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三级快速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包括太阳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等)发射任务,除了进行单星发射外,也可进行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典型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t。"长征"六号运载火箭2009年开始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2.
在定点发射条件下,针对中国目标区域的典型任务,研究了快速响应太阳同步轨道及发射窗口的一体规划方法。基于固定的火箭飞行地心角和飞行时间,根据发射点和目标点位置关系,通过球面几何原理,提出了快速响应太阳同步轨道及发射窗口的解析规划方法。针对具体任务,得到了快速响应太阳同步轨道和发射窗口的规划结果,并通过STK仿真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规划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对空间快速响应轨道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0,(1):40-40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12月1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的"宽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天文观测卫星。卫星将运行在高52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射轨道的外热流是进行火箭上面级和卫星热控设计的基础。文章给出了基于一组轨道和姿态参数的太阳矢量与地球矢量的计算方法。针对圆柱外形的上面级,分析了其发射轨道外热流的变化规律,利用该计算方法计算了太阳矢量,而太阳矢量在长时间滑行段相对固定,太阳矢量和受晒因子随发射时间而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使得外热流工况变得非常复杂。通过对太阳定姿且绕箭体纵轴慢旋,可改善火箭上面级的飞行热环境,简化卫星和上面级的热控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11月6日我国北方地区普降的大雪并未阻止航天高密度宇航发射的步伐。11月8日15点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八号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吴燕生、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6.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8,(4):45-47
印计划发射太阳研究卫星;下一代“铱”星有望用于对地观测;“哥伦布”船安装到空间站上;英公布民用航天战略;英美提出联合开展无人探月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7日12点13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1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发射升空,送入高度为65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本次发射入轨的卫星组星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21日13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星、02星和2颗搭载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20kg。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2018年12月使用去任务化飞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10):47-47
欧空局科学计划委员会10月4日将两项任务方案作为“宇宙愿景”科学计划下的下一批中级任务。中选的“太阳轨道器”拟飞到比以往所有探测器距太阳都近的位置.而“欧几里德”望远镜将探测宇宙的加速膨胀。发射时间分别定在2017年和2019年。“太阳轨道器”将是一项同NASA的合作项目.美方将提供星上部分有效载荷和发射用的宇宙神火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执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