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机队作为航空公司运输能力的主体,其可靠性状态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分析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日常数据统计、采集方式以及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维修可靠性方案和日常运行状态监控方案等,应用Delphi法,选取了使用困难报告(SDR)、机队可利用率、非计划停场率、日利用率、不正常千次率、故障率和部件非计划拆换率这7个参数作为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指标,并确立了指标分级标准。针对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指标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应用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状态属性区间识别模型。为了克服指标权重的主观性问题,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最后分别应用属性灰色贴近度、属性置信度准则、灰色聚类和模糊模式对航空机队可靠性进行危险状态等级识别和结果分析。实例分析表明,熵权属性区间灰色贴近度识别方法更为简单、可靠和客观,为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状态识别提供了一种科学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勇刚  熊升华  贺强  贺元骅 《航空学报》2018,39(3):221706-221706
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是通航单位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影响运营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通航单位机队设备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及实际使用情况,采用ATA100章节名称作为指标源。综合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和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的优势,构建了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动态识别模型。为了避免主观给定指标权重导致的不合理,应用熵权法客观获取指标权重。最后利用实例测试样本验证了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合理性,并基于该方法对待识别样本进行了可靠性状态识别。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权重阶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状态识别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通用航空机队设备可靠性状态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监控技术对运行中的民用航空飞机故障进行实时监控,已经成为各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国航机队主要通过飞机状态预测和维修作业管理平台(APCM)的飞机健康管理系统模块进行故障实时监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平台使用过程中如何对告警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机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可靠性管理对民用航空器维修方案的动态监控,实施对维修方案项目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可靠性分析,以机队实际运行数据为背景,提出对维修方案项目管理系统性的优化和管理方法,以使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更加符合机队的实际使用和维护特点,进一步提高机队的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航班准点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航空公司在机队调配时,能同时兼顾运行成本和运力部署两个问题,以机队运行成本最小和机队货舱可用业载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航空公司日常运行实际情况和飞机性能方面的考虑,选取合适的约束条件,建立了机队调配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航空公司机队调配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航空器部件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航空器部件可靠性分析的对象、范围及警戒值的确定方法,并对某航空公司波音737-300/400机队甚高频导航接收机小样本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日渐繁荣,给航空维修业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众所周知,低成本航空公司(LCC)的机队规模通常较小,机队的售后服务市场相对简单,而且多数是航空公司自给自足。而现在,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规模经济似乎为MRO供应商带来了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8.
任淑红  左洪福  白芳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2):2796-2801
以民用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性能退化可靠性理论和随机过程方法,对发动机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动机性能退化过程,建立了基于带漂移的布朗运动的可靠性模型,利用布朗运动特性研究了基于当前状态的退化时间预测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工程实现,为航空公司进行发动机机队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燃油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航班频率限制、旅客市场需求、机队可利用时间限制、空勤人员限制及航路对机型的限制等因素,实现航空公司航线网与机队资源的最优配置,为航空公司降低运行成本,特别是中短程飞行,提供依据.并就该问题建立整数规划模型,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实现燃油成本和机组时间成本最小,建立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分析各成本因素所占比例,考虑旅客市场需求、航线频率限制、机队飞机寿命限制及飞机适航限制等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和评价,实现航线资源与机队的最优配置,为航空公司降低可变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签派可靠度的民机经济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估签派可靠度高低对航空公司造成的经济性影响,针对民机系统建立飞机系统签派可靠度评估模型,运用贝叶斯理论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估计。引入航空公司延误损失函数,研究因系统签派可靠度差异所造成的航空公司经济损失,得出民机系统签派可靠度经济性评估方法。以航空公司A320机队运营数据作为基础,以导航系统为例进行验证,量化了民机系统签派可靠度所代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刘育强  谭春林  赵阳 《航空学报》2015,36(5):1539-1547
