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北京天文台初期的毫秒级接收机某些设计提出异议,认为由于设计上的问题使得观测资料引进人为的干扰。进而指出这些设计问题是产生北京天文台1981年5月16日微波爆发UFFS资料严重失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无线电工程上离不开各种源。晶振、频率综合器、原子频标就是不同类型的源。随着通信、雷达、卫星、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无线电信号极其重要的频率特性一短期频率稳定度(毫秒及秒级频率稳定度)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因而,对短稳比对测试设备的要求则更高了。在通常采用的时域测量方法,即用“误差倍增技术”扩大信号的相位起伏<噪声功率>的“多周期测量法”做成的短稳比对测试设备里,倍频器是关键部件之一。换  相似文献   

3.
张桀 《太空探索》2005,(4):15-17
今年1月20日15时左右,太阳发生一次X7.9级的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或太阳磁暴)。这是继16日、17日、19日太阳连续几次发生X级(太阳耀斑爆发从小到大可分为A、B、C、M、X五级,以X级为最强)耀斑爆发后的又一次大爆发。这也是15年来太阳发生的级别最高的太阳磁暴。受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地方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8月30日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M-3SⅡ(第6枚)火箭发射第14号科学卫星(SOLAR-A)。 SOLAR-A是观测太阳耀斑时释出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观测卫星,是继1981年2月发射的第7号科学卫星(天文卫星-1)之后,日本的第二颗太阳物理观测卫星。众所周知,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在活动最盛期在其表面频繁出现爆发现象,爆发时间短的只有数十秒,长的可达数小时,这时产生X  相似文献   

5.
资料     
世界上工作寿命最长的航天器美国于1965年12月16日发射的“先驱者-6”探测器,原预期只有六个月的工作寿命。但是经过二十年后,仍在轨道上工作,从太阳背面向地球发送探测数据,成为人类历史上工作寿命最长的一颗航天器。探测器高89厘米,直径94厘米,呈鼓状圆柱体,重63.5公斤。它用于测量日冕,  相似文献   

6.
日本广播卫星BS-3a于1990年8月28日发射,11月底正式开始电视广播,但因电源系统故障及太阳耀斑使电力下降,从1991年5月9日~8月21日之间只能进行2个通道的广播。为了补救,日本又于1991年8月25日发射了BS-3b(3个通道)广播卫星。在日本,接收BS广播的家庭用户已超过450万户。如何保证它连续稳定地进行工作,使之万无一失,这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华”卫星2号于2004年5月20日发射升空,飞行高度为891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到2005年5月刚满一周年,已经绕行5104圈。从2004年6月4日发射后两周即首度下传遥测资料,并在在7月4日首度对全球拍摄,累积面积已达27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750个台湾岛。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5月16日,俄罗斯发射"快讯"-AM4R通信卫星的"质子"-M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出现故障,在飞行546秒后下坠,当时距卫星入轨仅剩50秒,结果造成"箭毁星亡"。据俄罗斯网站6月8日报道,"质子"-M事故调查委员会已得出了调查结论:事故的原因是组装过程中发生生产事故,导致火箭第三级发动机涡轮泵机组轴承损坏,使该火箭提前37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太阳L260°活动概况,并计算了黑子群的位置漂移及对应的射电缓变源.北京天文台2.84GHz射电望远镜在该活动区观测到8次特大的射电爆发(流量超过1000s.f.u.),其中4次(1991年5月16日,6月9日,6月11日,8月25日)射电爆发时变曲线十分相似而且这些微波爆发都与Ⅱ型Ⅲ型Ⅳ型米波爆发有良好的对应.可能说明该活动区所对应的日冕在长时间内存在一种磁场位形结构,这种磁场位形结构容易产生日冕物质抛射.   相似文献   

10.
10月14日11点16分,伴随着雷霆般的轰鸣,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巴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和巴西小卫星SACI-1腾空而起。火箭起飞约155秒一、二级分离,约175秒整流罩分离,288秒后二、三级分离,749秒后主星、箭分离,775秒后搭载星SACI-1分离,840秒测控中心发出指令,资源卫星太阳帆板解锁、展开,约100分钟后卫星再次进入中国测控站观测弧段,测控站发送指令,动量轮启动,卫星进入轮控模式,约12小时后精确轨道参  相似文献   

11.
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78—1979年1级以上的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 给出了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亮度、不同季节、发生在日面不同位置上的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5小时的耀斑对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扰动,耀斑出现后电子含量随之增加,在第4—5天增加到最大值,扰动持续数日;持续时间小于1.5小时的耀斑对电子含量影响甚微;非亮耀斑对电子含量的扰动小于亮耀斑;夏季出现的耀斑对电子含量无明显扰动,只有冬季出现的亮耀斑对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扰动;太阳耀斑扰动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日面位置东西不对称性,只有出现在日面东边、特别是E3区的太阳耀斑对电子含量才有明显的扰动.   相似文献   

