频率干涉的概率模型,并利用Goodman曲线,给出了将导致构件损坏的强迫共振响应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使用条件。原则上,本文方法对其固有频率相对不太密集的构件更为适用,如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片。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靠性设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长期以来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多个设计人员共同完成。为了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自动化,本文首先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的工程实际,提出了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在总结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可靠性分配、预计、评估等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各模块的计算模型,最后采用C++Builder等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易于操作,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设备变母体变环境数据的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智洋  黄敏  赵宇 《航空学报》2004,25(3):254-257
提出在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L M法中可以利用设备研制过程中变母体变环境数据。首先论述了设备研制阶段变母体和不变母体情况下,利用设备不同环境数据对设备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评估L M法的结论。实例计算表明,由于用于设备可靠性评估的数据量的增加,评估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模拟件技术并结合少数构件试验评价构件寿命可靠性的方法.以某型发动机一级压气机轮盘为对象,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关键部位榫槽的模拟件设计和低循环疲劳寿命考核试验.模拟件低循环疲劳寿命可靠性试验技术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航空发动机真实构件寿命可靠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失效试验数据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上,样本量越大,通过估计得出的值越精确。但许多武器装备造价昂贵,危险性高,不可能做大量的现场试验进行可靠性分析,面临着如何探求无失效情况下高可靠性装备的评估问题。文中基于元件的无失效成败型试验数据,研究了指数型元件组成系统的可靠性评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定应变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的影响,对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了发动机药柱在内压和过载的联合作用下Von Mises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计算了药柱结构可靠性随应变敏感系数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了定应变对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应变对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影响显著,以0.97为可靠性下限,当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时,其寿命约为30.98年,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时,其寿命约为0.92年,在此范围,药柱概率贮存寿命随应变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18.
Prepared specifically for those engineers hav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sign, evaluation, or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or electromechanical parts and components, the state-of-the-art in nonelectronic component reliability is examin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y, ancient and modern. A technique is present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overall effect of failure of non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so-called electronic systems. Failure data from the 413L system are analyzed to reveal significant failure modes and mechanisms which are of value in designing for, or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a specific component. An overall ?Figure of Hazard? for failure mechanism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