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969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而另一位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也紧随其后,踏上了"华丽而苍凉"的月球表面。与性格稍显内向的阿姆斯特朗相比,另一位航天员奥尔德林则显得较为外向,属于霸气外漏的类型。没错,奥尔德林确有一大笔骄傲的资本: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太空航空学博士学位;他所研发的技术,比如航天器的对接技巧,是美国  相似文献   

2.
只比阿姆斯特朗迟19分钟踏上月面的是布兹·奥尔德林,他于1930年1月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飞行员之家,父亲还与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相识,所以他很早就对飞机情有独钟。1951年他以年级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在朝鲜战争后,他重返校园,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载人航天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3,(6):31-31
经过4月12日一整天的竞拍,一份由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签名的人类首次登月的飞行记录在美国拍得22.25万美元。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  相似文献   

4.
民力 《太空探索》2014,(6):38-39
<正>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38万千米的征程,于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人类迈出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的实现。45年过去了,那么月球在当年登月的2位航天员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久前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要求重新设立国家航天委员会。数位国会议员、工业界官员和"阿波罗11号"航天员奥尔德林等出席了在白宫举行的签署仪式。特朗普在持续10分钟的签署仪式上说,宣布重设国家航天委员会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即美国正在恢复令其自豪的航天领先传承。特朗普还表示,国家航天委员会将成为政府内引导航天政策的中枢,他将从那里听取意见、信息和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6.
"阿波罗11"号是NASA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5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  相似文献   

7.
日月 《太空探索》2009,(7):56-57
阿波罗11号飞船上的第三个航天员是迈克尔&#183;柯林斯,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这三个人都出生于1930年,而且当时也都结了婚,都有了子女。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礼"的1克月壤 坑坑洼洼的表面、灰色的主基调、一望无际的荒凉……长久以来,这是人们对月球的直观认识. "走在月球表面上,犹如走在一个布满沙土的运动场上,四周有泛光灯的照耀."1969年,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描述道.随后,他的搭档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表面,将周围的景象形容为"壮丽的荒凉".  相似文献   

9.
@霍超元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发生在月球上。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走出登月舱。他们工作了两个半小时之后,带着月球土壤和岩石,返回登月舱,准备乘坐他们的“上升级”重新进入月...  相似文献   

10.
洞悉古代秘密的手段(下)●黄柱宇捷克学者也很早就十分重视实验的潜力。扬·埃拉齐姆·沃策尔是第一部捷克远古史概论的作者,他早在1847年就支持对古代青铜制品作化学分析的方法。被称作摩拉维亚考古学之父的范克尔曾邀请布朗斯科市冶炼厂的专家仿铸公元前5世纪加...  相似文献   

11.
高歌 《太空探索》2004,(12):16-19
35年来,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阿波罗”登月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和传播,人们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土星5号”火箭发射时的壮观情景,记得“阿波罗11号”飞船着陆月球时惊心动魄的时刻,还记得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漫步月球时的迷人场面。然而,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背后,  相似文献   

12.
高歌 《太空探索》2012,(7):50-51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7月24日,他又前往太平洋迎接凯旋的航天员,在航宇局局长佩因博士和阿波罗8号指令长博尔曼上校的陪同下,于当天中午12时乘直升机降落到回收船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  相似文献   

13.
7月28日,英国富豪理查德&#183;布兰森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向公众展示了将用于把游客送到太空边缘的“白衣骑士二号”飞机。“白衣骑士二号”翼展达4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复合材料飞机。这种双机身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将超过15240米,每天可进行4次飞行,由比例复合材料公司设计建造。参加展示仪式的有媒体和包括阿波罗11号航天员奥尔德林在内的嘉宾。作为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旅游计划的一部分,该飞机将作为“太空船二号”飞船的载机(母船),“太空船二号”将在到达高空后离开载机,  相似文献   

14.
<正>50年前的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鹰号"登月舱制动火箭点火,开始进入月表着陆的最后程序。这时候软件报警的红灯突然亮起,接着紧促的警报声开始钻进两名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的耳鼓。"错误代码1202?",两名航天员即使训练有素,也都没有想起来这个代码代表的是什么错误类型。正在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15.
美国     
<正>美国总统下令重设国家航天委员会6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要求重新设立国家航天委员会。有关国会议员、工业界官员和"阿波罗11号"航天员奥尔德林等出席了在白宫举行的签署仪式。国家航天委员会此前最后一次运作还是在老布什当政时期。特朗普表示,宣布重设国家航天  相似文献   

16.
挖一条通向中国的隧道 说来非常巧合,美国的火箭之父哥达德和俄国的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齐奥尔科夫斯基因病,从小两耳失聪,哥达德也从小体弱多病,有时连上学都坚持不了,只能在家中自学,但他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富有想象力和为实现幻想而奋斗的精神。哥达德的生命似乎就是疾病和想象力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理查德·沃森和ASSK的<天体高地>一书记载了上文中"阿波罗11"号惊人对话的后续内容,这也是由美国成千上万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搜得的:在直播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美国宇宙飞船登月的过程中,图像和声音被中断了2分钟,NASA一直强调这是由于某个电视摄像头过热而影响了信号接收.  相似文献   

18.
正天文学发展遵循"观测-理论-观测"的途径,不断把人类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所以观测手段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由此逐渐形成了观测天文学。观测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常用于取得数据以与天文物理学的理论比对,或以测量所得的物理量解释模型的含义。在实物上,通过望远镜或其它天文仪器的使用来观测目标。伽利略被人们称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9.
雨水 《太空探索》2009,(12):58-59
2009年10月31日上午,得知钱老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钱老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鞠躬尽瘁,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相似文献   

20.
张春来 《飞碟探索》2009,(11):22-23
爱因斯坦在1914年科学院举行的一次演讲之后,一个在大厅中的记者趁休息时向他提出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三维的?”爱因斯坦像平时在这种场合中一样,喜欢用一句玩笑话来回答,他的回答翻译过来是这样,“因为上帝喜欢三位一体”,于是他建议可以去求教此问题的大专家麦克斯&#183;布兰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