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新地球     
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地球,但是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新地球,接着又出现一个。 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宇宙视野一直在拓展。至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确定的围绕除太阳以外的其他恒星旋转的行星已经有370多颗。  相似文献   

2.
在搜集与分析大量国外有关重力场技术、模型和标准的基础上,从标准化角度介绍重力场模型发展过程和主要模型,重点介绍ECSS、NASA、美军有关重力场模型的情况,提出国内航天器重力场模型标准的制定应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轨运行的环境卫星的数量估计有50颗左右,其中大多数与地球遥感观测有关。这篇文章主要介绍适用于21世纪商业应用的空间系统,讨论这些系统对未来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轨运行的环境卫星的数量估计有50颗左右,其中大多数与地球遥感观测有关。这篇文章主要介绍适用于21世纪商业应用的空间系统,讨论这些系统对未来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3):277-277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现在,科学家们需要花费90 min才能通过无线电波将火星上的高清图片传送到地球,同时NASA也已经预感到,这几乎已经是无线电波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因此,NASA  相似文献   

6.
地球环境问题,例如在同温层中臭氧层的消退,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植被变化,不正常气候的发生,目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利用卫星进行观测是了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已经研制了海事观测卫星-l(MOS-1、MOS-1b)和地球资源卫星-1(ERS-1),现在正在研制大型地球观测卫星(ADEOS)。该文叙述ADEOS计划概要,目前卫星设计状况以及卫星地球观测系统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14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J. Kleiman教授作了有关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原子氧环境试验的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学习和借鉴了国外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现行的管理方式,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球环境问题,例如在同温层中臭氧层的消退,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植被变化,不正常气体的发生,目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利用卫星进行观测是了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经研制了海事观测卫星-1(MOS-1、MOS-1b)和地球资源卫星-1(ERS-1),现在正在研制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该文叙述ADEOS计划概要,目前卫星设计状况以及卫星地球观测系统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齐亚琳 《航天器工程》2002,11(2):141-143,140
通过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学习和借鉴了国外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现行的管理方式,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10,(1):11-12
12月31日,俄罗斯宇航局局长表示该国有意通过发射宇航器的办法来“撞飞”那些可能同地球相撞的“大个小行星”。据悉,俄方已经表示,这个“撞击器”不会携带放射性爆炸物,未来还将邀请美国航空航天局、欧空局和中国航天局共同参与此事。  相似文献   

12.
李洪波  肖业伦 《宇航学报》2006,27(5):956-960
传统的再入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用经度和纬度描述地理位置,在南北极极点处奇异,在南北极区病态。本文提出利用位置矢量的三个方向余弦,称为“三余弦数”或“三元数”,代替经纬度,推导出无奇异再入质心运动方程。再入飞行器临近极点和到达极点的算例显示,使用三元数的无奇异再入方程完全避免了传统方程有关极点的奇异性。同时,无奇异方程所选状态变量与传统方程可进行很简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徐菁译 《航天》2010,(8):53-53
哈罗! 如果读者看到这篇日记,我猜想,读者已经对“火星500”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们的第一天,我想写一些我们的训练及在隔离设备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14日,我国使用长征4号乙火箭发射了我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CBERS)。这是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作者根据航天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联合研究“卫星飞行动力学系统”课题的协议与意大利有关专家共同在微机上完成的自旋稳定地球同步卫星姿态确定的研究工作。文中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轨道几何条件的六种确定性姿态确定模型。首先用批量最小二乘法统计确定卫星姿态,估计出系统误差,然后从实际量测中消去所估计出的系统误差,最后用修正过的数据按确定性姿态确定方法定出卫星姿态。文中给出了姿态确定方法的微机实现程序。仿真结果证明,本方法与大型机IBM 3081上取得的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3):354-354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国际空间站"身价"不菲,很多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似乎都与地球生活有关。而且,很多科学实验只能在此进行。国际空间站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微重力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简称资源卫星)项目是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下的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制(以中方为主,70%的份额)的传输型可见光地球陆地遥感卫星。自1999年10月14日首飞成功后,至今已经成功发射了3颗卫星,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广泛应用于中巴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与地球本身发展周期的影响,人类面临着愈来愈大的挑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与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等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深刻认识全球变化,制订正确的政策,多个国家建立了对地观测系统。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并以美国EOS和欧盟GMES为例,论述了对地观测计划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回顾以往的不安全事件,很多都与冲突不被及时发现有关。如何保证每一个冲突都能被及时发现,这已经成为摆在管制员面前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10月14日,我国使用长征4号乙火箭发射了我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CBERS)。这是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基本特征  卫星系统性能特点1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