12.
<正>莫斯科时间7月9日16时,俄罗斯最新研制的轻型"安加拉"1.2PP(PP意为"首次发射")火箭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起飞,222秒后,火箭一子级分离,继续飞行232秒后,整流罩成功分离,在发射约21分钟后,火箭飞抵距发射场5700千米的勘察加半岛库拉靶场。"安加拉"1.2PP是专门用于此次首飞任务的火箭型号,为两级型火箭,一子级和二子级均为通用火箭模块,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8日,太空探索公司在得克萨斯州麦格雷戈试验场首次对一枚用过的"猎鹰"9火箭第一级进行了全程热试车,向实现火箭重复使用又迈进了一步。试车历时约2分30秒。本次试车所用的第一级火箭是5月6日发射"日本通信卫星"14时在海上平台上着陆回收的。本次试车用过的第一级将不会再飞,但会为掌握用过的第一级在反复点火工作时的性能表现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计划今年秋天把一枚用过的第一级火箭用于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统计了1966-1978年2级以上太阳耀斑引起的大气涡度面积指数(VAI)的扰动;给出了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亮度、不同季节、发生在日面不同位置上的太阳耀斑对涡度面积指数的影响.发现只有在冬天出现的,持续时间大于1.5小时的亮耀斑,在第3天对VAI有最大的扰动(下降最大值为平均值的16.4%);太阳耀斑引起的扰动有日面东西不对称性;出现在日面西边0-30°的亮耀斑和非亮耀斑(它们的持续时间大于1.5小时)引起VAI的大扰动,最大值扰动分别出现在第3天和第7天.   相似文献   

15.
1981年4月1日太阳发生一个4N级Hα耀斑并伴随出现强烈的IV型射电爆发.本文对北京天文台,西澳大利亚站等射电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该事件的微波源状态相对稳定,米波源位置存在移动,因此产生微波辐射与米波辐射是两组不同的电子群体,在爆发频谱指数的时变曲线上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差异.还由于两者辐射源的位置不同,微波与米波的爆发在峰值时刻上也不完全符合.(2)4月1日微波大爆发是由三个主爆发组成的,它们的峰值时刻分别为0135.1,0146.1,0153.6UT.由射电高频端谱指数算出的非热电子能谱指数表明,在射电爆发的三个峰值时刻电子能谱都变硬.本文还得出该活动区的非热电子平均速度(以光速c为单位)β为0.9左右,磁场强度B为430G.并由回旋同步辐射阻尼算得,非热电子的寿命为829秒,这个数值与三个主峰的持续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据1979年5月15日日本《宇宙时代》夏季刊报道] 1978年10月1日开始工作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从1979年1月29日起进入了试用阶段。自试用日起,以六个月时间作为第一阶段,随后将正式投入使用。在1月29日10时02分15秒至10时10分04秒之间的7分49秒中,  相似文献   

17.
质子事件上升时间及峰值强度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耀斑已基本确定为质子耀斑的情况下, 为了对即将到达地球的太阳质子作出半定量的粗略预报(警报), 即估计从观测到光学耀斑开始, 需经多长时间质子通量将到达峰值;峰值强度有多大。为此, 我们收集了1967年5月—1972年12月约五年半期间国外发表的比较系统的质子事件资料, 以及相应的太阳耀斑和太阳射电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第21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太阳峰年”卫星和“火鸟”卫星上的硬x射线爆发探测器探测到数千个硬x射线太阳耀斑.研究这些事件的瞬时特性,我们发现它们当中几百个样品具有1秒以下持续时间的快速尖峰结构.我们分析了其中部分观测资料,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四个共同特征.在这些特征中,准周期振荡使我们认为,在日冕上可能存在着快速振荡.本文导出了它们的周期表达式并讨论了这种振荡的俘获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9日,韩国"罗老"号火箭在发射倒计时进入到16分52秒的时候,因第二级火箭出现异常情况而被取消发射。当时,罗老宇航中心在对由韩国研制的第二级火箭的电力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检查时发现其电流信号异常,因此停止了发射的倒计时,没过多久,又马上卸掉了由俄罗斯研制的第一级火箭中的液氧/煤油。此举表明,火箭故障一时难以排除,需要卸下发射台,运回发射组装楼  相似文献   

20.
感受发射     
1998年5月2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连日的阴雨和不测的高空风,导致原订5月1日的发射计划不得不在临近发射时改变。 试验队员们吃完早饭,忽然看到了从云缝中钻出来的多日不见的太阳,于是有人高呼“太阳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