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波仪器技术公司(MI技术公司)与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B.V.(Signaal)公司和荷兰皇家海军合作,设计并建造了天线测试紧缩场,专门解决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特殊测试要求。在引荐给世界各地的海军舰队之前,特别建造了紧缩场,测试Signaal公司的新有源相控阵雷达(APAR)。这种可逆(双向)天线测试紧缩场(CATR)容许在发射与接收两种模式下测试天线。测量硬件能测试动态范围很高的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波形。除对天线方向图进行一般测量以外,该系统还能测量EIRP、G/T和G/NF,并为孔径重构提供分析软件。设计并制作了特殊的天线接,口单元(AIU),用以与控制上千个收发模块(构成APAR天线系统)的波束操纵计算机通信。安装了特殊的高功率吸收栅栏和其他保护设施,用以处理从APAR天线系统送出的发射能量。  相似文献   

2.
在3m×1.5m×0.2m的尺寸限制下,基于电阻加载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高倍频程火山烟雾超宽带平板天线。该天线采用同轴馈电,通过扫参仿真优化低频匹配电路,实现了从标准的传输线阻抗(50Ω)到自由空间波阻抗(377Ω)的完美渐变,获得了最佳的低频拓展辐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300kHz~300MHz的频带范围内驻波比(VSWR)小于2.5(S11<-7.2dB),首次实现了1000倍频程超宽带辐射,远场辐射方向图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研制了实物天线,并开展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天线的波形保真特性良好,天线背向辐射小于5%。  相似文献   

3.
卫星大型挠性天线弹性振动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工程实践角度探讨了具有大尺寸(直径几米~几十米)和高精度(0.05°)的挠性天线指向控制问题。在借鉴和改进有关抑制挠性天线弹性振动研究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星—地回路的挠性天线指向控制方案。最后,通过分析数值仿真结果,给出了提高挠性天线指向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带阵列天线的带内雷达散射截面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表面加载共面紧凑型光子晶体结构(UC‐EBG),通过散射对消,实现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UC‐EBG结构同向反射相位带隙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加载U C‐EBG结构后,阵列天线各个阵元的回波损耗基本保持不变,天线的增益有所增加,同时天线带内RCS最大减缩达到18dB。证实了U C‐EBG可以应用于阵列天线的带内隐身。  相似文献   

5.
Heer  C  Shutie  P.  F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7,(2):16-20
阐述了最近在Astrium完成的两项SAR研究,简述了大地测量合成孔径成像雷达X型(TSX)卫星的能力。两项研究是在SAR成像模式时采用新颖天线波束形成概念的高分辨率宽条带成像雷达(HRWS)和LCMA(低成本多个馈电天线)。分析了它们的设计、性能和样机框图,并将它们与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的TSX—SAR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料窗     
《中国航天》1999,(9):46-46
飞行器天线飞行器天线就是飞行器上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分类 飞行器天线可按工作原理、用途、工作波段、飞行器和使用范围等进行分类。根据用途分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收发天线。按飞行器分为航天器天线、导弹天线和飞机天线。根据使用的频率范围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波(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天线。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天线又统称为超高频天线。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分为细导线天线、声学天线、喇叭天线、光学天线(反射器天线和透镜天线)和表面波天线。若干同一类型的天线按一定方式排列组成的总体称为天…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副反射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天线构件可减轻天线重量,提高天线性能。讨论了研制天线副反射器采用低膨胀合金(殷钢)模具材料的必要性。通过对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结构分析及加工工艺研究,论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副反射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在制定合理、先进的工艺规程基础上,解决了模具制造过程中殷钢材料切削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等工艺技术难题。研制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副反射器模具表面精度达0.028mm(r.m.s.)。  相似文献   

8.
这篇综述文章概述了针对地面、舰船、飞机和空间应用的无源、有源双极型和单片式微波集成电路(MMIC)相控阵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文章论及THAAD(以前是GBR)、欧洲COBRA和以色列的BMD雷达天线;荷兰舰载APAR;机载的有美国F-22、欧洲AMSAR、瑞典AESA、日本FSX和以色列Phalcon;Iridium(轨道上66颗卫星共198个天线)和Globalstar MMIC星载天线;Thomson-CSF晶片集成94GHz导引头天线;数字波束形成;行和列铁氧体电扫描;通讯和雷达的光电扫描;通信、雷达、电子对抗(ESM)和ESM的MMIC C波段至Ku波段的高级共享孔径计划(ASAP)天线系统;以及连续横向短线(CTS)可变电压介质(VVD)天线。  相似文献   

