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及其余度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光传飞控系统的特点,从余度系统的结构,余度系统的可靠性,余度数目及余度系统的监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光传飞控系统的余度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光传飞控系统余度技术的软硬件总体结构。初步研究表明,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普通电传飞控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研究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单叙述目前业界OA系统采用的主流技术,并对成飞目前OA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飞机制动系统的发展过程,同时对飞机制动系统发展的先进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全电刹车技术、自馈能刹车技术、自适应防滑刹车技术、自动刹车技术、刹车定点脱离技术、跑道冲出预防技术以及绿色电滑行技术。展望了未来的飞机制动系统,随着飞机多电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发展,整合刹车系统、电滑行系统、转弯系统的飞机地面运动综合控制系统将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同时扩展到和全球定位系统及机场导航系统实现信息交互,从局部最优到协同共享,实现飞机地面速度控制、位置控制以及方向控制功能,达到机场-飞机-航线全局性能效率最优,提高飞机起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是航空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起落架系统专业化厂家进行技术发展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起落架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专业划分、产品组成等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考虑起落架系统专业组成、产品分解结构、研发流程活动等因素的多维度立体结构的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总体架构,对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进行逐级衍生,形成了具体的起落架系统五级技术条目,并提出了以关键技术项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发展布局,规划了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使能文件。对于起落架系统供应商研发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TD-SCDMA特点及其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TD-SCDMA标准、HSDPA的基本思想以及在TD-SCDMA中引入HSDPA对原有系统的影响,概要分析了TD-SCDMA的系统特点、技术优势、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形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机电系统的国防应用及制造技术发展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电系统技术是国示上8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高技术,现在和潜在应用说明它将对国防武器装备产生重大影响,微机机械制造技术和封装,组装,测试技术是微机电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工业发展发达国家已将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列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集中对国防应用有重要意义的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视景仿真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枫 《飞机设计》2001,(1):66-68
视景仿真系统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使综合仿真/测试不再停留在平显、下显以及各种仪器仪表的数字显示上,而是将飞机导航、警戒、攻击等过程形象而真实地的展现在三维虚拟现实空间中。该系统在试验中的使用丰富了试验手段,对于了解和判断飞行仿真和控制的合理性及逼真程度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演示效果。本文简要介绍视景仿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着重论述部分重要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能Agent的卫星计划系统协作中间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ent技术是分布式系统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计划协同系统是航天项目在现有基础条件下提高运作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的计划系统,提出了基于智能Agent技术的计划协同架构中间件CPSOM方案,并且给出一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几种先进的航空通信系统,详细阐述了航空超短波抗干扰通信系统、航空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航空数据传输系统、航空卫星通信系统及航空光通信系统的飞行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综合保障的活动中,技术资料作为法规性文件,对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对某型无人验证机系统技术资料体系设计、技术资料之间的联系及编制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包括无人机系统体系设计的特点以及为满足操作员与地勤人员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各类使用手册编制的详细设计,并对有人机技术资料的编制与无人机系统技术资料编制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对比,这些工作的开展将对后续设计无人机技术资料标准及完善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刷丝磨损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求解模型,设计搭建了基于柱面圆周摩擦形式的刷式密封摩擦磨损特性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刷丝与转子间正压力特性,在实验验证数值计算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刷丝磨损对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刷丝束上游到下游,刷丝与转子间正压力和刷丝磨损长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刷丝磨损长度随干涉量、刷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压比、刷丝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考虑刷丝磨损的刷式密封泄漏量随压比、干涉量、刷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刷丝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提出泄漏量变化率表征刷丝磨损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程度,泄漏量变化率随刷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刷丝长度和压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压比为2.5的工况下,当刷丝直径从0.09 mm增至0.11 mm时,泄漏量变化率从9.53%增至19.18%;当刷丝长度从15.556 mm增至17.556 mm时,泄漏量变化率从13.47%降至5.38%。增加刷丝长度并减小刷丝直径可以降低刷丝磨损对刷式密封封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hist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ternal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the Earth is sketched briefly. A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les by which the potential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observations of changes in the orbits of artificial satellites is followed by outlines of the principal theories and by detailed consideration of the form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at arise from differences in the ways that the orbits are describ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ose formulae on which most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depend are equivalent in the principal theories. The usual methods of treatment break down in certain special condition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se cases is also considered although they are not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in the derivation of the potential; similarly a short account is given of the behaviour of a satellite having an orbital angular velocity commensurable with the spin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Earth. Methods by which satellites are observed are mentioned and the main numerical results on the external potential of the Earth are discussed critically.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observations of grav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to problems of geodesy, of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Earth and of the motion of the Moon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可拓学中物元的可拓性、分合链与蕴含系方法。通过建立导弹武器系统能力的物元模型,对系统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分析过程的符号化与形式化,使系统能力的分析层次更清晰。将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导弹武器系统能力的数学计算模型相结合,为武器系统的论证、研制、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电机是飞机任务系统电能的主要来源,也是任务系统甚至载机正常工作的保证。考虑到任务系统工作时具有脉冲电流的特性,利用地面实验设备,模拟发电机的实际运行状态和载荷情况,进行发电机的动态测试实验,得到了脉冲电流作用下发电机弹性传动轴冲击扭转振动曲线。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任务系统工作时的脉冲电流是发电机传动机构扭转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同时也是弹性传动轴出现断轴故障的主要原因;适当增大弹性轴的轴径,可以改善系统的固有特性,从而有效缓解弹性轴扭转力矩的振动峰值。  相似文献   

15.