为克服磨损速率恒定和磨损影响因素随机性假设带来的不足,并准确预测机构磨损可靠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等效弹簧阻尼接触碰撞力模型和磨损过程离散化方法,建立了关节间隙的时变磨损方程;引入PHI2方法、定义上穿率,将时变磨损方程转变成时变可靠性方程,从而提出了含时变间隙多体系统动力学和PHI2方法相结合的磨损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某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为例,研究了产品可靠性及参数概率灵敏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磨损各参数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定磨损阶段结束以前,接触碰撞力是主导因素,其对可靠性的敏感度是其他因素的10倍以上,此后,间隙将超过接触碰撞力,成为新的主导因素;且间隙存在临界情况,在此之前,间隙的适当增大有利于产品可靠性的提高。相比于现有研究强调磨损随机性、忽略磨损过程的非线性变化和间隙时变对可靠性的影响,所提方法能准确预示磨损及可靠性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合理的任务设备配置比例,对运输机任务设备配置进行优化。军用运输机可执行多种任务类型,需要配置不同的任务设备以实现货舱构型的转换。任务设备的配置比例应兼顾任务成功率、经济性和利用率等多目标要求。为此,以小规模运输机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任务设备配置目标优化原则和边界条件,建立了配置模型,运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模型灵敏度分析和偏差分析,得出了各任务设备的最佳配置比例,可解决小规模运输机队的任务设备配置问题。实例证明了配置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航班延误概率的鲁棒性飞机排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排班是影响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飞机进行合理排班,既可以最大化地提高飞机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航班的延误。首先简略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关于飞机排班问题(FSP)的研究方法,并给出关于飞机排班问题的经典模型;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延误概率的鲁棒性飞机排班问题的模型;最后,根据一个航空公司的数据,利用Grover算法的改进算法计算出模型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以及决策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动态保障结构下多级多层备件配置优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战编队执行长时间、远距离任务期间,编队后方保障站点变更的情况,结合部队维修保障的特点,基于可修复备件多级管理(METRIC)理论,通过计算编队剩余备件分布规律,建立了动态保障体系结构下基于时变可用度的三级两层备件保障模型。以备件储存空间为约束,可用度为目标,建立了分阶段边际优化模型。列举实例,采用分阶段边际算法对备件方案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动态保障结构下和固定保障结构下装备可用度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案例进行实验验证。案例结果表明:采取多个后方站点的保障方式能有效提高装备可用度;案例仿真实验结果与解析结果误差在4%以内。模型可为保障决策者制定备件方案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航空机载可修产品外场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机载复杂产品基本是可修产品 ,按其修复深度分为完全修复和基本修复 ,而实际维修中又多为基本修复。完全修复后可靠性样本可用不可修模型处理 ,而基本修复可靠性样本采用何种数学模型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尚不多见。介绍了进行某型国产新机机载产品使用可靠性研究中使用的分析模型 ,重点讨论非齐次泊松过程建模与故障强度概念 ,并指出了模型应用的方法及实例 ,给出了课题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疲劳累积损伤动态干涉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敏  杨庆雄 《航空学报》1994,15(1):116-120
在研究累积损伤及临界累积损伤统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新的动态干涉模型进行疲劳累积损伤统计分析和寿命可靠度分析。该模型计及损伤非线性累积,可预测随机谱下任一寿命时刻的可靠度。经大子样试验验证,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且优于已有的干涉模型。  相似文献   

18.
民用飞机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民用飞机进行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降低民用飞机的运行风险,通过分析民用飞机运行风险研究现状,对于单机,给出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FMEA)和故障树分析方法(FTA)相结合的单机风险评估方法;对于机队,首先,通过维修计划,利用民用飞机历史运行数据估算风险暴露次数;然后,在浴盆曲线的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分别建立风险计算模型和未纠正机队风险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获得机队风险变化趋势及面临的风险值.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给出了三种降低运行风险的改进方向,有效降低了民用飞机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9.
飞行系统中人的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亚 《航空学报》1992,13(8):434-438
人的可靠性是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从航空事件的历史数据出发,论证了飞行系统中人员失误率评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人的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它们是HCR,CSE,NRC,TESEO,SLIM和灰色模型;评述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劣,特别是文中提出的灰色模型将是人员失误率评估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飞行系统的系统配置、座舱资源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设计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