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评估了对机场存在的现实威胁;提出了机场最小起降带平面尺寸的确定应和使用飞机的类型,使用期内当地的气象条件联系起来;提出了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确定最小起降带的长度;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最小起降带的位置。本文为战时机场抢修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模糊AHP法在机场最小起降带优选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最小起降带的选择 ,可视为多目标决策问题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求解。但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 ,最小起降带优选过程中所考虑的起降要求等因素多为带有模糊概念的标度 ,一般不易把握 ,而层次分析法中关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又常常难以达到。为解决上述问题 ,将模糊集合论与决策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模糊层次分析法 (FAHP)引入到了最小起降带优选模型中来 ,对影响因素的权值确定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节省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开支,通过以燃油成本最小、时间成本最小、机场起降费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飞机最大航程限制、机场起降条件限制、航班频率限制、旅客座次限制、飞机可用时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确定机队优化配置方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航空公司机队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Lapsley  许巍 《机场工程》2003,(1):48-56
本文对战时紧急情况下机场跑道抢修规范中的参数、参数格式的定义及规范实施中的国家职责提出了建议。机场管理者将使用这些规范在战后进行修复工作,文中还定义了最小起降带的尺寸,修复质量、修复范围及其它参数。如果修复规范不适用于某特定类型的飞机,那么,问题所在将很快被确定出来,飞行人员便能估计出意外风险,通过不同类型的飞机操作技术及机场管理技术在规范中的交流。国家的协同作战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建或改、扩建民用机场的场道工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修多长的跑道。而这一问题是属于航务管理部门所做的“航行服务研究”中的一项内容。它需要根据机场净空、飞机性能、飞行的航线等诸多条件进行机场分析和航线分析而取得一个综合指标来确定。一般说来,飞机越大,航程越远,飞机的起飞重量越大,要求的跑道就越长;机场海拔越高,机场气温越高,要求的跑道也越长。因此,需要考虑以下六个方面来确定跑道长度。 1.机场的性质国际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所需的跑道长度不同。国际机场需考虑世界上飞国际航线的大型飞机在其起降,例如需考虑波音747、麦道11、空中客车340;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外机场起降费的3种主要征收模式.利用边际成本定价模式确定飞机所需交纳的起降费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富于效率的,并且相关的原则也为越来越多的机场所采纳.指出在中国航空运输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边际成本定价模式可以为改革现有机场起降时段分配机制提供一种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7.
合理有效地确定机场地面运行容量对于统筹8规划机场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immod仿真软件对机场3条平行跑道构型下,现状运行条件、东跑道夜间正常降落、缩小尾流间隔3种不同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建模,分析了首都机场的正常地面运行容量和跑道起降架次.仿真结果表明,现状运行条件下,首都机场可满足的年旅客吞吐量约为8820万人次,日起降容量约为1718架次.东跑道夜间正常降落时高峰时段降落架次可提升约8%,缩小尾流间隔有助于提升机场整体运行容量,可满足的年旅客吞吐量约为9000万人次,日起降容量约为1738架次,高峰小时起降容量可提升约3%.  相似文献   

8.
以OAG航班计划数据为基础,对全球大型机场日客运航班的起降波形进行分析并归纳分类,得出锯齿形、梯形、早晚高峰形和叠加形4类航班波.同时,提出4个特征指标用于对航班起降波形进行评估,分别为高峰起降航班占比率、飞行架次标准差比值、高峰起降间隔时间和降落-起飞高峰配对数.以我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为例,分析各机场航班起降波形及其特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型机场客运航班起降波形以早晚高峰形航班波为主,高峰起、降航班占比率均值分别为64.1%和59.0%,飞行架次标准差比值为0.12,日间运行时段尚未形成明显的降落-起飞高峰配对,与国际大型枢纽机场航班运作模式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针对飞机在高原机场的起降能力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评估飞机高原起降能力的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原机场的特殊环境以及大型运输机在高原机场安全起降和飞行必须满足的要求。依据大型运输机高原机场的使用特点,提出了满足高原机场使用要求的设计特点和相关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任务可靠度的估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设计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产品可靠性设计,本文回顾了任务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给出了能够确定飞机完成任务可能性的任务可靠度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为说明任务可靠度估算的实际过程,本文最后对某型飞机电传控制系统任务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气球载电子系统的特点和任务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维修使用期的可靠性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强调故障的可预计性和可靠性水平的可保证性,强调高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水平。探讨了冗余设计、引人容错设计、可重构性设计、动态设计、故障软化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和降级设计等各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连杆可靠性的影响,为连杆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圆柱壳体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世荣 《推进技术》1992,13(1):32-37
文中分析了“传统安全系数法”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和意义。根据载荷与强度数据的随机性,以概率统计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可靠性设计基本方程;并引入了“可靠性安全系数”,使可靠性设计标准化和简单化。因此,可靠性设计是一种更严格、实用的设计方法。它不仅克服了传统安全系数的不确切性或盲目性,而且具有类似于传统安全系数设计的方便性。 文中还以某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实例,对燃烧室壳体进行了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电子产品设计时元器件选用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并强调在电子产品设计时的元器件选用应从质量等级入手,充分进行降额设计和热设计。阐明合理选用元器件是实现电子产品系统设计高可靠性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容差分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电磁继电器是在航天电子系统中完成信号传递、执行控制、系统配电等功能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航天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航天继电器可靠性设计技术是其产品可靠性工程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当前各领域可靠性研究现状及航天电磁继电器产品的可靠性现状与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表的电磁吸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机械反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及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法”的吸反力配合特性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以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为例,进行了可靠性容差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对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将传统设计与可靠性理论相结合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电动气活门设计中,证明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对部件设计的可靠度保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可靠性预计是进行可靠性设计的基础,其主要价值在于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阐明了系统可靠性预计的概念,分析了系统可靠性预计的基本过程,综述了系统可靠性的预计方法,介绍和评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预计方法的发展前景做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航空航天机电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空航天机电伺服系统,进行了简略的国内外可靠性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介绍;针对系统中伺服电机、伺服机构和伺服驱动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失效模式和可靠性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机电伺服系统可靠性设计提出了冗余的设计思想;随后根据国外最新的机电伺服系统设计技术提出了国内的相关产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设计、方法、试验、数据、人员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机电伺服系统可靠性发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大型客机维修成本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计初期通过加强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降低大型客机直接维修成本(DMC),是提高大型客机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基于可靠性设计参数和维修性设计参数的大型客机维修成本模型,采用协同优化方法对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参数进行协同优化,寻求降低维修成本的满意设计参数。通过对维修成本模型中的设计参数的优化,给出了协同优化方法进行复杂的大型客机维修成本设计优化的一般思路。并用大型客机起落架系统的直接维修成本优化算例验证了协同优化算法解决大型客机维修成本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