叶型结冰会改变叶型原有的气动外形,影响气动特性。采用 FENSAP-ICE软件对 NACA0012翼型的 结冰进行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压气机进口导叶叶型进行二维结冰计算,并对数值计算结 果进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明冰对叶型的气动性能影响大于毛冰,叶型气动特性的衰退主要受分离区中上分 离涡的影响,叶型前缘上翘的明冰引起叶型尾部分离区域面积增大,强烈的分离涡导致结冰后叶型压力损失 增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空气涡轮火箭组合发动机工作原理,明确了发动机共同工作条件,建立了发动机共同工作方程,得到了发动机共同工作线,并给出了影响空气涡轮火箭组合发动机共同工作线位置的两个因素:尾喷管喉部面积和涡轮前燃气总温。基于共同工作方程,分析了两因素对发动机共同工作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转速线上,随着尾喷管喉部面积或涡轮前燃气总温增大,发动机空气质量流量增大,压气机增压比降低,共同工作线整体向右下方移动;尾喷管喉部面积和涡轮前燃气总温增大或减小使空气涡轮火箭组合发动机共同工作线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但尾喷管喉部面积变化对共同工作线位置移动的影响程度大于涡轮前燃气总温。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轴颈涡动频率与涡动轨迹的滑动轴承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轴颈正弦直线涡动轨迹、圆涡动轨迹、椭圆涡动轨迹下,涡动频率和偏心率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颈的周期性涡动导致轴承油膜最小间隙和油膜压力周期性变化,油膜最小间隙越小,油膜压力越大;随着轴颈正弦轨迹涡动,由此形成的油膜力也呈正弦规律变化,且变化频率与轴颈涡动频率相同,但油膜力的相位滞后于轴颈涡动位移的相位;轴颈涡动频率及涡动轨迹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影响较大,需要考虑轴颈涡动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加,动力特性系数绝对值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机载制氮系统中空纤维膜分离特性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采用微元方法建立了机载制氮系统中空纤维膜数学模型,并使用龙格-库塔法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后显示,误差不超过10%.然后分析了单位膜面积进料量、膜丝(membrane fiber)内外压比和氧氮渗透比其对产品气氧体积分数和制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单位膜面积进料量虽然可提高制氮效率的增加,但是会显著降低产品气中氮的体积分数,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流程设计以克服此缺点.压比和氧气渗透系数的增加均会使氧体积分数与制氮效率减小,但是提高渗透比对制氮效率影响不大,因此对于气体分离过程是有利的.通过计算模型及实验数据,分析了中空纤维膜分离理想度随压比和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压力对理想度影响较大,随着压力增加,实际分离过程与理论值偏差趋大,而温度对理想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声纳探测距离受海洋声速梯度影响很大,而温度是影响声速梯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海洋环境,尤其是声场分布,对海温进行同化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提出了一种评估同化算法效果的方法,并分别用最优插值、反距离加权、Kriging插值3种算法对垂直温度剖面进行同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最优插值算法的同化结果更接近真实数据,对温度剖面的最优插值有助于预测声纳探测距离。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discussion is given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heory of the heating of the solar corona by shock waves. Arguments are presented why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mechanical energy flux is of acoustic origin, while estimates for the amount of acoustic energy generated in the convection zone as well as the deviations from isotropy are given. During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atmosphere acoustic waves develop into shock waves after a distance of a few scale heights in the chromosphere. The heating of the outer layers by dissipation of shock waves is found to be sufficient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radiative and corpuscular energy losses.Much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competitive role played by the four 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energy transfer: mechanical heating, radiation, heat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of energy in establishing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 of the corona. The atmosphere may be divided in several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predominance of one of the energy processes mentioned above.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hromosphere and the solar wind are discussed only where they are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heating of the corona.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heating of the corona in magnetically active regions are briefly mentione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trong channelling of heat flow along the field lines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chromosphere-corona transition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