9.
资源一号卫星X波段IR—MSS数传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北射双线螺旋天线在中巴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上首次用作x波段IR-MSS(红外遥感)数传天线,替代了国际上惯用的赋形反射面天线。飞行试验表明,天线在轨工作正常,具有与赋形反射面天线相当的性能与功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该天线的设计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迅猛发展的新的相控阵理论和技术厦其前景,其中涉及控制相控阵天线的光纤和光电技术。在相控阵天线中光学图像形成和扫描保证实时(PMB)形成一维或二维、连续或色散的单波束或多波束方向图(RH),并且保证对不同辐射频率的最大方向图的方向进行无波动扫描。采用光学图像形成电路(Roc)的相控阵天线,在超宽瞬时通带(~1GHz)中既能以连续方式也能以超短脉冲(脉宽~1ps)方式工作于发射状态和接收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叙述了星载大型可折叠平面阵天线(简称L-SAR天线)模样机的技术指标,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L-SAR天线模样机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中发现,机(弹)载雷达天线在飞行器鼻锥方向产生很强的RCS贡献,如何降低雷达天线的RCS而又保证自身雷达正常工作已成为目标隐身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课题。探讨了由十字型振子单元构成的带阻式频率选择表面FFS(Frequency Select Surface)在低RCS抛物面天线和低RCS卡塞格伦天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Wang  HY Lanc  MJ 《空载雷达》2001,(2):78-82
应用谐振腔模型的理论和全波电磁模拟器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超导薄膜曲径天线。这种曲径天线的尺寸比常规小天线(如H型贴片天线)的尺寸小得多,对回波损耗、天线辐射图和辐射效率的模拟结果与网络分析仪测量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天线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微机程控跟踪技术。可以根据实验现场的技术条件,如弹形系数、射击条件、天线布站位置等,计算出天线跟踪数据,微机依据这些数据控制天线精确快速跟踪弹丸。文中给出了电路框图及有关软件(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15.
在相控阵天线的制造过程中一般要对其阵列实施一次校准,并且校准需要大的近场或远场天线距离。技术服务公司(TSC)利用阵元间的互耦合特性,对仅用现有的阵列元作为(信号)源就可以精确地校准现代阵列的技术进行了验证。因此用机上自动化程序可以对阵列实施校准和再校准,无须在维护时取出天线。本文讨论了利用互耦合校准的理论,并给出了利用互耦合技术调谐现代808阵元试制天线的成功结果。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0,(6):91-91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网站2010年10月27日报道,继10月19日日本首颗辅助导航定位卫星指路号(Michibiki)的L1-SAIF天线传送了L1-SAIF信号之后,其它的定位信号(L1-C/A、L2C、L5、I。1c、LEX)也已从指路号上的L频段螺旋形天线上传送。  相似文献   

17.
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中统-S波段(USB)、C波段、遥测、遥控、图像、话音、超短波(VHF)、短波(HF)和天线等子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与特点,以及跟踪测轨、话音通信、遥控、遥测和天线等的可靠性设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通信分系统都完成了测量任务,完全能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李清顺 《方舱技术》2001,8(2):34-35
微波通信中,天线升降器(以下简称天线杆)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架设速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开设、撤收时间。本文介绍了18米气动天线杆的升降机构,该机构较好地解决了部队在使用中遇到的难题,减少了系统的开设,撤收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CCR120/100紧缩场超高频(UHF)天线测试的问题,根据紧缩场的现有条件,给出了利用紧缩场进行UHF天线辐射特性测试的方法,以及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以满足卫星UHF频段天线辐射特性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16G Hz具有宽频带高增益特性的8单元微带天线阵。综合运用H 型缝隙耦合馈电技术、插入空气层技术方法展宽天线的带宽。使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微带天线进行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单元性能良好,相对阻抗带宽(S11≤-10dB)为10.9%,增益为8.6dB。八单元天线阵列相对阻抗带宽达到11.3%,增益为16dB。天线阵列性能良好,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