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它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第一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建设,也是目前国内惟一同期建设两条高标准跑道的大型现代化机场。迁建工程已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及2005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航站区是新机场的主体部分,航站楼又是航站区的主要建筑,也是整个机场的中心建筑。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在航站楼施工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施工和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机场航站楼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建筑模型不断创新,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现代化航站楼应运而生。目前,机场航站楼项目在承发包模式选择上可参考的模型较少,而承发包模式的选择往往决定了项目合同结构以及建设各方应承担的风险和利益,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西安咸阳机场扩建计划的航站楼建设进入施工高峰。到2002年6月,一个代表陕西的标志性建筑体将像鲲鹏展翅般矗立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机场扩建工程于 1999年12月开工,总投资13.76亿元。扩建中将新建5.2万平方米的候机楼,19万平方米的停机坪,3.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该工程建成后,可以保证年旅客吞吐量7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 新航站楼投入使用时,一座巨型玻璃幕墙、钢架结构的具有21世纪建筑水平、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新航站楼将矗立于西北第一大枢纽港。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基础设施接…  相似文献   

4.
从航行角度浅析高原机场的建设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民航局对高原机场的定义,高.原机场包括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两类。一般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高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相对于低海拔平原地区,高原山区机场的建设和运行,有着很多的特殊性: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可用场地少,选址难度大,土石方工程量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气象条件复杂等。诸多的特殊性客观上导致了高原机场的初建、改扩建难度上更大、建成后运行管理在人、财、物上的投入更多。这种情况在我国云、贵、川及西藏等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赵民合 《机场建设》2009,(4):3-6,14
2008年我国民航有10个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预计“十一五”末将达到17个。随着我国航空运输和机场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机场面临扩建,包括一批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4000万人次甚至更高的大型机场。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航站楼的面积计算指标,合理控制大型机场航站楼的建设规模,已成为我国民航机场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亟需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1系统构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主楼加长廊的前列式国内、国际综合型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建筑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自上至下共设有4个楼层,分别为出发层、到达夹层,站坪层和地下机房。交通中心包括五星级酒店和地铁"机场线"换乘大厅。停车楼包括停车场及绿化草坪。T2航站楼公共广播系统使用了PEVAEY(百威)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承担的张家界机场第二航站楼建筑方案设计在投标竞赛中一举中标。本期新建航站楼总面积约5万平米,由主楼通过连廊连结两条指廊,为两层半式航站楼。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部门透露,2年前竣工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将在明年底达到2700万人次,从而提前3年达到设计“饱和”状态。首都机场1999年的旅客年吞吐量约为1860万人次,2000年这个数字飙升到2169万人次。据预测,今年将超过2400万人次。机场的老航站楼将于今年关闭,改造后的老航站楼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年800多万人次。这样,首都机场新、老航站楼可在2005年合计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据悉,新航站楼的建设已提上了日程,有关事宜已在酝酿之中。新航站楼建筑面积为33.5万平方米,将是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9.
上海机场集团12年的发展历程日新月异,已经由1998年成立时的一个机场、一座8.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一条3400米长的跑道,发展为现在占地66平方公里的两个机场、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的四座航站楼、全长近18公里的五条跑道,其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飞机起降从当时的12.8万架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航站楼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它有着自身的功能特点和建筑特色,因而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用电特点。一、航站楼的特点及其消防设备对供电系统的需求航站楼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多——现代公共建筑往往把功能、娱乐、商业、办公等集于一身,形成多元化功能;2)人员密度高——建筑物内居留着大批旅客、办公人员;3)保安要求高——这类建筑内拥有大量人员并拥有众多的贵重设备,所以必须保证高度安全;4)内部配套设备多——由于这类建筑的功能多、标准高,因此配套的设备相当多;5)设有地下室——此类建筑一般均设有若干地下层,  相似文献   

11.
一、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特征 作为特殊的一类公共交通建筑——机场航站楼,即机场航班候机楼,安全、便利、美观是对航站楼的基本需求。近几十年来,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乘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机场航站楼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办票、候机、登机)逐步发展成为功能多样、面积巨大的建筑集合体。  相似文献   

12.
TheDesignoftheNewTerminalofXi’anXianyangAirportDecided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航站楼设计方案征集,经过法国ADP等6家国内外参赛单位的竞争,日前确定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的设计方案为中标方案。该设计方案具有流程合理、简捷,功能分区明确,设备配备先进、得当,新老航站楼衔接合理,投入节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等特点。本期航站楼工程建筑面积为5.3万平方米,其中近机位15个,远机位7个,可以满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750万人次,高峰小时3500人次的需求。该设计采用T字构形,很好解决了航站楼空侧构形与原航站楼…  相似文献   

13.
赵俊峰 《民航科技》2004,(5):79-80,92
西安是我国的西部重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枢纽机场,是西安的窗口和形象。机场原有的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只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万人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机场旅客吞吐量以每年10%-15%比率增长,预测到2010年旅客机场年吞吐量将达到750万人次,机场急需扩建航站楼和配套设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西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机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已进入高峰期,众多知名设计师的作品不断涌现。新机场往往给人以美观、宏伟的印象,但当一个新机场或航站楼投入使用后,使用者(机场当局、航空公司、旅客)往往发现有很多细节问题导致新航站楼出现各种各样的运行问题,本文从一个机场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航站楼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管制塔台往往是机场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来到广州新白云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州新机场管制塔台。塔台由四层高的圆弧形航管楼半拥着,随着底部的上升,逐渐扩大到顶部的功能层,在塔身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的弧形交接处,展现出有如两只羊角的视觉效果,就像一头羊在向客人鞠躬问好。独特的建筑设计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空中交通管制枢纽——航管楼、塔台小区位于本期航站楼和远期航站楼及东西两条跑道之间,处在整个机场的中轴线上,占地20000平方米,同时作为场内最高(112米)、最醒目的建筑,其建筑设计受到民航及地方政府多方关注,提出要建…  相似文献   

16.
朱炜 《机场建设》2008,(1):11-13
一、现阶段我国支线机场航站楼设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机场网络建设。支线机场作为构建我国机场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下一阶段我国机场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支线机场航站楼建筑作为支线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满足航运功能要求,同时还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如何将各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融会在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设计当中,成为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机场建设》2010,(2):F0003-F0003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新建国内干线机场,近期建设3400米跑道一条,10.8万平方米旅客航站楼一座,飞行区等级为4E,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11万架次需求。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有跨度较大、挠度和裂缝较小的优点;和钢结构相比能降低造价和日常的维护费用,而且防火性能较好。因此对于蓬勃发展的21世纪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来讲,大力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与现阶段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但在设计中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从事结构设计的相关人员明确理解。在民航机场建设中,主要分飞行区、航站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建设,在这其中只有航站区中航站楼的建设在机场建筑物中是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单项工程。由于航站楼的使用功能决定了其只能采用“高而空”的结构形式。具体来讲,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新建的机场航站楼中,一般的结构形式都是底部(不包括地下室)为2~3层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距一般都在10~15m;  相似文献   

19.
《机场建设》2009,(4):F0004-F0004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航站楼项目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保障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60年大庆的献礼项目.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新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54499.45平方米,工程投资60342.7万元万元。航站楼于2007年7月通过验收.8月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综述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民航业迎来了又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国内民航旅客吞吐量以年均14%以上的增幅增长,航站楼面积由过去的几千平方米为主发展为现在的十几至几十万平方米,航站楼的规模愈来愈大,进出港旅客的处理量也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