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机械振动输入能量代替热能或热振动来稳定金属构件的尺寸,在很多年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关机械振动消除内应力的第一份专利是美国发表于1906年。1915年以后逐步出现了一些有关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苏联的期刊“铸造实践”和英国的“力偶”杂志等。由于当时缺乏系统的情报资料,其进展一直较为缓慢。振动消除内应力的工艺方法首先在欧洲得到发展,其次是苏联,这门工艺正式用于工业生产是五十年代。在1958年以前,法国和西德就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2.
我所于今年四月七日至十二日在上海五七○三厂召开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属厂所十四个单位,部外厂校八个单位共四十八名代表。会上有十一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并观看了五七○三厂振动消除焊接构件应力的现场表演。振动消除应力是项新的工艺技术。我部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研究,近两年来,各飞机工厂和设计所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型架铸件、焊接件及其它构件,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3.
振动处理对铝合金焊接结构变形与内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铝合金的焊后延迟变形是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解决方法-振动处理。实验证明振动处理能降低铝合金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峰值,使内应力均匀化,对于控制焊接延迟变形有明显效果。振动后对焊缝组织的微观结构分析显示,振动处理降低了位错密度,因为位错密度是内应力的直接表征,因此振动处理的作用效果可以用振动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曹琦  邵闯  姚起杭 《航空学报》1998,19(4):405-409
从总体思路、夹具设计、载荷耦合影响消除等方面阐述了振动分别与疲劳载荷及多点静载的复合加载技术,并分别应用于两个型号结构件的振动环境试验。试验曲线表明提出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机械振动消除残余应力,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周期短等优点。用机械振动来代替焖火消除焊件或铸件的残余应力,国外已普遍用于生产,证明振动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可靠。目前在学术上对振动消除应力还有不同见解和争论,但一致认为重复交变载荷的作用是可以降低残余应力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尾支撑测量形式的加工、装配误差会使系统内应力过大,影响测量精度。针对某“双机身”飞机CTS 风洞试验气动力测量需求,发展基于多维力天平内置的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制具有消除系统内应力功能的双支撑系统,提出两种6 分量双支撑天平校准及测力方法,并对数据处理和双支撑系统可靠性进行检验加载、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双支撑天平系统由于过约束而导致的固有装配内应力,双支撑天平系统各部分连接、测量可靠;两种校准测力方法测量精度相当,均能达到单台应变天平测量误差水平,可满足风洞试验测量精度需求;综合考虑现有校准设备校准能力,最终采用“合成式校准测力”方法进行的风洞试验,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测力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机械激振法减少大型金属结构件的内应力,在我厂已从一九七五年就开始大量应用,还曾先后为杭州汽轮机厂、上海船厂、金山化工厂、郑州大学等几十个单位搞过外协,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影响机械激振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了找出这些因素对激振效果的影响大小,我们应用了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初步摸索出机械激振的一些规律,现介绍如下。一、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影响机械激振效果的因素有: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8.
齿轮箱中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除噪技术(ANC)和共振解调技术(DRT)的齿轮箱中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先后用同一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在同一位置采集被诊断轴承在无故障时的振动信号和在状态监测过程中的振动信号,然后把这两次拾取的信号分别作为自适应除噪系统的参考输入和主输入进行除噪处理,最后用共振解调技术对除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实现齿轮箱中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从齿轮箱振动信号中剔除齿轮啮合振动等背景噪声,提高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可以有效地诊断齿轮箱中滚动轴承的故障。   相似文献   

9.
技术简介及优势 振动消除应力(Vibratory Stress Relief,VSR)是利用受控振动能量对金属工件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消除均化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中推预研核心机总体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其设计特点,特别说明了为消除振动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应用效果,并对今后改进设计谈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高速叶片机转子(如化工、航空用轴流式压气机)在力学上的动、静平衡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以某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转子部件为例,从该部件的外效应——振动要求来看,必须保证转子部件只有很小的动不平衡度(不大于5克·厘米)。从其内效应因——单级盘静不平衡度而引起的附加内应力和转子轴线的弯曲变形来看,必须保证转子每一横截面(在此即每一级轮盘装叶片的横截面)的静不平衡度为最小值。在力学上以“重径积”来衡量。  相似文献   

12.
人们看电影时会纳闷,摄影师是如何从振动的直升机上拍摄到清晰的航空镜头的?通常的方法是,一位勇敢的摄影师从直升机打开的机门上把自己悬挂好,然后用一台机械稳定的手持照相机对准景像。基于稳定器原理的减振器消除了振动;同时,带有配重的框架臂使得照相机易于操作。当然,能否得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还要依赖摄影师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进行振动前后残余应力测试,验证了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中的有效性,通过进行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运用试验,得出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振动时效处理是通过对工件反复的施加循环载荷,使工件产生有限程度的塑性变形,达到减少内应力目的的新技术。对于焊接构件,一般采用机械激振器施加动载荷。为满足激振处理技术的要求,我们研制了新型的ZY364-008型机械激振器(见图1)。  相似文献   

15.
技术简介及优势 振动消除应力(Vibratory Stress Relief,VSR)是利用一受控振动能量对金属工件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均化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VSR对消除、减少或均化金属工件内的残余应力,提高工件抗动载、抗变形能力,稳定工件尺寸和精度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经济效益尤其显著,因此VS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负载模拟器与加载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为解决高频振动与加载力耦合的问题,满足航空作动器高频振动环境下的加载试验要求,将电路滤波器原理引入液压伺服系统设计,提出了利用电液反比例溢流阀压力控制特性的低通滤波加载装置消除高频振动对加载精度的影响,并通过结构设计消除了加载引起的倾覆力矩和径向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航空作动器进行振动环境下加载试验的方法,为我国航空作动器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插铣加工技术的技术特性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其技术原理、特点、编程方法、参数控制以及加工中的振动消除技术等,并通过对飞机型号研制中的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试验及应用验证,研究切削参数对插铣刀切削力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陶瓷材料由于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良好的绝缘性等优点,使得其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陶瓷材料在常规机械加工过程中易引入微裂纹等非本征缺陷和残余应力等加工缺陷,通过对陶瓷材料特性的理论分析,引入超声振动加工方法。同时,对陶瓷材料超声振动加工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普通磨削加工和超声辅助铣磨削加工的效果。采用仿真分析了超声加工过程中工件所受的切削压力和内应力云图,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验证,实现了陶瓷材料产品表观质量的大幅提升,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56μm。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轴流压气机的分流小叶片技术具有提高压气机的性能(特别是压比)、减轻由气流引起的振动和颤振等优点,是一项有发展潜力的技术。虽然分流小叶片技术目前还没有在轴流压气机上得到应用,但其应用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分流小叶片在离心压气机上已得到较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速直升机上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标准配置。对目前常见的几种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基于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工程化方案、关键部件及地面验证技术,为推进国内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成熟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