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确保民用飞机的高安全性,是民机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动机火区的防火、灭火功能尤其重要。根据适航条款的要求,提出一种适用于民用飞机发动机灭火系统地面试验室试验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微压差式灭火剂浓度测试系统,在模拟真实发动机内外形和舱内流场的发动机灭火性能验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该试验同时模拟机上最严苛的试验环境,验证最严苛试验工况下发动机灭火试验的灭火剂扩散情况。该试验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测试试验参数,记录试验数据,并按FAA条款比对试验结果。通过地面试验室试验验证,该试验方法能有效、准确的实现发动机灭火系统地面试验室试验目标。该试验结果能为机上试验提供试验经验,为机上喷嘴构型更改、灭火管网布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美国联邦航空局休斯研究中心环保型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的研究,阐释了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最低性能标准,总结了氮气、气溶胶、细水雾等三种机载灭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了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三种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用于飞机货舱的可行性,旨在为我国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研究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宣扬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5,(4):36
NaHCO3超细干粉灭火剂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有可能替代现有民用飞机上常见的哈龙1301 灭火剂,应用于未来民用飞机固定式灭火系统上。以某型民用飞机发动机灭火系统为基础,搭建了NaHCO3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试验台,开展了该灭火系统的喷射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灭火系统平均流量较大,性能较好,但仍需要修改管网设计调整灭火剂在风扇舱和核心舱的分配比例。初步的灭火剂浓度分析也表明目前的管网设计可以达到舱内的灭火剂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周广洲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3,(4):75-78
对密封的级别,密封胶的类型、性能以及飞机定检时常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举例介绍了密封胶在修理过程中的应用并对日常维护中经常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了环境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较全面地提供了密封胶在波音民用飞机上的基础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8.
LoFloTM车台在气动性能、声学性能等方面与国内车台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DS、ASE、CENCO等国外公司已纷纷采用各种软件来模拟和计算,而国内车台还主要依靠经验设计。 相似文献
9.
10.
虚拟维修技术在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可达性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对辅助动力装置(APU)在民用飞机上的两种候选布置方案分别进行了可达性分析,并通过横向比较得出结论,展示了虚拟维修技术在可达性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周群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1,(2):65-69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外航空润滑油的发展趋势和认证流程,研究了国产航空发动机润滑油在国内民用航空市场应用的渠道;明确了国产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端削技术在一台四级跨音速压气机上的实施和试验概况,基于对压气机端区流动状况的分析。利用端削区流动控制技术,对该压气机第3级和第4级静子叶片进行了端区修型处理。改善了压气机级间及其与下游压气机之间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制冷系统对保证机载电子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给出传统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在飞机上应用两个例子的同时,本文主要从系统方案的角度对先进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在飞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首都机场B747机库灭火系统 1.机库特点和灭火方式 该机库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检修机库,机库防火面积7200m2(宽72m深100m)。飞机可带燃油入库检修。根据国外防火规范要求,此机库属于一类灭火等级。同时规定对于扑灭挥 相似文献
18.
光学压力敏感涂料测量技术及其 在内流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基于发光强度的全域压力测量方法进行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在自主建立光学压力测量系统和自主研发国产压力敏感涂料的基础上,对高亚声速叶栅风洞出口处大弯度孤立叶片吸力面和对转压气机实验平台出口整流叶片吸力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采用传统电子静压扫描装置在高亚声速叶栅风洞中进行了同步测量.光学压力测量与电子压力扫描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光学压力测量系统可用于内流场测量,其精度达到了工程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可靠性增长技术在某型气体转换阀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可靠性增长技术运用于某型气体转换阀的设计、试验中,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其失效机理,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相关试验最终选择出符合该产品在机上低温情况下的材料,同时进行部件的结构强度优化设计,使产品寿命和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